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委書記林武《學習時報》刊文:努力打造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征程上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全會重點研究“十五五”規劃建議問題,充分彰顯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偉大的歷史主動精神、深遠的戰略謀劃和強烈的責任擔當,意義重大、影響深遠。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發展十分關心、寄予厚望,賦予我們“走在前、挑大梁”重大使命,要求山東努力成為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我們一定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研究謀劃好山東“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更好服務全國發展大局,以實際行動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堅決做到“兩個維護”。
深刻領會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實質,切實統一思想和行動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充分肯定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以來中央政治局的工作,高度評價“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入分析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對未來五年發展作出頂層設計和戰略擘畫。全會審議通過的“十五五”規劃建議,既有戰略謀劃、又有戰術指導,既有理論高度、又有實踐力度,既有一以貫之的戰略部署、又有新的重大判斷重大舉措,是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豐富和發展,是確保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取得決定性進展的綱領性文件,是乘勢而上、接續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又一次總動員、總部署,必將對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產生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博大精深、內涵豐富,必須吃透精神實質,把握實踐要求。要深刻領會把握“十四五”時期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取得的歷史性成就,深刻領會把握“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意義,深刻領會把握黨中央關於國內外形勢的科學判斷,深刻領會把握“十五五”時期的指導思想和重大原則,深刻領會把握“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深刻領會把握“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保証,切實用全會精神統一思想、統一意志、統一行動。
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我們要全面系統學、持續深入學、聯系實際學,把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與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歷次全會精神結合起來,與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結合起來,做到融會貫通、心領神會。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周密組織部署,切實抓好學習培訓,組織專題研討班,開展集中輪訓,推動學習培訓全覆蓋。深入開展集中宣講,發揮領導干部示范帶動作用,深入企業、學校、農村、社區等進行宣講。精心組織新聞宣傳,利用各種宣傳渠道和載體,開展全方位宣傳報道,持續鞏固壯大主流輿論強勢。加強理論研究闡釋,推出一批有學理深度、有實踐價值的理論成果,在全省迅速興起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的熱潮。
始終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囑托,全面對標科學謀劃“十五五”發展
“十四五”以來,山東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穩扎穩打、踏踏實實做好各項工作,現代化強省建設取得積極成效,為“十五五”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綜合實力邁上新台階,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連續跨過3個萬億元台階,從2020年的7.44萬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9.86萬億元,今年將突破10萬億元大關。新質生產力發展取得新成效,制造業總體規模和綜合實力穩居全國第一梯隊,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比達到55.2%,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突破3.5萬家,數字經濟佔比超過49%。綠色低碳轉型實現新突破,非化石能源裝機超過1.3億千瓦、佔比達53.4%,萬元GDP能耗四年累計下降18.5%,2021年至2024年在中央污染防治攻堅戰成效考核中獲得“四連優”。城鄉區域發展呈現新局面,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深入實施,片區化推進鄉村振興成效顯著,海洋經濟總量穩居全國第二,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建設有力推進,高鐵運營裡程、高速公路通車裡程均居全國前列。改革開放拓展新空間,國資國企等重點領域改革加快推進,營商環境整體水平居全國第一方陣。上合示范區、自貿試驗區等開放平台能級加快提升,2024年全省進出口規模達到3.38萬億元,出口首次突破2萬億元。民生福祉達到新水平,滾動實施20項民生實事,財政民生支出佔比保持在80%左右,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四年年均增長6.4%,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十五五”時期,是山東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擔當、基本建成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承前啟后的關鍵時期。做好“十五五”時期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必須認真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結合山東實際,深入研究、科學謀劃,以高質量規劃引領高質量發展。
