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間的村庄“發展經”

清冽的山泉順著山勢潺潺而下,百花綻放,樹影婆娑。在蒙山深處,藏匿著山東臨沂市蒙陰縣海拔最高的村庄——百花裕。
一大早,村口山道上已支起二十多個畫架,在同學們的畫筆下,百花裕村獨具特色的景致躍然紙上。“他們是來自安徽藝術學院的學生,到這之后由村裡成立的合作社協調辦理入住及寫生等事宜,每人收取5元服務費,僅此一項兩年來就為村集體增收7萬多元。”百花裕村包村干部楊曉雯介紹,“村裡老人當上了學生的‘御用模特’,半天就能賺到80塊錢,這樣一來,既增加了老人收入,也豐富了老人晚年生活。”
百花裕村村口正在寫生的學生。李卓睿攝
走入村中,花溪小院獨具特色的藝術彩繪與花型拱門讓人難以轉移目光。“我們結合蒙山周邊豐富的自然資源、生態環境、文化底蘊和風土人情,利用閑置庭院改建了這處田園風格的網紅打卡地,鄉村書房、手工體驗、研學課堂、咖啡茶吧等等,為顧客提供了滿滿的情緒價值。”花溪小院負責人閆強笑著說道。
不僅要引來游客,還要能服務游客,留住游客。就著“春有百花秋有果,夏有涼風冬有雪”的生態優勢,發展鄉村旅游,打造特色民宿,成為百花裕村發展蝶變的首要之選。
“目前,百花裕有農家樂、民宿經營業戶33家,其中,食宿一體戶28家,可同時接納1500余人住宿,年接待人次達25萬。”百花裕村黨支部書記陳長田介紹道,“就拿民宿‘沂蒙書舍’來看,去年‘十一’期間全部滿房,今年截至目前已售出2270間次,僅住宿收入就超150萬元,成為我們激活蒙山的一個成功案例。”
“我們本來打算在這住兩天,沒想到這裡有炒栗子、釀蜜、做豆腐這麼多有意思的實踐活動,孩子來了不想走,這不,我們剛又辦理了續住。”前來休閑放鬆的游客熱情分享。
游客正在沂蒙書舍內看書休憩。李卓睿攝
“看到村裡發展得這麼好,我也動了回鄉創業的心思。”辭去國企工作返鄉的公雄志說干就干,摸清游客心理,抓住村落特色,將特色咖啡館開出了名堂——10天售出280多杯咖啡,如今,他已是村中年輕人創業致富的帶頭人。
而在不遠處的培訓課堂裡,一群系著紫色圍裙的婦女正學習咖啡拉花,作為曾圍著灶台轉的家庭主婦,她們通過技能培訓,變身成“民宿管家”“鄉村廚師”“咖啡師”,人均收入增加了三萬元。“這些民宿、露營地等業態發展起來帶動了就業,現在咱們村幾乎沒有外出打工的了,都願意留在村裡。”陳長田說道。
環境好了,游客多了,村民富了。在生態與產業的精密咬合中,這方山水裡的小村庄正錨定自身優勢,將鄉村振興的路子越走越寬。(鄭昕橋、實習生 李卓睿)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