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整版聚焦臨沂:“萬億商城”平地起

“萬億商城”平地起
李 波 王 者 張慶華
![]() |
|
圖①:2025臨沂全屋定制暨供應鏈展國際採購商洽談會現場。 |
1981年初春,陳文彪攥著一張皺巴巴的車票,從浙江義烏出發,肩扛兩萬顆紐扣,擠上開往山東臨沂的綠皮火車。
編織袋壓彎了他的腰,卻壓不垮他致富的決心:“都說臨沂集市多,貨好賣,我得去試試”。如今,陳文彪已成長為臨沂商城響當當的企業家。
44年,與臨沂商城同頻共振,陳文彪見証著臨沂商城從泥濘小路走向物流坦途,從大棚底攤鋪邁向國際商城。他的個人奮斗史,是臨沂這座革命老區轉型為全國重要商貿物流中心變遷史的縮影。
2024年,臨沂商城實現市場交易額6604.78億元、物流總額10074.36億元,成為“萬億商城”。近日,我們走進臨沂商城,追溯那些篳路藍縷的創業印記。
從“西郊大棚”到“萬億商城”
陳文彪初到臨沂,正巧趕上當地大集。他在長途汽車站附近的一片楊樹林鋪開塑料布,將紐扣按花色一字排開。
刮風一身土,下雨兩腳泥,集市條件簡陋,但擋不住四面八方涌來的顧客。開張僅兩天,陳文彪就掙到第一桶金——100多塊錢。“臨沂,來值了!”他難掩心中興奮。
轉年春天,臨沂商城的雛形——“西郊大棚底”在蘭山區拔地而起,幾尺長的水泥台就是商戶的固定攤位。貨物擺在水泥台上,人們在大棚下交易,“西郊大棚底”由此得名。市場設置了600多個攤位,有上千種商品,每天人聲鼎沸,買賣興旺。
陳文彪在這裡申請了一個流動攤位,拿到第一張屬於自己的“流動營業執照”,日晒雨淋的擺攤生活告一段落。
此后10多年間,“興辦市場、批發商品”的熱潮在臨沂興起,當地涌現出一批服裝城、鞋帽城、文具城等專業批發市場。陳文彪的貨品也從紐扣擴展到文具膠帶、學生用品。1991年,他的攤位搬到新建成的蘭田文體市場,生意更加紅火。
歷經“小地攤—大棚底—專業批發市場—現代商貿物流城—商城國際化”5代變遷,臨沂商城的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如今,臨沂已擁有全國規模最大的專業市場集群、重要的物流周轉中心和商貿批發中心,榮獲“中國市場名城”“中國物流之都”等稱號。
2014年,借助臨沂商城的發展“東風”,陳文彪成立了山東興輝文化用品有限公司。2016年,他獲評“全國先進個體工商戶”榮譽稱號。“那是我一生的榮耀!”回想起來,他依舊充滿自豪。
兩年后,陳文彪又敏銳捕捉到消費升級的趨勢,進軍文創產業。如今,陳文彪的公司代理銷售數十個知名品牌的文創產品,業務遍及長江以北,不少文創一經推出就成為市場爆款。
陳文彪的生意越來越紅火,折射的正是臨沂商貿的發展壯大。截至目前,臨沂有專業批發市場136處,商鋪6.37萬個,經營業戶4.6萬戶,商貿物流從業人員100萬人,經營商品涵蓋27大類、600多萬種,基本覆蓋生產資料和生活資料主要門類。每天,各類商城中有千余種新款產品上市,30萬人洽談生意,2萬輛貨車進出,年交易額居中國地級市第1位。
2024年國慶,陳文彪將公司遷入蘭田智慧物流港。2200平方米的倉儲展廳實現“前店后倉”,客戶視頻選貨后,就地打包、一鍵發貨,效率倍增。
“臨沂早已是我的第二故鄉。”60歲的陳文彪站在倉儲廳裡,目光灼灼,一如當年。窗外,物流車輛川流不息﹔室內,5萬多種文創產品靜待客商挑選……
從“找物流”到“次日達”
位於臨沂商城的好多寶臨沂服務中心總部,寬敞明亮的廳堂裡,貨架縱橫成列,山東好多寶供應鏈有限公司董事長耿延周正精心打理著貨品。
從前賣貨,他在鐵皮屋裡凍得手握不住筆。如今,他的公司入駐專業市場,展廳總面積擴至上萬平方米,選品覆蓋5萬多個品類。
