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當“夏” 這裡有“涼方”

炎炎盛夏,高溫無差別地炙烤著北方的每一寸土地,當灼人的熱浪襲來,出行奔波的人們總想尋一方清涼地駐足片刻。此刻,對於遍布在大街小巷的零售店來說,高溫天氣就像考卷,題目火辣且復雜,如何滿足消費者的“清涼”需求,就成了的考試“重點”。且看山東省濰坊昌邑市柳疃鎮灶戶村天增超市如何答好這道夏日限定經營考題。
巧用“涼資源” 構筑小店最美風景
“老徐,天太干了,門口的菜葉有點蔫兒,開門前先澆一遍,草長起來了,我去除除雜草。”
“好啊,葡萄架上虫子不少,咱也一塊兒除除,有人經過別落在身上。”
清晨六點,借著短暫的一絲清涼,天增超市店主徐明孝夫婦已經開始為店鋪開門做准備。去年,在山東濰坊昌邑市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的幫助下,小店加入了“惠民有濰”服務聯盟,成為了惠民服務站,店鋪的升級讓兩口子干勁更足。
徐明孝妻子徐玉梅整理店門口區域
“小張說得對,店面就是臉面,店招就是門面,給我們換了這麼好的店招,門口這塊兒小地方我們也得好好打扮打扮。”徐明孝口中的“小張”,是昌邑市局(營銷部)第二基層服務站的客戶經理張新軍。在張新軍的悉心引導和數輪“小班制”培訓后,徐明孝夫婦意識到了店鋪轉型、視覺營銷、口碑營銷的重要性。
幾年前的天增超市是農村的普通雜貨店,經營模式、店鋪風格都較為陳舊,門口兩側的小菜地讓小店散發著質朴的生活氣息。在發展“惠民有濰”服務點之初,張新軍敏銳地發現了天增超市的潛力。與其他店鋪不同,路過小店時,門口的葫蘆架、葡萄藤和小菜園都很吸睛。有的顧客在進店之前駐足欣賞一會兒,有的顧客在出門時詢問果蔬的長勢﹔有的村民還會沒事來門口納涼。有人流才有客流,這不正是鄉村小店的差異化優勢嗎?
徐玉梅通過店鋪管理系統盤點庫存,調整進貨策略
在張新軍的建議下,夫妻倆對小菜園的功能進行了升級,從粗線條、實用性向精細化、觀賞性轉變。徐明孝的妻子徐玉梅精心細分了門前的區域,蔬菜區包括秋葵、生菜、豆角、辣椒、西紅柿等近十種蔬菜,花果區包括葡萄、聖女果等五種水果,玫瑰、月季、百合三個品種的鮮花,葡萄、葫蘆、南瓜爬藤植物交織纏繞,構成了“小而精”的乘涼區。徐明孝夫婦還在門前安裝了照明燈和石凳,供顧客和行人娛樂休息。每到傍晚,天增超市就像一塊磁石,吸引著父老鄉親來此放鬆休閑,小店也因門口獨特的風景被稱為鄉村“最美便利店”。
人氣的旺盛帶動了商品銷量的提升,但對於徐明孝夫婦來說,他們的追求不隻在於盈利,更重要的是以小店為基點,定格零售界難得的微型田園風光,用“一方蔭涼”圈住十裡八方的煙火氣。
便利零距離 夏日服務我有“涼”策
盛夏時節,門前的風景足以引來客,如何在科學經營中留住客,保持經營熱度,在張新軍看來,精准把握消費市場脈搏,實現“一店多能”是重要切入點。以前村民買東西最看重量大便宜,如今隨著智能手機和網絡的普及,村裡的消費者也開始拼團購,開始貨比三家。通過店鋪管理系統后台銷量分析,張新軍發現冷飲、雪糕等季節性商品的需求價位段有所上調,而且暑假期間青少年數量明顯增多,零食銷量有所增加。
於是在張新軍的啟發下,徐明孝夫婦巧妙地利用團購微信群,與多家供貨商聯系,及時調整進貨結構,增加品牌冷飲和雪糕的種類和數量,引進網紅零食、奶皮子酸奶等時興產品。同時,推出“共享冰櫃”,對雪糕冷飲等團購量大的,提供免費存放,即用即取服務。針對季節性特點,充分利用冷櫃空間,新上半成品烤串,添置配套的小烤爐、燒烤醬料等,滿足村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
在緊跟潮流的同時,徐明孝夫婦始終保留著服務中的人情味。徐明孝經常外出,守店的徐玉梅憑著自己的熱情細致,將惠民服務站的便民功能發揮到最大化。一進門口的展示櫃裡,映入眼帘的是包含急救藥箱、便民雨傘、氣筒、維修工具的便民服務區。與其他季節的急救藥箱不同,在天增超市,夏季附近鹽廠裡的工人來購物比較多,藥箱裡以清涼油、風油精、藿香正氣水等解暑防蚊類物品為主,以備隨時使用。為緩解高溫天氣出行的不適感,天增超市在空調附近的區域開辟出納涼區,提供免費綠豆湯﹔顧客休息的間隙也是徐明孝夫婦感知消費需求的“黃金時段”,聊天獲得的信息是夫妻倆進貨的重要參考。在天增超市,幫忙找零、收發快遞、道路問詢、存取款代辦一應俱全。通過求新求變的系列措施,不僅使小店的服務精准又貼心,也讓天增超市成為了村頭的納涼首選和溫情驛站。
徐玉梅逐一檢查應急藥箱藥品
服務當“夏”,這裡有“涼方”。煙草工作人員的服務日益由“標准化”向“增值化”升級,天增超市的服務逐步向“基礎化+個性化”轉變。這是天增超市的清涼致富經,也是煙草行業的服務轉型路,以“清涼經濟”為盛夏裡的鄉村振興畫卷增添一抹亮色。(竇鑫 宋魯超 李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