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長波短訊

建行山東省分行:金融甘霖潤澤齊魯豐收夢

2025年10月10日15:24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秋色過半,豐收在望。放眼齊魯大地,已是一番“十裡西疇熟稻香,垂垂山果挂青黃”的景象。恰如庄稼離不開雨露滋養,這幅豐收圖景,同樣離不開金融活水的精准灌溉。

近年來,建行山東省分行深耕鄉村沃土,將金融服務融入鄉村振興脈絡。截至8月末,全行涉農貸款余額2221億元,較年初新增186.5億元。數據背后,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智慧大棚、一條條融合發展的產業鏈、一家家活力迸發的農業企業,更是越來越多農民鼓起來的錢袋子。

助力高標准農田建設,筑牢糧食安全“壓艙石”

建設高標准農田,是筑牢國家糧食安全根基、促進農民增收、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舉措。濟寧市魚台縣作為山東省重要糧食產區,“魚台大米”年產量超7億斤,在保障區域糧食供應、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近年來,魚台縣全面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大力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重點實施灌溉排水、田間道路、土地平整、農田防護及農機購置等工程,全力提升糧食綜合產能。

在這一過程中,建行山東省分行積極發揮金融支撐作用。前期,建行濟寧魚台支行主動對接農業部門與項目單位,深入了解項目需求,為魚台縣高標准農田改造提升項目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最終,成功為項目投放高標准農田貸款7400萬元,用於支持4萬畝農田改造。

隨著貸款的投放和項目的實施,該高標准農田項目取得了顯著成效。農田基礎設施得到全面改善,灌溉效率大幅提升,土地平整度和糧食產量顯著提高。“田成方、林成網、渠相連、路相通、旱能澆、澇能排”的現代化生產格局已然形成,同時,實現節水節肥30%、畝均增產約100公斤,地力顯著提升。

“洪范八政,食為政首。”7400萬元金融活水的涌入,恰是建行山東省分行堅守糧食安全“國之大者”的經營理念,准確把握“藏糧於地”戰略部署,加大糧食領域信貸資金支持力度的一個生動注腳。今年以來,建行山東省分行聚焦高標准農田建設和設施農業發展,深入推進建“基”助農行動,縱深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綜合金融服務,截至目前,已投放高標准農田貸款2.7億元。

突破傳統信貸思維,鹽鹼灘涂變“糧倉”

東營市墾利區,黃河從這裡入海。過去,4000畝鹽鹼地上寸草不生,宛如“白色荒漠”。如今,伴隨著鹽鹼地綜合改造利用的持續推進,一場轟轟烈烈的“綠色革命”正在這片土地上展開,一粒粒種子在這裡生根、發芽,並結出碩果。

鹽鹼地變身“大糧倉”,離不開系統的生態改造和持續的資金投入。然而,前期投入大、糧食作物收入和利潤較低﹔且改良鹽鹼地屬於農業用地,產權分散,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合格抵押物等一系列因素,導致鹽鹼地綜合利用相關項目無法獲得足夠的資金支持。

面對諸多痛點,建行山東省分行積極響應黃河重大國家戰略,深刻洞察鹽鹼地治理過程中資金投入量大這一關鍵需求,進一步加大對鹽鹼地改良的支持力度,切實做好鹽鹼地改良的金融服務。

以東營捷飛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為例,其承擔的黃河入海口鹽鹼地綜合利用及耐鹽鹼種質資源培育項目,涵蓋63633畝鹽鹼地、涉及6個鄉鎮。項目通過田塊建設、灌排節水、道路設施、土壤改良等工程的實施,實現鹽鹼地墾造與耕地改良,從而提高耕地質量、增加耕地數量、提高農民收入。

項目實施前,企業同樣遇到了融資難題。了解情況后,建行山東省分行突破傳統信貸思維,結合農業高投入、低產出、回報期長的特點,為該項目量身定制金融方案,並批復鹽鹼地改良貸款15200萬元,期限15年。在當地同業率先實現了對規模化鹽鹼地改良的資金支持,為鹽鹼地改良貸款業務蹚出了一條可行之路。

