從“藍圖”到“實景”:山東省生態環境廳詳述“十四五”治理之路
10月29日下午,山東省政府新聞辦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邀請省生態環境廳黨組書記、廳長侯翠榮介紹“十四五”時期山東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情況,黨組副書記、副廳長趙峰,副廳長王福棟,副廳長、新聞發言人伍其東參加發布會並回答記者提問。發布會由省委宣傳部新聞二處二級調研員陳琛主持。
侯翠榮表示,“十四五”時期,是山東生態文明建設和生態環境保護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堅持精准、科學、依法治污,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4年,全省PM2.5平均濃度比2020年改善23.2%,國控斷面優良水體比例比2020年提升17個百分點,近岸海域水質優良比例連續2年位居全國前三,全省人民群眾生態環境滿意度連續4年超過93%,美麗山東建設邁出重大步伐。
侯翠榮介紹,“十四五”期間,重點開展了五個方面工作。一是治污減排縱深推進,連續實施三輪“四減四增”行動,推動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統籌水資源、水環境、水生態,扎實推進土壤污染源頭防控,全域開展“無廢城市”建設,累計完成3.53萬個行政村環境整治和4.34萬個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數量全國最多。二是服務發展提質增效,集中推出惠企助企政策措施,實行污染物指標省級統籌和碳排放指標削減預支,壓縮環評審批時限,推動綠色金融支持環保,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已惠及企業6282家、全國最多。三是綠色轉型加速起勢,創新實施“兩高”項目碳排放減量替代,全國碳市場3個履約周期參與企業數量和履約量位居全國首位﹔持續推進結構調整,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歷史性地超過了煤電裝機。四是生態保護系統共治,堅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實現全域分區分類管控“一張圖”,建成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32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11個、美麗河湖5個、美麗海灣6個,數量均居全國前列。五是治理效能全面提升,基本形成務實管用、嚴格嚴密的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標准體系,推動建立省市縣三級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委員會,組織開展省級生態環境保護督察,榮膺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四連冠”,在五年一屆的全國生態環境系統監測大比武中獲得綜合成績第一位。
侯翠榮表示,下一步,全省生態環境系統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高質量完成各項指標任務,確保“十四五”圓滿收官,為實現“十五五”良好開局打牢基礎。
中央駐魯新聞單位、省直及濟南市主要新聞單位記者參加新聞發布會。
來源:山東省生態環境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