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創新破局 金融活水紓困
山東應急轉貸基金貢獻普惠金融發展的“山東方案”

山東水泊智能裝備公司升級換代加快發展
日照安東阿掖文旅項目獲評3A級景區
微山利民現代漁業科技有限公司標准化魚塘改造項目
“中小微企業應急轉貸新模式”入選“2022年度數字化產融合作典型解決方案”
在齊魯大地高質量發展的壯闊畫卷中,中小微企業是最具活力的細胞,是支撐經濟韌性發展的基石。破解其“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關乎市場活力迸發,更關乎實體經濟根基穩固。作為全國首個將應急轉貸納入地方性法規的省份,山東以制度創新破局、金融活水紓困,先行先試創新運行山東企業應急轉貸基金,採取優惠費率為資金周轉暫時困難的中小微企業提供應急轉貸服務。
6年來,在山東省新動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動能基金公司”)權屬企業山東省新動能普惠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動能普惠公司”)運營管理下,基金取得了顯著成效。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應急轉貸體系備案機構達210家、簽約駐魯銀行達186家,累計服務全省79437家中小微企業,實現應急轉貸金額18264.1億元,降低企業轉貸成本749.81億元,為萬千中小微企業注入穿越周期的底氣,更為全國普惠金融發展貢獻了可復制、可推廣的“山東智慧”和“山東方案”。
制度創新:
打造全國應急轉貸試驗田
山東,向來以敢闖敢試的改革創新精神走在全國前列。設立省級企業應急轉貸基金、搭建全省應急轉貸體系,是山東在普惠金融服務領域領先實踐的創新舉措。2019年以來,山東先后出台《關於建立企業應急轉貸基金的指導意見》《山東省省級企業應急轉貸引導基金管理辦法》,明確建立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省財政廳、省地方金融管理局、中國人民銀行山東省分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山東監管局等部門和有關銀行組建的應急轉貸工作聯席工作機制,由新動能基金公司運營管理的省政府引導基金出資10億元設立省級企業應急轉貸基金,吸引社會資本,搭建由駐魯銀行、備案成員機構組成的全省應急轉貸服務體系,優先解決中小微企業融資難題。在新動能普惠公司的具體運營管理下,省應急轉貸基金採取政府引導與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對接駐魯銀行,將經營規范的小額貸款公司、民間資本管理公司和投資公司擇優納入轉貸體系備案機構庫,形成了獨具特色的“財政資金+社會資本”協同發力轉貸機制。
在新動能基金公司黨委的堅強領導下,進一步完善公司“1+N+M”黨建模式,由新動能普惠公司黨支部牽頭,聯合體系內備案機構和合作銀行黨支部建立省應急轉貸體系“黨建共同體”,聚焦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推動黨建與業務深度融合。特別是以“紅色引擎 轉貸惠企”黨建金融文化品牌為抓手,創造性地將黨建工作融入應急轉貸服務鏈條,充分挖掘黨建優勢資源集聚共享效益,促進體系內各方交流互助,真正把黨組織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服務優勢和行業發展優勢。
全省應急轉貸體系“黨建共同體”通過組織重點片區轉貸業務推進會、座談交流會等方式,及時、全面了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痛點,精准提供金融轉貸支持。
