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劇《地鐵六號線》在北京上演

近日,話劇《地鐵六號線》在北京二七劇場隆重上演。它以青島地鐵班組建設為核心,通過震撼人心的藝術形式展現了青島地鐵人的奮斗群像,和產業工人隊伍建設改革的豐碩成果。
在台下,坐著一群特殊的觀眾。他們是《地鐵六號線》的角色原型,是千千萬萬平凡崗位上的青島地鐵人的代表。看到台上自己的故事,熟悉的場景和情節在舞台上重現,仿佛時光倒流,將他們帶回那些熠熠閃光的日子。
“咱這焊花,也能在舞台上閃光!”
楊會昌:中鐵十八局青島地鐵5號線02工區麥澳區間綜合保障班組工人黨員、兩進人員
我是個老兵,也是老黨員,干地鐵十多年了。剛來那會兒,就知道埋頭干。后來項目上搞“黨員亮身份”,書記說“黨員要帶頭、做表率、爭模范”,這話我記心裡了,就像戲裡演的那個帶頭搶修的老黨員,特別“對味兒”!
有一次,龍門吊半夜趴窩,盾構機停了,都想著等天亮找專家。我瞅了瞅說:“給我仨人,倆個半鐘頭搞定。”結果兄弟們一起上,一個半鐘頭就修好了!看話劇裡演搶修那段,我就想起那天晚上,心裡特亮堂!
我就是個電焊工,弧光一閃,就是我的舞台。創新得較真,安全得死磕,奉獻得擔當!看了話劇,更覺得咱這焊花,也能在舞台上閃光!”
“演的真就是我們干的事!”
安振超:中鐵十二局青島地鐵5號線03工區、09-1工區項目書記
當我看到舞台上,工人在宿舍裡一起過生日的場景,內心的感受可謂是五味雜陳。熟悉的場景和情節在舞台上重現,仿佛時光倒流。剛建班組那會兒,我帶著信訪小組搞“網格行動”,把旁邊2100多戶居民情況摸了個透,台賬就擺我桌上最顯眼的地方。我看話劇裡也演了,演的真就是我們干的事!
工地邊上有棟老樓,年頭久了,基礎淺,老百姓能安心嗎?我拉著班組長、技術員,反復試爆,研究數據,把爆破震動從0.7厘米/秒壓到了0.3以下!還在居民樓裡裝監測,數據實時看,隨時調方案。現在,大爺大媽過節還給咱送餃子、送粽子!看到台上演員演怎麼一點點調參數、看監測儀,跟我們在居民樓裡跑進跑出一樣,特別真實!
“自己的故事被搬上舞台,感覺很奇妙”
侯濤:中鐵十二局青島地鐵5號線03工區福寧立交站開挖支護班組工人、優秀班組長
咱這活兒,炸的是石頭,保的是民心!真就跟演話劇似的,在居民樓中間“動手術”!每次放炮前,我都得帶著兄弟們往居民樓跑,看震動監測儀,看完再跑回來調參數,一點不敢馬虎。看到自己的故事被搬上舞台,感覺很奇妙——那些原本只是日常工作中的點滴,如今以一種全新的藝術形式展現在大家面前。台上那個鑽爆破參數的演員,跟我干的事一模一樣,看得我都想上去跟他嘮嘮!
我老跟班組裡的兄弟說,地鐵往地下鑽,這“根”得扎在老百姓心裡頭!咱喊的“人民地鐵為人民”,那不是空話,是實打實干出來的!班組建設,就得把這份心,這份責任,裝到每個兄弟的活兒裡去!看了話劇,更覺得咱這“根”,扎得對!
“咱們工人那份自豪感,我懂!”
李虎:中鐵七局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地鐵6號線二期土建03工區磐石(混凝土)班組工人、優秀班組長
我這活兒,講究的是“內實外美,不滲不漏”!要做到這個,班組建設是根兒!我們就是按地鐵集團“兩進三環四管五保”這個法寶推進的。話劇裡也講這個“法寶”,就是我們每天干的活!
現在,安全、質量,責任大伙兒一起扛﹔風險,大伙兒一起防﹔有了成績,那是大伙兒一起的光榮!以前可能叫干啥就干啥,現在不一樣了,兄弟們主動找問題,一塊兒想辦法解決!最讓我高興的是,大家伙兒從“農民工”慢慢變成了有本事、有擔當的“新時代產業工人”!以前是被管著干,現在是班組自己管自己,還能帶動別人!這“小班組”真能撬動“大管理”!舞台上演咱們工人一點點成長、轉變,那份自豪感,我懂!
“話劇把咱這套管理演活了”
張錕太:中鐵隧道局集團有限公司青島地鐵6號線二期土建04工區安全總監、兩進人員
抓安全,班組是地基!是最小的“細胞”,更是核心!咱青島地鐵搞“三位一體”系統推進,班組建設就是打基礎的關鍵一環。話劇把咱這套管理演活了,“兩進三環四管五保”都演得明明白白!
把班組當堡壘,把工友當戰友!現在大家伙兒這“主人翁”意識強多了,覺得工地安全就是自己的事兒!積極性、創造性都出來了!看到台上工友們那股子主人翁勁兒,我直點頭,對,就是這種感覺!
