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中國︱小辣椒“紅”出好日子

“看,辣椒今年格外紅!”
清晨露水未干,巨野縣陶廟鎮陶樓村的田壟間,村民陶永德彎腰掐下幾把火紅辣椒,順手放進筐裡。壟溝裡人影穿梭,又一個金秋的“紅火日子”正從地頭裡冒出來。村民們心裡細賬算得明白:如今每畝淨收益約7000元,比過去零散種植多出1000元,心裡有底,干勁更足。
巨野縣陶廟鎮陶樓村村民陶永德正展示豐收的小辣椒。巨野縣委宣傳部供圖
“紅”在田間,也“紅”到市場。不少陶樓村村民表示,過去收購多靠零散商販,賣得慢、價格波動大,行情一低,常有積壓。如今,陶廟鎮把組織力與產業鏈條擰在一起,探索“黨建引領+訂單銷售+合同種植”模式:黨員干部和技術人員進地塊、到苗床,從選種、育苗到田管、防治全流程“把脈問診”﹔村集體牽頭與企業簽訂回收合同,讓種得穩、賣得出、掙得多成為常態。
“今年,陶廟鎮辣椒種植面積約5000畝,每畝干椒產量預計超700斤。”陶廟鎮黨委書記徐宏坤介紹,“‘訂單農業’的模式實現了有單可接、有人來收,農戶不愁賣,企業有好料。”
地頭與灶頭連起來,小農戶與大市場接起來。巨野縣近年持續提質擴面,全縣辣椒種植面積達25萬畝,干椒年產量突破10萬噸。依托多年種植基礎,順勢而為、因地制宜,分批建設並持續擴容辣椒基地,連片種植從試點走向規模,辣椒產業由“零散種”邁向“基地化、標准化”,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主導產業之一。
產業興旺,離不開產業鏈延伸。“企業+合作社+農戶”的聯動機制,形成種植、加工、銷售一體化的產業鏈條,既激活了農村資源,也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魯裕冷鏈、興貴辣椒醬等龍頭企業發力冷鏈保鮮與標准化加工,同步打通品牌、電商與商超渠道。目前,陶廟鎮共有冷鏈倉儲企業16家、總倉儲能力3.5萬噸,為“鮮”與“快”裝上了“冷鏈引擎”,讓“好辣椒”保鮮出村、快速進城。
魯裕冷鏈物流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工人正在晾晒辣椒。巨野縣委宣傳部供圖
走進萬豐鎮晶香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辣香扑鼻,生產線上設備高速運轉、節拍分明。這裡已建成高標准生產、加工、包裝生產線3條,推出20余款辣椒醬系列產品﹔線上在京東、淘寶、拼多多開店,線下聯動40余位主播直播帶貨,“線上+線下”打通農產品進城的“最后一公裡”。公司培育代理經銷商20余家,覆蓋全國市場,年產值約500萬元,真正把“土特產”做成“好生意”。
“我們把標准化生產線建起來,把原料基地連起來,經濟作物面積和村民腰包雙增收!”總經理王保華介紹,如今周邊5個鄉鎮已建立起2000多畝原料辣椒基地,規模化、標准化讓“土裡貨”更吃香。
一頭連著農民的“錢袋子”,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味蕾”。從一畦一壟的火紅,到一條鏈上的生長,巨野小辣椒正通過政策引導、科技支撐、產業鏈延伸“紅”出大市場,成為推動農業提質增效、農村環境改善、農民持續增收的有力引擎。看准市場、延長鏈條、做強品牌,這抹“辣椒紅”還會更紅。(庄潤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