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city丨如何讓城市“出圈”? 山東曹縣:網友建議全部採納

“京雄商高速鐵路建成在即,曹縣即將接入南北大動脈。就提升曹縣城市形象給領導們提幾點建議。”近日,山東曹縣一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留言,為城市發展支招,提出了幾條建議,政府全部回復採納。
留言截圖。
“效仿深圳市南山區,用城市標識logo提高城市向心力,打造城市名片。”該網友在留言中提到,可以通過邀賞的形式邀到設計師的稿件,分別闡述logo設計理念,通過公民投票的形式選舉出大家喜愛的logo形象,放置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提高曹縣居民對於城市的辨識度和向心力。
“推動旅游熱度提升。”該網友分析認為,國內目前旅游熱度陸續走高,公民不再拘泥於大城市大景點,反而通過“性價比游”“小眾游”“家門口游”的形式來進行城市游覽出行。曹縣離北上濟青鄭肥蘇等城市的車程都在三四小時以內,高鐵開通后所需時間會更短,非常適合新興旅游方式。建議效仿“淄博模式”和“順德模式”,大家旅游就是圖的鬆弛感、新穎感和美食感。對此,這位網友建議,可以對有步行街道的城市外立面進行多色拼接粉刷,對於有特點有標志性的街區細節進行修繕,設計好比較有風格的打卡點位。
同時把握好漢服名片,可以在八裡灣搭建漢服城,搭建不同朝代街區匹配不同朝代服飾,景隨人動,景與服一次性向游客展示售賣。外地很多景區租賃漢服價格幾乎跟曹縣售賣價格一樣,游客用租的價買到漢服,也是一大性價比吸引點。
再就是要打造曹縣美食ip鏈。人在外地,很想念曹縣的雞蛋火燒、羊肉垛子、小魚湯、雜燴菜、南關蘑菇餅等。曹縣飲食習慣雖屬於中原文化,但是制作形式新穎,方式考究。可以通過遴選評比,給出美食清單,方便游客進行游玩。另外,黃巢、伊尹、元聖祠等地方修繕過於潦草,對於歷史文化名人的教育度和號召度不深。
宣傳方面,目前曹縣文宣矩陣太少,沒有核心kol。曹縣居民都對曹縣的規劃、發展具體方向不甚清楚。宣傳吸引力差,照本宣科,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不高。建議建設“曹縣文旅”“曹縣百科”等賬號,同時推動小紅書、抖音等年輕人陣地,建立一批曹縣kol,保持曹縣在互聯網上的知名度和熱度,宣傳曹縣美食美景。
該網友最后表示,旅游城市建設要助力城市形象的提升,提升曹縣本地人民的參與感和自豪感﹔同時促進曹縣發展、GDP提升,帶動漢服產業(景點打卡、漢服游覽),帶動柳編制品、桐木工藝品產業。讓曹縣不僅僅是農業縣,而是借勢而起的一塊新名片!
網友的關心是城市發展的寶貴財富。收到留言后,菏澤市信訪局立即轉辦給曹縣。曹縣文化和旅游局進行了調查處理,並及時回應網友關切。
留言回復。
關於城市形象標識建設。當地回復表示,我們高度認同打造城市標識的重要性。城市形象標識是城市軟實力的重要體現,是扎實推進文化強縣建設的重要舉措。曹縣文化和旅游局近期請示宣傳部開展"曹縣城市形象標識征集活動",面向社會征集設計方案,通過專家評審和公眾投票相結合的方式選定最能代表曹縣特色的標識。科學精准展示曹縣城市形象,提升曹縣知名度、美譽度和影響力。
關於文化旅游產業發展,從四個方面著力。
街區改造方面:通過曹縣文化街的風貌、功能提升,推出了各種各樣的“沉浸式”體驗活動,除了各類美食、手工藝品、漢服體驗,推出了游船活動、市民逛街區、品美食、坐游船、賞夜景,十分愜意。
漢服產業方面:E裳小鎮、大集穿越大唐、有愛雲倉等成為曹縣有名的漢服打卡點。八裡灣國潮文化產業園項目正在規劃中,可以考慮將建設不同朝代風格街區,提供“漢服+旅游”一站式體驗。
美食推廣方面:剛剛進行了2025年曹縣精品旅游酒店及曹縣特色美食飯店集中授牌評選活動,打造具有曹縣地方特色的旅游餐飲住宿品牌。下一步開展"曹縣十大名小吃"評選,挖掘燒牛肉、雜燴菜、小魚湯、皮雜、蒸碗等特色小吃背后的故事,民間故事更能讓美食文化“出圈”。繼而推出"曹縣美食地圖",建立美食打卡路線。通過這些植入文化內涵的美食,讓游客更好地了解曹縣的地域文化和風土人情。
文化遺址保護:加強元聖祠、湯王陵等歷史遺跡修繕工程,加強文化內涵挖掘和展示。下一步培育打造具有歷史文化底蘊和地域特色的旅游演藝產品,借助VR、AR、MR等先進技術,通過場景感營造、故事線構建、互動活動設計等,將商湯的“網開一面”、伊尹的“乘舟夢日”等人物故事演繹,讓游客能夠摸得著看得見,把觀眾帶入到故事情節中。把“商湯開國地,華夏第一都”的文化做“實”、做“活”。
關於宣傳推廣方面,曹縣文化和旅游局在回復中表示,目前有1個官方文旅公眾號,下一步加強短視頻賬號運營,重點打造"漢服曹縣""美食曹縣"等特色IP,講好曹縣故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