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2025年學術年會暨第二屆黃河腦病論壇在濟南召開

2025年9月19日-21日,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廣東省中醫院承辦的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2025學術年會在山東濟南順利召開,同期召開了第二屆黃河腦病論壇。本次大會以“數智賦能腦健康,守正融通創未來”為主題,邀請院士、國醫大師、岐黃學者等國內外140余位專家與會進行學術交流,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腦病同道500余人參加會議。
9月20日上午大會正式開幕,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田金洲教授,國醫大師、山東中醫藥大學王新陸教授,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馬駿女士,長江學者、浙江中醫藥大學校長陳忠教授,山東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明同志,山東中醫藥學會會長孫春玲研究員,山東中醫藥大學校長李可建教授,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院長鄧華亮教授等專家和領導出席了開幕式。開幕式由腦病分會副主任委員、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副院長徐向青主持。
山東中醫藥大學李可建校長首先致歡迎辭,代表山東中醫藥大學對各位與會者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衷心感謝大家對腦病分會2025年學術年會的大力支持。山東中醫藥大學將致力於中醫藥事業的傳承創新發展,全力支持腦病學科的建設和人才培養,希望協同攻關,共同提升區域腦病防治能力,為“健康中國”建設貢獻中醫藥力量,為全球腦健康事業提供“中國方案”和“中醫智慧”。
山東省衛健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省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明主任指出,應強化中西醫協同,闡釋中醫藥防治腦病的科學內涵和作用機制,形成一批可推廣、可復制的示范性方案,推動科研成果加速向臨床應用和健康產品轉化。山東是中醫藥大省,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發起成立黃河腦病專科聯盟將為推動黃河流域中醫藥事業高質量發展,有效地促進沿黃九省(區)在腦科學領域的進一步溝通交流與合作。
中華中醫藥學會副秘書長馬駿表示,腦病分會在蔡業峰主委帶領下,分會的黨建工作、學術交流、學科建設、科學普及、標准化建設等都取得了優異成績,多次獲得優秀分支機構等表彰。希望腦病分會未來強化全局意識,服務國家戰略和群眾需求,瞄准疑難重病和急危重症,大力發掘發揚中醫藥特色優勢﹔立足分會主責主業,開展高質量學術交流,爭取打造中醫界學術會議的腦病樣板﹔上下聯動,重視人才培養,沉基層拓科普,推動腦病學科可持續發展。
開幕式還設置了黃河腦病專科聯盟成立儀式,聯盟由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牽頭發起、沿黃九省(區)公立中醫醫院共同發起成立,為促進黃河流域在腦病領域的醫療、教學、科研資源整合與協同發展的學術協作組織。徐向青副院長作為聯盟發起方代表,介紹了聯盟組建初衷與發展規劃,表示將挖掘、整理和推廣中醫藥在治療腦病方面的有效經驗和方法,構建區域協同診療網絡,開展多中心臨床研究與科研協作,促進腦病學科專科建設取得更大進步。
主會場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田金洲教授做了關於《創新是最好的傳承》的主旨報告﹔國醫大師、山東中醫藥大學王新陸教授就《腦主神明對藏象學說發展的重要性》做了主旨報告﹔長江學者、浙江中醫藥大學校長陳忠教授,岐黃學者、天津中醫藥大學副校長張俊華教授等知名專家學者做了專題報告。
本次大會以“數智賦能腦健康,守正融通創未來”為主題,為期三天,共設1個主會場,11個專題論壇,涵蓋卒中論壇、帕金森病與認知障礙論壇、眩暈與頭面痛論壇、神經系統疑難危重症論壇、心理與睡眠障礙論壇、神經介入論壇、傳承創新論壇、青年科技論壇、腦病學科建設論壇、國醫大師論壇、數智與腦科學論壇,邀請院士、國醫大師、岐黃學者等國內140余位專家與會,將中西醫結合防治腦病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技術、新方法傳遞給臨床及科研工作者。會議發布《調氣通脈防治缺血性中風診療指南》,同步設置壁報展示環節。大會期間,組委會還召開了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2025年度常委會及黨的建設工作小組會議,同時舉辦了“中醫腦病循証醫學與臨床研究新進展培訓班”。
山東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建院70周年之際,中華中醫藥學會腦病分會2025年學術年會落地濟南。作為本次大會的承辦方,醫院腦病中心全程負責會議籌備與學術交流工作,不僅為全國腦病領域同道搭建起高效聯動的高質量學術平台,更以由我院牽頭發起的黃河腦病專科聯盟成立為契機,匯聚沿黃九省(區)公立中醫醫院的腦病診療資源,構建“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區域診療網絡,為中醫藥腦病學科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能,彰顯了醫院70年傳承積澱下的責任與擔當。(李穎 吳宏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