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產業沃土育新苗,“它經濟”成增長新引擎
山東小縣城靠萌寵吸金26億

曹縣,這個自帶流量密碼的縣城,憑借漢服實現流量“長紅”。如今,一條覆蓋寵物食品、用品、服飾等領域的“它經濟”產業鏈在這裡悄然形成,成為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據統計,2024年,曹縣寵物經濟產值突破26.5億元,同比增長31%,今年一季度產值達8.1億元,同比增長12%。
小寵物撬動大產業
走進菏澤開飯樂寵物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8條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一袋袋由本地小麥、玉米加工而成的寵物糧,即將發往全國各地。“我們每天能產出200噸寵物糧,本地豐富的糧食資源就是我們選擇在此建廠的重要原因。”企業負責人王廣會告訴記者。
開飯樂專注於高端寵物主糧及功能性食品的研發生產。王廣會拿起一袋三拼犬糧介紹,“這款產品添加了本地鴨梨,並搭配益生元和挪威魚油,既能清潤去火,又能調節腸道、美毛護膚。”
在中譽寵物食品(菏澤)有限公司的15萬平方米生產基地裡,企業與農科院專家團隊合作,將HPP凍干技術引入寵物食品生產領域。“我們生產的鮮肉烘焙糧、高鮮肉膨化糧等七大類產品,日均產量在30噸至50噸之間。”企業相關負責人杜亞東說。
在寵物用品領域,曹縣同樣在發力。在曹縣普連集鎮中小企業孵化園內,曹縣海納木制工藝品有限公司的工人們正在熟練地操作著電鋸、打磨機,將一塊塊板材加工成精致的寵物玩具。“我們以前主要做木盒、小型家具等木制品,2023年引進了專業設計團隊,對生產線進行了全面改造。”企業總經理管玉靜介紹,“像這種純實木制作的寵物攀爬架,融入了多層立體結構、趣味玩具挂件等創意設計,在歐美市場特別受歡迎,單價能達到1000多元。”
從寵物食品到寵物用品,曹縣寵物經濟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其深厚的傳統產業基礎。作為林木加工、農副產品加工、服飾加工產業大縣,曹縣在原料供應、生產加工、工藝技術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經驗,為寵物產業的崛起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不出園區就能配齊所有材料
“就拿這款熱銷的狗爬架來說,別看它個頭不大,制作所需的毛氈、螺絲、合頁等輔材有10余種。但我們不需要出孵化園,就能把所有材料配齊。”管玉靜的話,道出了曹縣寵物產業發展的另一大優勢——完整的產業鏈支撐。
曹縣依托全國木制品跨境電商產業帶,構建起了強大的產業生態。“在中小企業孵化園內,不僅有寵物用品生產企業,還有配套的五金、紡織、化工等生產企業,形成了‘不出園區就能配齊所有材料’的產業集群效應。”曹縣電子商務服務中心主任張龍飛說,這種高度協同的產業生態,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提高了生產效率。
數據顯示,2024年,曹縣寵物家居領域工業企業達100余家,總產值達到17.7億元,寵物居住、健康護理、情感陪伴等500余款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在寵物食品領域,開飯樂、中譽、派森等一批企業,逐步擴大市場份額,形成了產業規模效應。2024年,曹縣寵物食品產量達5.6萬噸,年產值8.6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曹縣的漢服也為寵物經濟的發展貢獻了力量。如今,漢服元素已在寵物服飾中廣泛應用。在漢服產業的發源地安蔡樓鎮,曹縣海周服裝有限公司瞄准精細化養寵趨勢,年均生產銷售寵物、玩偶衣物上萬件。
從生產加工到輔料供應,從傳統產業到跨界融合,曹縣寵物經濟已形成了多領域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這種集群效應不僅提高了產業的整體競爭力,也為未來的全鏈條發展奠定了基礎。
政策引導培育本土品牌
從市場現狀、發展前景、行業政策分析,寵物經濟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2025年中國寵物行業白皮書》顯示,過去10年,我國寵物消費市場規模年均增長13.3%,2024年達到3002億元,預計2027年將超過4000億元。曹縣構建寵物消費新場景,激發寵物消費新市場,成功打造又一助力鄉村振興的富民產業。在快速發展的背后,曹縣寵物產業也面臨著產業升級、品牌塑造、市場競爭等諸多挑戰。
記者走訪發現,當前曹縣寵物產業呈現“中間大、兩頭小”的啞鈴型結構,企業多集中在家居和食品等中游制造領域,而寵物醫療、美容等服務領域發展相對滯后,完整的產業鏈條尚未形成。以中小微企業為主的產業集群,普遍存在研發投入低、產品同質化嚴重的問題。此外,多數企業自有品牌市場認知度低,尚未形成品牌影響力。
面對這些挑戰,曹縣正謀劃破局之道。“通過制定專項產業規劃,在平台搭建、資金扶持、科研投入、人才引育等方面推出組合政策,為產業升級厚植發展沃土。”張龍飛說,曹縣不斷加大對寵物產業的政策支持力度,搭建產學研合作平台,引進和培養一批寵物產業專業人才,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聚焦全鏈貫通,曹縣計劃在上游打造標准化寵物繁育交易市場,在中游推動智能制造轉型升級。同時,將以科技創新賦能傳統產業,引導代工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培育一批具有市場影響力的本土品牌。(趙念東 王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