從鐵皮屋走向現代化商城,耿延周見証了臨沂商城的發展。
2006年,耿延周從老家安徽鳳陽來到臨沂。他在老家做過幾年零售,手裡積攢了不少客戶資源,何必從頭再來,選擇臨沂?“都說南義烏、北臨沂,這裡是‘物流之都’,做批發的,看中的就是這裡貨通八方的便利。”耿延周說。
初到臨沂,耿延周落腳在西郊土雜市場附近,租下一間幾十平方米的門頭房,前廳擺樣,后間堆貨,角落裡勉強能支一張床,他干脆就在門頭房裡居住。
“數九寒天,記賬寫字時拳頭一握,手上裂口就滲出血絲。”耿延周回憶說,創業維艱,他和妻子每天蹬著人力三輪車,穿梭在土路上,滿市場找貨、調貨,想盡一切辦法盡早發貨。
那時信息不暢,貨源是最大難題。臨沂商城的物流主要靠配貨市場,貨隨人走,從臨沂發出的客車頂上堆滿大包小包,用網繩一罩就上路了。對於商戶來說,物流網點零散,發貨要跑遍全城找物流,很不湊手。耿延周經常一整天待在配貨市場,隻為自己的貨品早點送出。
2016年,耿延周在臨沂建設了自己的工廠,生產塑料制品。讓他下定決心建廠的原因是,臨沂商城的物流條件得到飛速提升。“我們生產的第一批商品,下線不到兩小時就發貨了,第二天就運送到了客商手中。”耿延周說。
商品銷到哪裡,物流就覆蓋到哪裡。近年來,臨沂大力實施商貿物流首善戰略,建設了3000余條公路專線,規劃建設佔地176平方公裡的現代物流城,一期搬遷入駐1738家公路專線企業。距離600公裡以內的貨物實現夕發朝至,1500公裡次日送達,3000公裡隔日送達,物流價格比全國平均水平低30%左右。
中午理完貨品,耿延周在手機上發布貨源信息,不一會兒,就有物流公司接單,貨車上門拉貨。貨車到達現代物流城后,包裹被迅速擺上傳送帶,掃碼識別后完成分揀,當天下午便從臨沂發出。
搭上便捷物流的快車道,好多寶公司的產品覆蓋31個省(區、市),還遠銷20多個國家。當下,他正在著手建設海外倉。
“如今臨沂已經形成市場帶動物流、物流服務商貿的產業格局。”臨沂市商務局黨組書記,臨沂商城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武傳亮介紹,目前,臨沂商城有物流園區22個、物流企業2200余家,從業人員達58萬人,物流網絡遍布全國各地,覆蓋全國2100個縣級以上網點,通達國內所有港口和口岸。
從“賣商品”到“賣體驗”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江西新余游客夏煒跟著旅行團來到臨沂。過去,他隻知道臨沂是革命老區,兩天的旅程,刷新了他對臨沂的認知。
夏煒走進位於蘭山區的臨沂進口商品城,一下就被琳琅滿目、花樣百出的進口商品所吸引,開啟了一場別樣的“商城之旅”。
“這種‘景區+商場’的模式很特別,我還是第一次體驗。”夏煒購買了俄羅斯紫皮糖、馬來西亞咖啡和榴蓮制品,“這些進口食品在我家那邊的超市賣得挺貴,這裡不但有免稅店,而且還打8折。”
據進口商品城俄羅斯超市負責人王天笑介紹,今年國慶、中秋假期,商品城人流量明顯增多,超市營業額較平時增加了5倍。
走進臨沂教育用品採購基地,夏煒被一套“琅琊文化”文具套裝吸引——筆記本封面印著王羲之《蘭亭序》節選,內頁插畫是臨沂著名景點,書簽則是“沂蒙精神”主題。“這套文具很有地方特色,買回去當伴手禮送朋友很合適。”夏煒說。
採購基地不僅是教育用品專業市場,更融入了濃厚的本地琅琊文化元素,“琅琊剪紙”“梵椿香包”等文創產品讓游客們愛不釋手。
去年以來,臨沂商城管委會按照A級旅游景區標准,圍繞基礎設施、環境特色、服務設施等進行提升,打造15處沉浸式、場景化購物體驗區,讓旅客在購物的同時,充分感受當地風土人情。
