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長波短訊

合規賦能創新驅動 稅智助力乘勢而上

2025年08月20日16:49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國家稅務總局滕州市稅務局聚焦“中小機床之都”區域產業特色,主動走進威達重工、清巒集團、山森數控等一批龍頭企業,通過“主動篩選、精准推送、跟蹤輔導”等,探索“鏈上合規”新模式,助力本地中小數控機床集群實現由制造向“智造”、由產品向生態的戰略躍升。

步入北一(山東)工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廳,一面承載著企業榮耀與實力的“筑夢牆”首先映入眼帘——數百項專利証書、企業榮譽及國家認証職業技能大師人員名單,鋪展開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的成長軌跡與創新底色。在“智能制造”快車道上,企業將合規理念融入管理與創新基因,成為支撐高質量發展的無形基石。

合規重塑內控體系,助推管理躍遷

作為高端數控機床企業的代表,北一工業近年依托工業互聯網、數字孿生、大數據等技術,持續推動智能制造深層突破。然而,在加速發展的同時,企業內部也曾面臨諸多管理挑戰,比如在研發費用歸集、財務數據匹配、涉稅政策運用等方面一度存在認識“盲區”。

“我們的機床擁有‘智慧大腦’,但管理體系卻一度面臨‘神經阻滯’的困擾。”公司財務負責人王秀坦言,“尤其是研發費用歸集不夠系統,導致在高新技術企業資格復評時屢次需要返工整理,耗用大量時間精力。”

在了解到企業難題后,滕州市稅務部門迅速選派“智稅護航”工作專班,為其量身提供“研、財、稅”合規管理建議,協助企業梳理涉稅流程,優化內部制度,推動構建以“研發立項、預算審查、歸集核算、政策申報”為主線的全鏈條、數據化、制度化合規體系。

以此為契機,企業重構財稅內控架構,全面推行“三賬合一”(技術賬、財務賬、稅務賬)管理模式,通過信息系統對接,實時生成《研發費用歸集輔助賬》和《技術成果貢獻轉化表》。原本繁雜的成本拆分,如今通過物料清單(BOM)、工時記錄與ERP系統自動匹配,費用流、票據流、業務流實現“三流合一”。企業由此強化了預算控制與成本管理能力,不僅有效降低了涉稅風險,更全面提升了經營決策的科學性。

合規優化信用評價,拓寬發展通道

在稅務部門的精准輔導下,北一工業納稅信用連續四年蟬聯A級。這份沉甸甸的“誠信名片”,為企業帶來了豐厚的信用紅利,企業先后獲得“專利貸”“專精特新貸”等方面的資金扶持,並在高端人才引進、重大項目招投標、銀行融資授信等領域全面受益。

2024年,企業享受研發費用加計扣除優惠超1000萬元。真金白銀的稅收優惠不僅直接反哺了研發投入,更轉化為強大的品牌影響力和市場競爭力。僅2025年上半年,企業新簽訂單量同比增長17.65%,出口至德國、墨西哥等15國,連續斬獲多個高端五軸車銑復合機床大額訂單。

“稅收優惠的精准落地,不僅紓解了資金壓力,更讓我們在擁抱以人機交互為特征的工業4.0浪潮時,倍增前行信心。制度化的稅務合規,提高了我們的風險防控能力,也贏得了更多合作方的信任。”企業財務人員郝莉對此深有感觸。

合規釋放隱形紅利,助力品牌攀升

稅務合規不僅有效提升了企業治理效能,更轉化為可被市場識別的“信用資產”。

近年來,北一工業率先將AI大模型技術引入工業母機領域,成功研發出世界首台AI人機對話五軸數控機床,並在上海國際機床展驚艷亮相。2025年,北京國際展上企業再次推出全球首例13軸智能網聯機床,引發廣泛關注。

“我們做的是工業母機,客戶關心的不只是產品性能,更包括企業背后的運營穩定性與治理規范性。”企業銷售人員李忠梅表示,隨著“A級納稅人”的連年認定,北一工業已在多個核心產業鏈中被認定為“高穩定性供應商”,成為國內數十家頭部裝備制造企業的長期合作伙伴。

從“守規”到“善治”,從“合規”到“躍變”,北一工業正以稅務合規為支點,在數字化、智能化的工業母機賽道上不斷突圍。企業負責人李書欒表示,下一步,北一工業將持續以合規經營為基石,瞄准“高端智能裝備+AI大模型”融合賽道,朝著“智能制造領軍者、數實融合示范者”的目標邁進,努力成為“中國中小機床之都”走向世界的技術符號。(田寧 張茜)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