一是對標對表深入謀劃。謀劃山東“十五五”發展,最根本的就是全面對標對表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牢牢把握習近平總書記對山東作出的總定位、新要求,自覺貫徹落實到“十五五”全過程。錨定“走在前、挑大梁”,圍繞建設現代化強省、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上當好排頭兵、打造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等,逐個領域確定目標任務,提出思路舉措,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在山東落地生根。
二是緊扣主題深入謀劃。推動高質量發展是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當前,山東正處在現代化強省建設的關鍵階段,“十五五”時期,必須把發展立足點放在高質量發展上,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聚焦推動高質量發展,把促進經濟穩進提質的措施謀劃好、實施好,推出一批標志性、引領性的重大項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重大政策,進一步塑強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三是聚焦問題深入謀劃。問題是時代的聲音。當前,山東經濟社會發展仍然存在創新體系整體效能不夠高、新動能培育不足、區域發展不平衡等問題。謀劃山東“十五五”發展,必須奔著問題去,在推進問題解決中打開事業發展新局面。針對山東經濟社會發展存在的突出短板和弱項,深入分析原因,研究提出務實管用的政策舉措,著力解決發展難題,補齊發展短板,增強發展動力。
四是全面系統深入謀劃。“十五五”時期,穩增長、提質效、推改革、防風險、惠民生等工作任務重,且關聯度高、協同性強,必須從系統觀念出發加以謀劃和解決。按照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結合山東實際,強化各項政策舉措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在發展目標、重點任務、項目布局、要素配置上相互匹配、強化支撐,切實增強我省“十五五”規劃整體效能。
聚焦重點全力突破,加快推動現代化強省建設取得決定性進展
推動山東“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按照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部署要求,統籌抓好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和黨的建設等各項工作。特別是要突出重點、靶向發力,以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提升,努力為現代化建設全局作出更大貢獻。
聚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積極適應“十五五”時期經濟發展新趨勢新變化,堅持質量第一、效益優先,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在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上持續發力,不斷提升經濟創新力和競爭力。加快提升科技創新綜合實力。一體推進教育科技人才發展,高質量建設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科技創新合作中心和嶗山國家實驗室,加快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先進工藝裝備,打造在全國有重要影響力的區域創新高地。加快塑強現代化產業新優勢。堅持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方向,以工業經濟“頭號工程”為引領,深化鋼鐵、石化、有色等傳統優勢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新興產業提質擴量,加快深海空天、具身智能等未來產業前瞻布局,著力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深入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加快打造全國人工智能示范應用高地。加快推進綠色低碳轉型。抓好膠東核電、海上風電等清潔能源基地建設,大力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和零碳園區、綠電產業園建設,打造能源綠色低碳轉型示范區。持續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努力爭創美麗中國先行區。
聚力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堅持惠民生和促消費、投資於物和投資於人緊密結合,不斷拓展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努力成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著力激發有潛能的消費。發揮山東戶籍、常住人口“雙過億”優勢,深入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大力發展首發經濟、銀發經濟等新模式新業態,打造北方消費中心和重要國際消費目的地。著力擴大有效益的投資。聚焦“兩重”“兩新”、城市更新、綠色轉型等領域,每年滾動實施省市縣三級重點項目,促進投資效益持續提升和投資規模合理增長。著力服務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加快構建現代流通體系,打造輻射全國的冷鏈物流集散中心。完善產權保護、質量標准等制度,規范招商引資行為,堅決防止“內卷式”競爭。著力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深入實施自貿試驗區提升戰略,深化上合示范區綜合改革,建設好制度型開放示范區。鞏固傳統市場,積極拓展東盟、中亞、拉美等新興市場。深度融入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快構建國際物流大通道,打造高水平對外開放新高地。
