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空中飛線”難題如何破解

棲霞市多部門協同參與 打響飛線專項治理攻堅戰

2025年08月07日09:22 | 來源:大眾日報 02版
小字號

“我們這有幾根電線杆倒了,掉下來十多條線纜,周邊的汽車都沒辦法通行,能幫助處理一下嗎?”“我家旁邊有條線纜被風吹得一直在空中搖擺,能反映一下嗎?”今年年初,棲霞市民熱線中心高頻接到市民訴求,反映部分街道存在空中線纜交叉重疊甚至低挂垂落等情況,既影響市容市貌又暗藏安全隱患。

飛線治理是城市精細化管理之需,更是居民安全舒適的生活之需。然而,飛線治理涉及面廣、工程復雜、協調難度大,為破解這一難題,聚焦群眾反映強烈的空中飛線問題,一場多部門協同參與的飛線專項治理攻堅戰,被列入棲霞市“暖心工程”的首要事項中。

半年多時間過去,飛線治理成效如何?近日,記者行走在棲霞市的街頭巷尾,發現城市空間正悄然發生改變:在人流量較大的民生路,“空中蜘蛛網”的景象已成為歷史,抬頭看到的是清爽明淨的城市天際線﹔文化路上,各種線纜能入地的已全部入地,不能入地的被重新梳理捆扎,街道面貌煥然一新……

“以前一抬頭就是亂糟糟的各種線,有的垂下來都快碰到頭了,顧客進出都提心吊膽的。”在民生路,水果店店主楊建玲指著店門口新改造的管線感慨,“現在線纜全埋到地下,路邊的電箱也清理干淨了,街面敞亮多了。”

劉志鵬是棲霞市文化路沿街一家汽車調漆店的老板,現在店面招牌上面的飛線已全部清理干淨。“拔除多余的電線杆、拆除多余的線纜,車輛進出方便了不少,給我們的經營帶來了許多便利。”劉志鵬說。

“整治空中飛線是一項既繁瑣又細致的工作,在前期細致摸排的基礎上,我們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施策、精准治理的要求,採取管線入地、廢棄剪除等方式,全域開展集中整治行動。”棲霞市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城市管理中隊負責人吳光磊介紹。

“今年以來,我們以‘暖心工程’為抓手,聯合工信、供電、移動、聯通、電信、廣電、屬地街道等部門單位,聚焦城區主次干路、背街小巷等,採取細致摸排、宣傳動員、集中整治等措施,累計遷改強弱電線路30多萬米、清除廢線20多萬米、拆除廢棄電線杆200多根,城區飛線狀況得到了有效改善。”棲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組書記、局長林京廣表示。

眼下,隨著越來越多的空中線纜“隱身”入地,棲霞市多條主次干道旁還多了幾處城市文明新亮點,原本相貌平平甚至鏽跡斑斑的電箱櫃被繪制上精美的插畫,扮靚了周邊街景。“我們按照‘一箱一主題、一箱一故事、一箱一景觀’的理念,以景觀、人文、民俗、人物等內容為主題,為電力、通信相關單位必須保留的箱體進行彩繪,使美化后的箱體與城市景觀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棲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黨組成員李鵬說。

為避免飛線問題反復出現,棲霞市還在“管”上下功夫,推動建立管線改造長效管理機制,推行“街長制”和馬路一線辦公等制度,發揮一線網格員、監督員的作用,排查整治飛線現象。同時,定期開展“回頭看”行動,組織相關單位對反復出現的飛線問題逐一核查認領,明確整治任務、整治時間,按照“能入地的線路堅決入地、不能入地的按橫平豎直綁扎整齊”的要求開展整治。

“飛線治理這樣的小切口,也可以撬動城市空間、功能、品質的系統性提升,這正是我們探索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子的實踐。”棲霞市副市長張海濤表示,飛線治理只是開端,棲霞市將順勢而為,圍繞“井杆線纜、箱亭欄樁”開展全面整治,推動城市從“碎片化”改造向“全要素”系統提升,以繡花功夫雕琢打造有溫度、有內涵、可觸摸的品質之城。(董 卿 楊秀萍 蔣言芳 欒欽程)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