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 | 山東威海推進新材料研發:一根釣竿“釣”出一個產業

山東威海推進新材料研發
一根釣竿“釣”出一個產業
本報記者 王 者
前不久,第十一屆“光威釣王杯”國際釣魚巡回賽總決賽在山東省威海市舉辦。賽場上,選手們上餌、拋竿、提竿、抄魚、取鉤,竿起竿落間競爭激烈。
“威海氣候條件優越,為釣手們創造了良好競技環境。”參賽選手婁建國說,“產自這裡的碳纖維釣竿也很好用,讓我們的成績更有保障。”
碳纖維釣竿是何來頭?
記者來到威海光威戶外裝備有限公司一探究竟。生產車間內,機械臂高速運轉,自動生產線上,每23秒就能完成一支碳纖維釣竿的精密纏繞。“碳纖維耐高溫,強度是鋼鐵的10倍,具有超強的抗疲勞性。”公司國內銷售中心技術開發部部長李俊三介紹。
早些年,國內碳纖維技術曾長期未取得突破,受制於國外供貨商的情況時有發生。“我們向釣竿產業的上游材料領域發力突破,下大力氣研發碳纖維材料,力爭從源頭解決難題。”李俊三說,自2002年開始,公司所屬的威海光威集團累計投入約40億元資金,終於實現關鍵碳纖維材料的國產化,並將航天級材料引入了民用領域。
如今集團又重點布局碳纖維的下游應用領域,推出“竹山”系列魚竿,運用蜂巢式梯度布層技術,精准疊加72層不同模量的碳布,使竿體在保持超輕量的同時,達到60噸級抗拉強度。
一根釣竿“釣”出一個產業。威海圍繞碳纖維及復合材料打造碳纖維產業園,目前累計吸引40余家企業、20余家高端科研平台入駐。
據統計,全球60%以上的釣具產自威海,產品遠銷60多個國家和地區。伴隨釣具產業發展,賽事經濟也隨之熱起來。威海依托豐富的海釣資源和雄厚的產業基礎,每年舉辦各類釣魚賽事超50場,包括全國海釣錦標賽、“魚游四海杯”國際路亞精英賽等品牌賽事,城市吸引力不斷增強。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7日 12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
































第一時間為您推送權威資訊
報道全球 傳播中國
關注人民網,傳播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