彈好政策“協奏曲”(評論員觀察)
——“差距”之中育新機④

以戰略思維和全局視野統籌謀劃經濟工作,與各種不確定性搶時間,看准了就一次性給足,可以有效放大政策效應
今年上半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2%,其中二季度貢獻率為52.3%,較一季度提高0.6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提高4.4個百分點。
經濟增長的“第一引擎”動力澎湃,離不開政策合力助推:安排3000億元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消費品以舊換新﹔批量調整存量房貸利率,為居民節省利息支出﹔發放就業補助資金,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提高就業的質量﹔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擴容消費場景……多項政策同向而行、環環相扣,形成了提升消費能力、提振消費意願、拓展消費場景、擴大消費供給的政策合力。
現實中,具體政策的制定部門不同、聚焦重點不同,容易出現相互掣肘的情況,從而影響宏觀經濟治理效果。確保各項具體政策相互配合,彼此之間相一致,才能更好鞏固拓展經濟回升向好勢頭,完成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任務。7月30日召開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次強調“強化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抓好各項政策銜接協作,確保各項政策在制定和執行的全過程保持取向一致,有助於增強政策合力,提高政策傳導效率,提升宏觀經濟治理效能。
用“百顆子”下好“一盤棋”,沒有全局意識不行。消除誤差要對標對齊,朝著一個目標奮進。以戰略思維和全局視野統籌謀劃經濟工作,與各種不確定性搶時間,看准了就一次性給足,可以有效放大政策效應。去年9月以來,我國推出了一攬子增量政策,“兩重”“兩新”加快推進,化債“組合拳”為地方減負,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的協調機制……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共同發力,助市場活躍度快速回升、企業經營預期較快改善、內需潛力有效激發。加強頂層設計,瞄准一致目標,各項政策積極有為、合力作為,推動政策效能充分釋放,將為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確定性。
使“千根線”擰成“一股繩”,沒有系統觀念不行。把經濟政策和非經濟性政策統一納入一致性評估,以“擴列”提升精度﹔加強重點事項統籌協調,明確職責分工,強化條塊聯動,以“組團”提升效率﹔中央財政安排超長期特別國債資金支持“兩新”,省級財政部門制定資金分配方案,市縣財政部門細化具體項目和單位,以“串聯”落實執行……既在縱向上“一竿子插到底”,也在橫向上“打好組合拳”,讓各項政策環環相扣、融為整體,發展之勢才能不斷向上。
化“資源池”為“及時雨”,還要強化動態調整。為確保政策同向發力和高效執行,要堅持監督評估、不斷糾偏,實時收集地方在政策執行中遇到的問題,形成動態反饋鏈條。因為部分條款與國家政策要求存在不一致,妨礙市場公平競爭,黑龍江哈爾濱市政府廢止《哈爾濱市支持對外貿易發展的若干政策》。因部分政策過時、與國家調控要求不符,遼寧沈陽市房產局廢止房地產市場領域8個文件。自2023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清理妨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和公平競爭的政策措施逾4000件,有力釋放了市場活力。
近期,不少國際機構預測全球經濟將放緩,但大都不約而同調高中國經濟增長的預期。一名國外學者道出其中緣由:“中國的政策具有穩定性。”強化宏觀政策取向一致性是保持政策穩定性的重要基礎。以統籌為基調,彈好政策“協奏曲”,向既定目標奮發前進,中國號經濟巨輪的航程必將更加穩健。
(本系列評論到此結束)
《 人民日報 》( 2025年10月10日 05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