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山東的“好房子”長啥樣?記者探訪淄博福園小區

山東的“好房子”長啥樣?
本報記者 王 者
今年4月,在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公園街道新東升福園小區,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發布了《山東省好房子建設標准指引》。發布會之所以搬到福園小區,是因為這個小區正是用“好房子”理念建設的。近日,記者來到福園小區採訪,看看“好房子”長啥樣?
“好房子”首先要住得舒心。小區住戶劉紅家中,亮堂通透,微風吹進屋內,舒適宜人。“這房子隔音好,‘治’好了俺的失眠。”劉紅說,過去住在老房子中經常被樓上的走動聲吵醒﹔如今,住進新房子,能睡個踏實覺了。
據了解,福園小區建造過程中,建設單位提升了工藝水准,採用隔聲樓板設計,在地面墊層下方設置柔性隔聲墊,阻斷噪聲傳輸通道,有效解決上下戶噪聲干擾問題。
小區建設過程中,開發單位還制定了《42項施工質量標准化手冊》,對施工建設過程中的選材用料、工藝工法、管理辦法、檢查驗收等環節進行標准化作業指導,夯實“好房子”建設質量底座。
福園小區的一些創新實踐被吸納進《指引》。《指引》提出,項目開工前應編制住宅工程質量易發問題防控任務書,對隔聲差、反味串味、滲漏、開裂等質量易發問題,向居民明確具體技術路徑和解決措施。
福園小區的配套設施也很完善。“瞧,這飯菜,價格實惠,三菜一湯,花費不到20元。”中午時分,劉紅帶領記者來到福園小區西門外的社區食堂。
“吃飯、閱讀、遛娃都不用出小區嘞。”劉紅說,“小區還特別關注我們老年人的需求。”
午飯過后,記者跟隨劉紅來到小區西大堂,這裡有社區與淄博市圖書館合作打造的公益性城市書房,書房裡坐滿正在讀書的居民。這個書房佔地300多平方米,藏書超過1.5萬余冊,還實現了與淄博市圖書館通借通還,方便小區居民借閱。每天中午,劉紅都會到這裡讀上半個小時的書。
循著歡聲笑語,記者來到小區內的兒童活動區,滑梯上有不少孩子正在嬉戲。劉紅說,每天下午5歲的孫子放學后會到這裡玩耍,“‘遛娃’就在樓下,生活方便多了。”
《指引》提出推進全齡友好配套建設,合理設置兒童娛樂、老年人活動、居民健身等室外場地,還提出對“一老一小”的關懷貫穿住宅建設全過程。
福園小區的兒童活動區,地面鋪設的是柔軟、防滑性能俱佳的塑膠材料,並對設施易磕碰的邊邊角角進行軟包處理。小區還配有連貫的無障礙通道,單元入口採用平坡入戶設計,在防摔、防撞、避免磕碰等細節上下足“繡花功夫”,確保老年人與兒童通行安全順暢。
“未來,我們將繼續以《指引》引導‘好房子’建設,從結構安全性、耐久性到質量易發問題防治及居住體驗等多方面入手,細化設計、施工、查驗交付、物業運維措施,進一步提升新建住宅的居住品質。”山東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麻鵬飛說。
《人民日報海外版》(2025年7月17日 10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