效果看得見!安全質量更穩了,班組裡搞創新、學技術的氛圍也濃了。兄弟們從身份、心態、想法,都從“農民工”變成了響當當的“新時代產業工人”!從“等著管”到“自己管好自己”,再到能影響身邊人,這步子邁得大!咱們工人,就靠這股擰成繩的勁兒,為建設世界一流地鐵,拼了!
“劇中人是我們一線管理者的縮影”
李欣:運營公司運營三中心青北站區站區長、優秀班組長
服務沒有終點,奮斗才有答案。話劇《地鐵六號線》是我們工作的真實寫照,劇中劉娜帶領班組從“躺平”到奮進,她的成長軌跡正是我們一線管理者的縮影。
我所負責的地鐵青島北站,日最高客流量達24.8萬人次。班組員工平均年齡僅24歲。面對隊伍年輕、任務繁重等挑戰,班組建設成為我們一線解題破題的“金鑰匙”。通過發揮參與式民主管理的作用,大家敢想、敢說、敢干,黨員帶頭、青年響應,不等不靠、沖鋒在前,讓班組成為產業工人改革的主陣地。在惡劣天氣等關鍵時刻,青島地鐵最晚延時運營到凌晨3點,員工主動支援保障,用實干擔當詮釋著新時代產業工人的主人翁精神。
“扎實的班組建設是我們應對挑戰的基石”
徐東方:運營公司黃島控制中心調度一班值班主任
作為一名班組長,我與班組15名調度員一起,共同守護著地鐵運營的安全與准點。話劇中的場景讓我感同身受正如劇中所言,“只要肯干就能幸福”,面對挑戰,扎實的班組建設是我們應對挑戰的基石。
我們班組自己探索總結工作方法:思想建設聚共識、技能訓練鑄精兵、實戰演練強應變。通過民主討論,凝練出“應急處置三板斧”﹔依托持續技能培訓和實戰演練,將預案轉化為“肌肉記憶”,這套方法極大提升了團隊戰力。去年防汛時,暴雨預警一響,班組12小時緊盯運行圖,精准調度52列車折返與開行,確保全線零延誤,以行動兌現“暢達幸福”承諾。
“平凡崗位從不是‘平庸’的代名詞”
尹星:運營公司車輛中心工程車運維檢修工、全國勞動模范
我是青島地鐵一名檢修工,從事機車車輛檢修工作已30多年。我和勞模創新工作室的同事一起,開發了2套智能化管理系統,實現了設備狀態實時監控、故障預警和精准維護﹔研發智慧化部件診斷模型100多項,保障了300多列電客車安全運行80000多公裡。這些成果不僅在公司內部得到廣泛應用,還為行業內其他企業提供了可復制、可推廣的智慧化質量管理經驗。
《地鐵六號線》以鏗鏘有力的筆觸,將我們青島地鐵人的奮斗群像搬上了舞台,“小立法+二次分配”的班組建設創新實踐,生動展現了新時代產業工人從“被管理者”變為“主動參與者”的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平凡崗位從不是“平庸”的代名詞。在班組建設“小立法+二次分配”的激勵下,大家積極參加技能培訓、技術比武以及其他各類提升業務技能的活動,努力提升自身專業能力。目前,團隊成員共獲得國家、省、市級榮譽稱號10多項,青島地鐵涌現出40多名先模人物和20多個創新創效新平台。
“技術革新從班組中來,再到班組中去”
王繼強:運營公司車輛中心車輛檢修工、山東交通大工匠
作為一名檢修技師和創新工作室的負責人,帶動和輻射更多的班組進行技術革新,形成從班組中來,再到班組中去的創新局面,是青島地鐵堅持創新引領的具體體現。
在各創新工作室的帶動下,去年我所在部門一線班組“小發明、小革新”等五小成果申報一百三十余項。這些“五小”成果,最大程度地調動班組員工潛能,解決生產發展重點難點和關鍵問題。牽頭列車PIDS系統升級改造項目,面對夜間調試資源緊張,我帶著班組員工死磕控制邏輯,最終開發模擬報站軟件,讓靜止的列車“跑”出動態數據,正線調試次數壓縮達40%。我們與一線班組結對開展部件維修,開辟了我們車輛檢修班組的“第二戰場”。近年來我們修舊利廢超200件,創效30余萬元,不僅為公司增效,還有效促進一線員工的技能提升。
“平凡崗位上詮釋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價值與追求”
劉柏劍:運營公司工電中心變電檢修工班長、優秀班組長
我們變電工班,前期面臨著班組隊伍年輕、創新能力欠缺等諸多挑戰,深入踐行“兩進三環四管五保”工作主線,激發團隊活力。黨員帶頭、全員參與,大家圍繞設備維保痛點難點,敢想敢干,完成修舊利廢100余項,節省成本超130萬元﹔攻克3號線通訊管理機故障難題,延續關鍵備件“生命”﹔累計研發90余項實用小發明,其中14項獲國家專利,如軌道交通通用直流開關櫃保護校驗裝置。
我們變電檢修專業是地鐵供電系統的“心臟醫生”,精心的維護是地鐵安全運行的基石。我們將以精益求精的匠心、實干擔當的作為,持續守護地鐵“心臟”的每一次搏動,在平凡的崗位上詮釋新時代產業工人的價值與追求。
來源:青島地鐵集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