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濟南:交通“營城”強樞紐

8月7日,濟南高新東區雲巴空載運行﹔8月10日,濟南濟濼路北延黃河隧道通車﹔8月17日,濟南黃崗路黃河隧道盾構段掘進完成……近期,濟南在建重大交通項目陸續迎來重大節點。展望2025年底,濟南雲巴、地鐵4號線、8號線等線路將正式通車運營,省會迎來了交通營城的“大年”。這將對濟南城市格局和市民出行產生什麼影響?記者進行了深入採訪。
引導人口向黃河北集聚
濟南濟濼路北延黃河隧道通車后,在黃河北工作的市民率先享受到便利。“不用再繞了,一腳油門就到了黃河北!”鑫苑茗家居民馬春曉說,他在黃河北岸的桑梓店街道工作,原先每次經過濟濼路黃河隧道后,都要沿國道309往西走,經常遇到堵車,北延隧道通車后,至少節約3-5分鐘。
交通營城,劍指黃河北。位於黃河北岸的起步區規劃面積798平方公裡,為規劃的城市副中心,與濟南現有建成區面積相當。按照今年1月獲國務院批復的《濟南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起步區作為主城區的一部分,濟南將引導中心城區內人口向起步區等新動能發展空間集聚。
2021年以來,濟南黃河濟濼路隧道、鳳凰大橋、黃河大橋復線橋、齊魯大橋等4條跨黃通道相繼建成通車,創造了起步區范圍內平均一年通車一條橋隧的建設記錄。最新數據顯示,通車以來,最繁忙的濟南黃河大橋復線橋至7月底,總車流量超1096萬輛,日均近4.4萬輛。“橋隧通車還解決了黃河汛期、凌汛期間因浮橋拆除帶來的出行難題。”濟南城市建設集團工程三部主管鐘建敏介紹。
2021年10月,首條穿越濟濼路隧道的公交線路K260開通。自K260路開通至今,該線路共穿越濟濼路黃河隧道14.56萬余次,行駛裡程297.2萬余公裡,運送乘客281.34萬余人次。老家在黃河北的王軍如今駕駛著K260路穿行於家鄉的土地上,他細數著變化:“濟濼路北延黃河隧道通車了,黃崗路隧道也貫通了!看著從小長大的地方人氣越來越旺,心裡頭是真高興!”
濟南市城鄉交通運輸局綜合規劃處處長周建國告訴記者,濟南市正不斷加快推進黃崗路穿黃隧道、航天大道黃河隧道、濟濱高鐵濟南公鐵大橋等跨黃通道建設,進一步加強黃河兩岸交通聯系,服務“四港三區”及黃河北岸發展。同時,實施普通國省道升級改造(如G220黃河北段改線、G308章丘西段改擴建),打通濟南北部過境大通道。
交通設施牽引城區北擴,對當地企業發展也有利好。以濟南為總部基地的山東永昌物流集團在省內已設立400余家營業網點,有140余條運輸線路。集團副總裁顏正華告訴記者:“原來往市區方向走就是建邦大橋和黃河大橋,高峰期非常擁堵,橋隧增多后交通分流作用明顯,降低了我們物流企業的時間成本和距離成本,從而提高了物流效率。”
提前布局公交軌道雙網融合
除了正在空載試運行的濟南雲巴,當前,濟南多條地鐵線路也都在按照計劃推進中。8月14日,地鐵7號線工業南路站至華能路站區間左線盾構機始發﹔地鐵4號線於近日全面啟動了動車調試,為后續空載試運行創造條件﹔千佛山站TOD綜合開發項目於日前首模墊層順利完成澆筑,標志著工程正式邁入結構施工新階段。
“按雙向客流通過能力計算,1條地鐵線路相當於雙向6條中運量公交專用道、60條小汽車車道。建地鐵就是建城市,濟南市區土地開發強度較低,像地鐵這樣的大容量公共交通載運工具最合適在高密度的大城市運營。地鐵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時,也將重塑濟南城市發展格局。”山東大學交通規劃設計研究中心主任張汝華認為。
作為公共交通的關鍵“兩翼”,公交與地鐵存在制式、形態、運能的差異。其中,公交機動性強,走街串巷,可以滿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裡”和“最初一公裡”需求﹔地鐵線路則具有准時、快捷、高效的特點,是市民中長距離出行的首選。在濟南這樣一個人口近千萬的大城市,如何推進公交軌道雙網融合,實現“地鐵送到站、公交送到家”的無縫換乘,實現“1+1>2”的效果顯得尤為重要。
濟南實際已經提前布局兩種交通方式的接駁。在濟南地鐵安成街站可以換乘街區約巴520路暢游濟南中央商務區,在地鐵鮑山站可以換乘K280路、K285路、581路去往濟南國際陸港、虞山大道以及山東建筑大學附近,在張馬屯公交站,市民下了BRT8、B57等多條公交車可以直接進入濟南地鐵3號線張馬屯站。
濟南公交營運市場部副部長付志剛告訴記者:“在地鐵覆蓋不到的地方,我們加強接駁。目前與濟南地鐵1、2、3號線接駁線路達到218條,佔到市區406條公交線路的一半以上,等今年底地鐵4號線、8號線通車后,預計接駁線路達到240條以上。地鐵成網后,公交也要隨著轉型,這對整個城市公交發展是有好處的。”
打造內暢外聯的門戶樞紐
交通營城,落子“樞紐”,一子動而全局活。近年來,濟南市以創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引領,持續提升基礎設施承載能力和樞紐能級。依托“一軸二廊三通道”綜合交通主骨架,濟南市著力打通堵點、連接斷點、加密網絡,加快構建內暢外聯、高效便捷的綜合立體通道體系。
作為創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的重大項目,目前,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正加速推進中,在航站樓、綜合交通中心、西飛行區等區域施工現場,數十台塔吊、千台機械設備、上萬名工人同場施工作業,項目建設不斷刷新“進度條”。
濟南國際機場建設有限公司總工辦主任曹正龍告訴記者,濟南機場二期改擴建工程建成后,濟南機場將擁有3條跑道,飛行等級升至4F最高等級,滿足年旅客吞吐量55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52萬噸運輸和所有機型保障需求。
“我們將積極爭取空域資源及增開遠程國際航線的支持,提升國際航空運輸能力與輻射能級,打造對外開放空中門戶。同步完善機場快速通達體系,推進銜接高鐵(濟濱高鐵)、城市軌道、高速公路及城市快速路建設。”周建國表示,濟南將大力提升濟南機場國際功能,與青島機場共建國際航空樞紐,加快通用機場規劃建設,建立多層次航空服務體系。
濟南還重點打造了董家鐵路物流樞紐、濟南空港、小清河主城港區、濟南新舊動能轉換起步區、萊蕪鋼鐵五大綜合貨運樞紐集群,形成內陸沿海雙向開放樞紐。中歐班列2024年開行1029列,連續五年居全省首位。發揮小清河復航效能,打通濟南“通江達海”新路徑。
著眼未來,濟南將加快完善“二環一聯十六射”高速公路網,推進章丘至慶雲高速、濟南都市圈環線南環段、濟南至臨清(齊河段)、濟南至陽谷(齊河段)等項目建設,提升區域通達效率。濟南還將持續完善“米字型”高速鐵路網,加快推進濟濱、濟棗高鐵建設,謀劃德商、萊臨高鐵。( 劉飛躍 孫業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