截至目前,建行山東省分行在鹽鹼地改良項目支持上已取得豐碩成果,成功通過2個鹽鹼地改良項目,授信金額超2億元﹔同時,還有3個項目正穩步運作。隨著這些項目的推進,建行山東省分行支持的鹽鹼地改良面積累計將達到12.8萬畝,昔日的“白色荒漠”正在不斷長出綠色希望、孕育豐收勝景。

量身定制服務方案,助推設施農業升級

在淄博沂源,一片佔地1.5萬畝的現代蘋果產業園正煥發勃勃生機。智能水肥一體化系統精准灌溉,物聯網傳感器實時監測土壤數據,現代化機械穿梭田間——這片曾經的“老果園”如今已成為科技賦能的“示范園”。改造后的果園不僅果品質量明顯提高,還帶動了4.5萬果農增收。

而這背后,離不開建行山東省分行2.5億元設施農業貸款的精准助力。

此前,面對沂源蘋果產業長期存在的“樹老、人老、管理模式老”難題,建行山東省分行創新設計了一套“政府引導+企業運營+農戶參與”的綜合服務方案。該方案不僅提供長期限、靈活還款的信貸支持,更引入“利潤分成”機制,確保蘋果產業增值收益有效反哺農民,真正實現了“興產業、富百姓”。

當然,這只是建行山東省分行支持設施農業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建行山東省分行將設施農業貸款作為服務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圍繞設施農業“融資難、融資慢”痛點,分行建立專項推動機制,組建三級專管員隊伍,深入對接農業主管部門和經營主體,量身定制金融服務方案,實現“對接一批、審批一批、投放一批”。

從支持沂源蘋果園改造,到助力壽光蔬菜大棚升級,再到推動沿海智能漁場建設,今年以來,建行山東省分行立足山東設施農業大省實際,全力支持設施農業建設及運營融資需求,截至8月末,全行設施農業貸款余額34億元,有效支持了全省蔬菜、水產、牲畜等種養殖設施的建設,為描繪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振興畫卷持續貢獻了蓬勃力量。

金融活水鏈通上下游,“鏈”出好“豐”景

在濰坊臨朐,沂荷農牧科技有限公司的奶牛正悠閑地嚼著草料。作為伊利集團的供應商,沂荷農牧奶牛存欄量達2萬頭,其中泌乳牛1.171萬頭、干奶牛1890頭、后備牛6400頭,每年可向社會提供優質鮮奶12萬噸。

奶牛飼養,草料是關鍵。今年3月,建行臨朐支行為沂荷農牧上游9家供應商辦理了裕農快貸“產業鏈版”業務,合計發放貸款2700萬元。這一舉措,有效加快了上游企業的資金周轉,滿足了沂荷農牧的原料需求,同時,也有效保障了上游企業的鮮奶需求。

以產業鏈金融打通了從飼草種植到鮮奶銷售的全鏈條,建行山東省分行讓“一杯好奶”背后有了金融支撐。不僅如此,該行還持續聚焦“奶瓶子”“肉盤子”“魚簍子”等重要農產品穩產保供領域,加大信貸支持力度。截至8月末,農林牧漁貸款余額95億元,較年初新增13.3億元。

在助力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建行山東省分行持續深化推進農業產業鏈生態場景金融服務,深耕壽光蔬菜、煙台蘋果、樂陵調味品、棗庄石榴等重點產業集群,累計為產業集群上下游主體提供貸款12.8億元。

同時,建行山東省分行強化對農業龍頭企業的信貸支持,圍繞產業鏈、供應鏈、資金鏈,創新大棚建設貸、網絡供應鏈e政通等產品,有效支持涉農企業、農業新型經營主體以及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截至8月末,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貸款余額174億元,較年初新增48億元。

今年3月,臨沂沂南支行成功為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臨沂市重大項目發放“農產品冷鏈物流貸款”8700 萬元。這筆貸款是建行山東省分行首筆“農產品冷鏈物流貸款”,成功破解了“聯營集體建設用地”抵押問題,實現了綠色信貸、涉農貸款與鄉村振興服務的有機融合,為當地鄉村振興、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行業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金融活水長流,豐收故事常在。建行山東省分行正以金融之力書寫著一個個生動鮮活的振興故事,擘畫著一幅幅沃野飄香、魚米滿倉的豐收圖景。(魯啟軒)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