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7月末,山東省累計發放公積金貸款達10143.2億元
公積金貸款破萬億背后的民生賬

住房公積金制度一頭連著千家萬戶的“安居夢”,一頭系著城市發展的“穩定盤”。8月25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舉行“政府開放日”活動,現場公布數據顯示,住房公積金制度實施以來,截至今年7月末,山東累計發放公積金貸款突破1萬億元、達到10143.2億元,成為繼江蘇、上海、廣東、浙江、北京之后第六個累計發放公積金貸款突破萬億元的省份。
山東公積金政策制度覆蓋從城鎮職工向靈活就業群體拓展,貸款支持力度增強……
7市納入試點
前七個月靈活就業人員新增繳存13.1萬人
“我是今年畢業的大學生,准備自由擇業,聽說現在靈活就業也能繳存住房公積金,能享受哪些優惠?”開放日現場,應屆畢業生張思源拋出的問題,道出了新就業形態從業者的關切。
根據《山東省住房公積金2024年年度報告》,山東省實繳住房公積金人數達到1193.39萬人。但長期以來,靈活就業人員由於勞動關系不穩定、收入波動大等特點,現行的住房公積金制度難以有效覆蓋這一群體。
破解這一難題,山東抓住住建部開展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的關鍵機遇。濟南、青島、淄博、棗庄、煙台、日照、德州7市納入試點,總數全國第一。通過打破“身份限制”,將試點區域內以非全日制、個體經營、新就業形態等方式靈活就業的符合年齡要求等群體都納入了制度覆蓋范圍。
該群體能享受到哪些政策優惠?核心體現在繳存階段的補貼收益與貸款階段的低息支持兩方面。
以目前濟南現行政策為例算“收益賬”:靈活就業人員存儲時間滿12個月的資金部分,最高給予1%的繳存補貼,每年結息日將繳存補貼計入靈活就業者個人公積金賬戶,再加上1.5%的公積金存款利率,綜合年利率最高能達到2.5%,高於一般存款利率,讓繳存資金實現“保值增值”。
在貸款支持方面,靈活就業人員與在職職工實現“同權”:只要設立住房公積金賬戶且連續正常繳存滿6個月、符合公積金貸款條件的,即可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與在職職工同等享受低息貸款。正常償還貸款的,每月還可獲得貸款利息專項補貼120—260元。此外,如果繳存人購買首套房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的,可將一年內的租房提取金額與賬戶余額合並計算貸款額度。
目前全省7個試點市均制定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各試點城市對連續繳存一年以上部分給予0.5%—1.2%的財政補貼,棗庄、德州推出200—300元開戶補貼,濟寧、菏澤等非試點城市也出台了繳存補貼政策。1—7月,全省靈活就業人員新增繳存13.1萬人、同比增長195.2%,累計支持3.9萬戶靈活就業家庭解決了住房問題。根據近日我省9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全面推進靈活就業人員參加住房公積金制度的指導意見》,到2025年底,將在16設區城市全面推進實現靈活就業人員“願繳能繳”。
最高額度達170萬元
公積金貸款額度比年初平均提高30%以上
當前,我國房地產市場重心逐步向“存量優化”與“品質升級”轉移,居民住房需求也從“有無”向“優劣”升級。在此背景下,住房公積金作為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支撐,不僅僅是購房資金的補充渠道,而是成為銜接市場轉型與民生需求的關鍵紐帶。
今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下調個人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山東省各地打出政策“組合拳”,聚焦上浮貸款額度、優化公積金使用政策等方面持續加力。
在提高貸款額度方面,各地進一步提高最高貸款額度,將多子女家庭最高貸款額度上浮比例由不低於20%調整至30%,並將“好房子”、現房銷售項目和多子女家庭貸款上浮額度累加計算。目前,濟南、青島2市最高貸款額度達到170萬元、其他城市一般不低於160萬元,比年初平均提高30%以上。
在優化貸款政策層面,山東省通過“降門檻、擴范圍、強協同”等多維調整。其中,首付比例上,二套房最低首付比降至20%、與首套一致,同時取消購房提取、還貸提取的戶籍地和工作地限制,打破地域壁壘。
政策紅利正在持續釋放。1—7月,全省共發放公積金貸款9.8萬筆、503.2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1%、26.6%,支持個人購房1237.8萬平方米。
“商轉公”業務的全面推進,則成為減輕購房者利息負擔的關鍵抓手。目前,山東省16市已全部開展“商轉公”,並放寬申請條件、擴大合作商業銀行范圍。此外,與國家漸進式延遲退休政策協同,16市已全部將貸款年齡上限提高至男68歲、女63歲或法定退休年齡后5年。
44項業務“秒批秒辦”
貸款業務辦理時限壓縮至6個工作日
“之前聽朋友說辦貸款手續繁瑣,我還特意請了半天假。”8月25日上午,濟南住房公積金大廳,市民葛女士想通過現在租住的房屋提取公積金,“結果到這兒后,工作人員說很多信息都能通過‘愛山東’App共享數據獲取,符合條件的隻需要確認一下基本信息,輸入提取金額和收款賬號,提交后秒到賬。”
“我們打通‘互聯網+公積金’服務鏈條,實現了‘貸款一件事’‘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為企業一件事’等一件事一次辦。”濟南住房公積金中心副主任趙傳利介紹,自系統上線以來,累計調用共享數據235萬余次,簡化22項要件材料,實現歸集95%、提取100%、貸款95%,共計57項業務實現“零跑腿”全程網辦,其中44項業務實現“秒批秒辦”。
目前,各地已完成公積金“個轉企”和居民身后“一件事”等重點任務,推進“四險一金”聯檢改革。通過整合網簽備案、稅費申報、不動產抵押登記相關表單和材料,實現公積金貸款“一件事”在省政務服務網和“愛山東”App統一受理,貸款業務辦理時限由15個工作日壓縮至6個工作日、壓縮60%以上。統計顯示,目前全省累計通過“一件事”辦理貸款4.8萬筆、246.8億元。此外,山東省還利用“數字黃河鏈”建設省級數據共享平台,率先與住建部公積金鏈跨鏈融合,接入26類數據資源,1—7月提供數據共享3600余萬次。(方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