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本網特別關注

行進中國丨一顆葡萄的甜蜜“生意經”

人民網“行進中國”山東調研採訪團
2025年10月09日09:33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秋風送爽,位於山東平度的大澤山鎮,萬畝葡園連綿起伏,一串串晶瑩剔透的葡萄在陽光下泛著誘人的光澤。

“我這葡萄,甜著呢!”葡萄種植戶王義奎小心地整理著葡萄藤蔓,言語間滿是自豪。他身后,綿延的藤架一眼望不到頭。

葡萄挂滿枝頭。冷斌攝

葡萄挂滿枝頭。冷斌攝

大澤山葡萄栽培已有2100多年歷史,相傳唐太宗曾賜名“獅子眼”。“今年,‘大澤山葡萄栽培與文化系統’成功入選全省第三批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我們發展產業的信心更足了!”被稱為“葡萄大王”的昌雲軍欣喜地說道。

在葡萄大觀園的智能溫室裡,技術人員通過計算機、傳感器和自動控制系統,精准調控溫度與濕度,使溫室內的生長環境達到最佳狀態。近年來,平度市加速推動現代科技賦能葡萄種植,智能溫室大棚技術、物聯網監測系統、水肥一體化設備相繼落地。

“通過精准控溫技術,我們實現了葡萄一年三季成熟,顯著延長了鮮食葡萄供應期,讓果農收益切實增加。”昌雲軍介紹。他三十年如一日致力於葡萄品種改良與創新,培育出的“金手指”葡萄憑借超高甜度榮獲“中國最甜葡萄狀元獎”,歷時十年培育的“卓越黑香蜜”葡萄,花青素含量創下基尼斯紀錄。

“葡萄大王”昌雲軍正在大觀園內修剪葡萄。平度市委宣傳部供圖

“葡萄大王”昌雲軍正在大觀園內修剪葡萄。平度市委宣傳部供圖

“以前,我們根本不敢答應顧客郵寄葡萄,路上一顛簸果子就壞掉了。自從2023年,鎮上引進了智慧物流,葡萄都能放心郵寄啦,快遞點提供包裝材料,還有冷鏈到家,價格也公道,真是不錯!”葡萄種植戶尹修坤正在忙著將葡萄打包裝車。

先進的生產種植設施,保証了葡萄品質,而完備的冷鏈物流體系,則打通了葡萄銷售的“最后一公裡”,讓大澤山葡萄從“枝頭”直抵“舌尖”,進一步增加了產品附加值。

葡萄搭台,文旅唱戲。“九月,我們舉辦了第39屆中國·大澤山葡萄節,這個農業節慶活動已成為平度市最具影響力的節慶‘金字招牌’。”平度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李培強表示,“以葡萄為紐帶,節慶活動有力地助推鄉村振興,顯著促進農民增收與文旅消費。”

從單純賣鮮果到開發葡萄汁、葡萄酒等深加工產品,從農家樂到精品民宿。“我們不僅要賣葡萄,更要賣風景、賣文化、賣科技。”平度市大澤山鎮黨委書記鐘杰表示。

在大澤山,智慧葡萄示范區、萬畝葡園觀光區、山水原鄉體驗區……萬畝葡園與特色景觀串珠成線,全方位構筑起了以葡萄為支撐的生態旅游框架。踏青賞花、果品採摘、美食體驗、登山節、豐收節、健步行等節慶活動,每年吸引來游客100多萬人,帶動旅游增收2.5億元。

游客們在葡萄大觀園品嘗葡萄。冷斌攝

游客們在葡萄大觀園品嘗葡萄。冷斌攝

“我們還舉辦了人才音樂會,以音樂為紐帶,讓人才政策從‘文件裡’走到‘心坎上’。”大澤山鎮黨委副書記李競源介紹,人才音樂會全程直播吸引超50萬人次觀看,后台收到200余份人才求職意向,其中碩士及以上學歷佔比達40%。

鄉村振興,人才是關鍵。大澤山鎮緊盯葡萄產業市場需求和科技前沿,在昌雲軍、韓玉波、王豐武等葡萄種植專家的帶領下,建立“技術人才超市”,形成“葡萄研究院+庄戶學院+人才超市”的獨特產業技術體系。

“我們不光有好葡萄,還有好政策、好平台。”數據顯示,近三年大澤山鎮累計吸引300余名青年人才返鄉,培育新型職業農民1000余人,人才對產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5%。

農戶笑臉盈盈地展示葡萄拼盤。平度市委宣傳部供圖

農戶笑臉盈盈地展示葡萄拼盤。平度市委宣傳部供圖

如今,“大澤山葡萄”這個品牌價值36.83億元的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從枝頭到舌尖,從鮮果到文旅,“串”起了多元化的甜蜜產業鏈。

“下一步,我們將發揮地理標志品牌認証的關鍵作用,擴大品牌規模,增強國內外市場影響力,讓‘大澤山葡萄’真正從平度產地走進國內中高端消費市場和‘世界貨架’!”鐘杰表示。(鄭昕橋)

點擊進入專題

點擊進入專題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