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沭縣店頭鎮:“智造”轉型助推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臨沭縣店頭鎮工業園區裡,山東豐年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的廠房裡一片熱火朝天,機器有序運轉,工人們各司其職,到處都洋溢著蓬勃的發展活力。這家扎根於鄉鎮的民營企業,多年來深耕模具行業,不僅用“匠心”打磨產品,更以“創新”為筆,將傳統“制造”升級為高端“智造”,成為店頭鎮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亮眼名片。
“家門口能有這樣的企業,不僅帶動了不少鄉親就業,更讓咱店頭鎮的產業名氣越來越響。”說起豐年模具,該鎮不少居民都透著自豪。走進企業生產車間,一台電渣重熔爐正忙著給鋼材“塑形”——和其他工廠買現成材料不同,這裡堅持自己處理原材料,就為了把好質量關。
“之前採購的電渣鋼材質量不穩定,對產品品質影響很大,為了打造更優質的產品,我們下定決心自己進行改鍛處理。”公司生產廠長姜立忠介紹道。據了解,通過電渣重熔工藝處理后的鋼材,純度更高,含硫量更低,內部非金屬夾雜物顯著減少,鋼錠表面光滑且質地均勻致密,金相組織和化學成分也更加穩定,為生產高品質模具奠定了堅實基礎。目前,為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進一步擴大產能,第二台電渣重熔爐正在緊鑼密鼓地建設中,預計10月便能正式投產。屆時,不僅原材料處理能力會大幅提升,還將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吸引更多村民回鄉就業。
在工藝創新方面,豐年模具同樣成績斐然。車間裡,液氮深冷技術處理區的“低溫警示”牌格外引人注目。“這項工藝需要先將工件的溫度降至零下170度,隨后再逐步升溫至零上180度,能夠在不降低工件強度與硬度的前提下,顯著增強其韌性,延長使用壽命,還能有效減少變形,穩定尺寸。”姜立忠解釋道。而一旁整齊排列的氣罐,不僅承擔著儲存液氮的任務,還為真空氣淬爐的高效運行提供保障。“以前使用井式爐的時候,溫度難以精准控制,而且氧化廢料多,生產成本高。自從換上真空氣淬爐,操作變得更加便捷,溫度控制精准,廢料產生量大幅減少,產品質量和生產效率都提高了,我們的收入也增加了。”在公司工作多年的熱處理組組長姜修軍笑著說,言語間滿是對公司發展的自豪。
從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一路成長為國家科技型骨干企業、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每一塊獎牌都承載著這家民營企業的拼搏與汗水。公司目前已擁有專利25項 ,還積極參與行業標准的制定,為推動整個模具行業的規范發展貢獻力量。談及未來,姜立忠信心滿滿:“接下來,我們計劃引進五軸加工中心、慢走絲等先進設備,進一步提升產品品質和技術核心競爭力,同時深化與高校、科研機構的產學研合作,不斷研發新技術、新產品,拓寬市場領域。”
“企業強了,鄉鎮才能更有活力。”店頭鎮黨委書記劉景國說,“豐年模具的發展歷程充分証明,只要堅持創新驅動,傳統制造業也能在新時代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未來,我們將繼續加大對民營企業的扶持力度,優化營商環境,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共同推動全鎮乃至全縣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孔繁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