從“賣商品”到“賣體驗”,“商城”與“文旅”融合的方式在沂蒙大地催生出消費新熱點。“臨沂小商品城旅游區獲批國家3A級旅游景區,我們按照相應標准進行提升改造,建起游客中心、文化長廊、網紅打卡地、小吃一條街等,市場裡還引入彩色跑道、指引牌等文旅元素。”武傳亮介紹。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臨沂全市21家重點監測旅游景區接待游客387.4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2.5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4.53%、19.34%。“秋季採購節”“書聖游樂購”“家具採購節”等活動帶動90多萬人游購臨沂商城,成交量超過4000萬元。
從“賣全球”到“鏈全球”
在臨沂商城做杯壺禮品批發生意的李遵梅怎麼也沒想到,一件小小的杯壺禮品,讓她與世界漸漸“鏈”到了一起。
今年5月,在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干,臨沂50家企業以統一標識亮相2025年臨沂商城優質產品(烏茲別克斯坦)博覽會,機械、建材、家居產品吸引中亞客商駐足。
展台前,懷著忐忑的心情,李遵梅不時向客商推薦講解杯壺。3天的展會,她收獲5個意向訂單,杯壺的單價超過50美元。“展會要留樣品,我不能把產品賣光。客戶就先下定金,等展會結束再拿走產品。”李遵梅說,她剛回到臨沂,就有烏茲別克斯坦的經銷商“追”到廠裡驗貨了。
嘗到甜頭的李遵梅緊接著參加了今年7月在安哥拉舉辦的2025臨沂商城優質產品(安哥拉)博覽會,也收獲了不少訂單。
一場場博覽會,讓企業不斷開拓海外市場。近年來,臨沂商城實施“走出去”戰略,在商城國際化上持續發力。截至目前,臨沂全市線下建成59個海外商城、海外倉,獲得全球展覽業協會認証達到13個,2024年全年組織1500余家企業走出國門。
“走出去”的同時也要“引進來”。今年1—9月,臨沂商城接待國際客商3.27萬人次,10月10日至13日,共建“一帶一路”第三屆臨沂商城國際採購商大會期間,共有來自99個國家和地區的2000余名國際採購商到商城洽談採購。去年全年,共吸引3.1萬境外採購商進商城。
耿延周也將更多目光投向海外。今年7月,耿延周也參加了在安哥拉舉辦的博覽會,如今他的公司在海外擁有11家門店,海外倉擴至3800平方米,非洲門店日發貨量最高達7個集裝箱。“沒有政府搭橋,我哪敢在異國他鄉開連鎖店?”耿延周說。
2022年以來,臨沂積極引導商城企業商戶拓展外貿,多次組織商城國際化專題培訓,臨沂商城4000多家外貿經營主體入駐亞馬遜、阿裡巴巴等跨境電商平台,2024年全市外貿主體飆升至1.5萬家,位列山東全省第5位,跨境電商交易額達到252億元,拉動全市進出口增長4.2個百分點。
隨著臨沂產品、企業、平台“走出去”的步伐加快,臨沂這座內陸城市正逐步在國際經貿舞台上大顯身手。今年1—8月,臨沂商城市場交易額、物流總額、外貿進出口額分別達到4717.93億元、7192.62億元、781.8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4%、12.4%、4.2%。波濤翻涌的海面上,滿載著臨沂商品的貨輪滿艙起航,駛向國際貿易大市場……
(陳 牛參與採寫)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10月30日 10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