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質量強鏈“組隊”升級
完成四個國家級、三十二個省級質量強鏈重點項目圖譜繪制

9月16日,萬華化學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斬獲第五屆中國質量獎,這項標杆性榮譽的背后,是這家龍頭企業正以“鏈主”之姿,通過輸出統一質量標准、共享先進檢測手段和聯合開展技術攻關,帶動產業鏈上下游100多家企業進行設備和技術改造,將質量管理從單一企業延伸至全鏈條。
曾經,“大企業一騎絕塵,小企業氣喘吁吁”的質量失衡現象,成為制約產業升級的關鍵瓶頸。山東的破題思路清晰而堅定:構建整條產業鏈的質量管控體系,讓卓越從“獨舞”變為“群舞”。
在山東省宇捷軸承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宇捷軸承”)的生產車間,牆上一句“出現0.01%缺陷,就是100%廢品”的紅色標語,是這家鏈主企業對質量的極致追求。
“我們從原材料就開始‘死磕’。”宇捷軸承總經理蔡梅貴介紹,企業已構建起全流程質量管控體系,從原材料採購源頭嚴格把關,建立供應商動態評估機制,確保每一份原材料都符合高標准。而在生產環節,智能化監測設備對軸承加工的每道工序進行實時數據追蹤,誤差控制精確到微米級。目前,這家企業的產品暢銷全國,還成功打入歐美市場。
就在兩年前,包括宇捷軸承在內,精度達不到P4級,曾是臨清很多軸承企業遭遇的難題。P4級是什麼概念?它是高端精密制造的“入場券”,關鍵尺寸的公差要求甚至比一跟頭發絲直徑的百分之一還要苛刻。
為了攻克這道難關,當地市場監管部門牽頭,聯合科研機構,以宇捷軸承為試點展開全流程升級。“從選料、工藝到生產環境、檢測標准,全部重塑了一遍。”聊城市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所主任岳遠望說,最終,企業研發的新型軸承承載能力提高了20%,精度也穩穩邁過P4級門檻。
如今的臨清,軸承產業年營收已超500億元,佔全國十分之一。5100多家相關企業中涌現出7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家省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
質量追求不隻體現在工廠車間,也藏在一杯石榴汁裡。“2011年我們賣一瓶石榴汁11塊8,而一瓶可樂隻賣2塊5。”山東美果來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劉浩然坦言,“消費者接受優質果汁的高價格需要時間,但我們認定,品質才是硬道理。”如今看來,這份堅持有了回報:企業產品線已拓展到5大類、近50個單品,不僅拿下中國綠色食品、美國FDA等認証,還出口多國,年銷售額突破2億元。
品質好不好,怎麼讓消費者一眼就知道?棗庄市市場監管局推出了條形碼追溯系統。“掃一掃,就能看到產品從原料到成品的全部質量信息。”該局質量發展科科長殷璐說。目前,當地正在石榴產業中推行該系統,覆蓋果汁、酒類、茶飲等多類產品,檢測合格率達99%以上。
在山東,“質量強鏈”正在向縱深推進。記者從省市場監管局獲悉,山東已完成4個國家級、32個省級質量強鏈重點項目圖譜繪制,推行“一鏈一策”,精准打通堵點、攻克難點。全省已建成136個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平台,參與制定國際標准341項,建設省級以上質檢中心132家。這些平台正像“共享加油站”一樣,為中小企業提供檢測、標准、管理方法等全方位支持。
“質量強鏈的本質,是把大企業的先進經驗像毛細血管一樣,滲透到產業鏈的每一個角落。”省市場監管局總工程師、質量發展處處長王蕊這樣形容。下一步,山東還將推出省級質量標准實驗室建設指引,在關鍵產業鏈上全面推開“質量強鏈”,讓高質量不再只是企業的“可選項”,而是整個產業的“必答題”。(劉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