聚力推進區域協調發展。立足山東資源稟賦,強化區域協調、城鄉融合、陸海聯動,著力構建優勢互補發展格局。積極服務融入國家區域重大戰略。縱深推進黃河重大國家戰略,高標准抓好沿黃生態廊道保護建設,強化黃河三角洲生態保護和修復。深度對接京津冀和長三角,加強與黃河流域省份戰略協同、與中部地區和東北地區戰略協作,推動取得更多實質性合作成果。加快打造現代海洋經濟發展高地。堅持經略海洋、向海圖強,加快世界級海洋港口群建設,推動港產城融合發展。深入實施“海上糧倉”“藍色藥庫”等重大工程,加強海洋開發利用,提高海洋產業國際競爭力。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堅定扛牢糧食大省責任,實施現代化良田建設行動,建設更高水平的“齊魯糧倉”。堅持分類有序、片區化推進鄉村振興,培育發展鄉村富民產業,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同時,強化基礎設施建設,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山東示范區,打造濟南、青島、臨沂等綜合交通樞紐。深入推進現代水網提升工程,建設一批大中型水庫、水閘及引調水工程,加快京杭大運河山東段擴能升級,打造北方內河航運中心。
聚力促進共同富裕。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加強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讓現代化強省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省人民。更大力度穩就業促增收。健全高質量充分就業促進機制,促進高校畢業生、農村勞動力等重點群體就業,穩步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更大力度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完善住房保障體系,健全生育支持、青年發展、普惠養老等支持政策,促進基本公共服務更加普惠均等可及。更大力度強化民生兜底保障。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抓好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常態化救助幫扶,強化困境兒童、失能老年人等分類精准保障,切實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更大力度推進文化“兩創”。推進文化強省、旅游強省建設,更好擔負起新時代的文化使命。深化文明交流互鑒,持續擴大國際孔子文化節、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等傳播力、影響力。創新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動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擦亮“好客山東 好品山東”品牌。
聚力統籌發展和安全。堅定不移貫徹總體國家安全觀,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著力維護各領域安全。突出抓好經濟金融安全,統籌化解房地產、地方政府債務、中小金融機構等領域風險,加大高風險金融機構風險處置力度,嚴厲打擊非法金融活動。突出抓好安全生產,深化安全生產治本攻堅,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管理,持續提升本質安全水平。突出抓好社會穩定,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社會治理體系,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建設更高水平平安山東。同時,統籌抓好糧食、能源、產業鏈供應鏈等其他領域安全,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狠抓工作落實,凝聚現代化強省建設的強大合力
一分部署,九分落實。“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任務艱巨繁重,必須堅持干字當頭、守正創新,主動作為、狠抓落實,切實推動各項任務落地見效。
以強烈責任擔當抓落實。堅定扛牢政治責任,完整准確全面領會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逐條梳理、逐項抓好推進落實。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完善各級黨委(黨組)領導經濟社會發展的體制機制,將黨的領導落實到經濟社會各領域全過程。高質量編制我省“十五五”規劃,對規劃各項部署實行清單化管理,明確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把目標任務分解到部門、具體到項目,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以過硬能力本領抓落實。牢固樹立和踐行正確政績觀,持續深化對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規律性認識,提高科學決策、民主決策、依法決策能力,使各項工作更加符合實際、符合群眾意願。提高統籌協調能力,正確處理各種重大關系,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提高從整體上推進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增強改革創新意識,根據新的形勢任務,謀劃推出更多創新性舉措,綜合運用經濟、行政、法治等手段,創造性開展工作,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以優良工作作風抓落實。堅持高標定位,抬高工作標准,勇於爭先進位,推動全省各條線工作都努力走在前。堅持求真務實、真抓實干,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做到謀劃要實、措施要實、項目要實,以釘釘子精神抓好各項任務落實。深入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讓基層干部騰出更多時間和精力促發展、抓落實。持之以恆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引導黨員、干部在遵規守紀前提下,安心工作、放手干事、銳意進取、積極作為,營造干事創業良好氛圍。
以完善制度機制抓落實。聚焦落實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著力健全體系化閉環落實機制,定期組織開展“回頭看”,確保件件落地、事事見效。圍繞推動全省“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建立完善規劃政策體系,健全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機制,強化規劃評估監測、跟蹤問效、督促檢查,切實把擘畫的美好藍圖轉化為現代化強省建設生動實踐。
使命催征,奮楫爭先。我們一定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使命擔當,改革創新、銳意進取,堅決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扎實有力做好“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更好發揮經濟大省挑大梁作用,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多山東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