山東安東阿掖旅游開發有限公司是日照市重點招商引資企業,項目總投資28億元,規劃建設面積84萬平方米,旨在打造集景區觀光、古城體驗、酒店康養、國防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文旅高地,被山東省發改委及文旅廳列為省級重點建設項目。然而,正在項目加速推進時,企業遭遇了階段性挑戰。2025年4月,受項目建設資金趨緊及應收賬款延期到位等因素疊加影響,公司面臨巨大的短期流動性壓力,導致其在日照銀行的8000萬元貸款無法按時償還。省應急轉貸體系備案機構日照市富嵐通應急轉貸基金有限公司迅速響應企業資金需求。依托其與日照銀行建立的高效銀企聯動服務機制,積極協調銀行加快貸款審批節奏,同步快速確認擔保資料完備性及有效抵押措施,在各方通力合作下,整個應急轉貸流程從啟動到完成,僅用2天時間就完成了全部審批,有效化解了企業的燃眉之急。卸下融資續貸的沉重包袱后,公司輕裝上陣,抓住旅游黃金期,將全部精力投入到景區運營提升與服務優化中。景區以嶄新的面貌和優質的服務迎接四海賓朋,游客體驗顯著提升,贏得了市場的廣泛認可與好評,近期成功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為后續發展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普惠落地:
精准滴灌實體經濟沃土
堅持“廣覆蓋、小額度、低費率”的運作原則,省應急轉貸基金依托全省應急轉貸服務體系,充分發揮政策資源和體系優勢,以極低的優惠價格向市縣運營機構配資,引導轉貸機構著力支持全省中小微企業發展。
微山利民現代漁業科技有限公司是濟寧市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主要從事生態大閘蟹、對蝦養殖及蓮藕種植,擁有標准化魚塘1078畝、蓮藕地282畝,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模式,帶動當地漁民轉型生態養殖。2022年,公司啟動2750畝綠色循環漁業改造項目,由公司統一提供苗種、飼料並回收產品,大力推廣“蝦藕混養”。由於項目投資大、回款周期長,企業在支付土地改造、蝦苗採購及運營資金時短期流動性壓力驟增,急需資金支持維持正常經營。省應急轉貸體系備案機構微山縣興創投資公司了解企業困境后,聯合微山農商銀行迅速對接,針對漁業養殖周期長、資金回籠慢特點,提出應急轉貸、增加授信、融資擔保綜合服務方案,在新動能普惠公司等單位的通力配合下,疊加財政貼息,最終企業實際融資成本降至2.6%。目前,企業已順利完成魚塘標准化改造,並帶動30余戶漁民加入生態養殖,形成“生態養殖+品牌銷售”全產業鏈。憑借優質水質和科學養殖,微山湖大閘蟹市場議價能力顯著提升,批發價高於部分南方產區,有力助推“微山湖大閘蟹”獲評國家地理標志產品,成為區域漁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杆案例。
品牌引領:
織密應急轉貸服務網絡
山東水泊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4年,主要為專用汽車、工程機械、汽車配件、鋼結構等行業提供專業自動化生產線的設計和制造。公司擁有142項自主知識產權,知識產權發明專利數位居濟寧市民營企業第一。自2019年起,公司產品開始推進由單台套設備向自動化生產線制造的轉變。正當企業升級換代跨越發展之際,受公司創始人離世、疫情及其他因素疊加影響,企業客戶訂單急劇減少,流動資金吃緊,公司發展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省應急轉貸體系備案機構梁山財金集團根據企業實際,提出應急轉貸、融資擔保綜合服務方案。在新動能普惠公司、省農擔公司和銀行相關部門支持下,企業平穩度過了資金斷鏈危機,並迅速走上快速發展軌道。2021年企業順利獲評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2023年9月公司在新三板挂牌。企業生產制造升級換代后,產品在細分市場佔有率達到30%以上,2024年向國外出口設備銷售額近3000萬元。今年上半年,企業已簽單9000多萬元,預計全年簽單額可實現同比增長60%。
在全省應急轉貸體系支持的企業中,諸如此類經營狀況良好、發展前景廣闊,但面臨短期資金困境的優質中小企業為數不少。在“紅色引擎 轉貸惠企”黨建金融文化品牌的引領下,新動能普惠公司積極擔當作為,從服務全省發展大局的戰略高度著眼,聯合全省應急轉貸體系內備案機構和合作銀行不斷加強對民營中小微企業的扶持力度,持續織密做強應急轉貸服務網絡。
值得一提的是,大力支持優質中小企業的同時,新動能普惠公司還積極牽頭搭建全省企業應急轉貸平台數據中心,注重通過數智化賦能,加快構建上下聯動、政企協同、銀企合作的現代化應急轉貸體系,申報的“中小微企業應急轉貸新模式”入選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2022年度數字化產融合作典型解決方案”。
在數智技術加持下,全省應急轉貸體系實現省應急轉貸基金轉貸業務24小時“不打烊”辦理、實時動態監控和多維度、多層級穿透分析等功能,以高效、專業的服務網絡詮釋應急轉貸的“應急”特性。今年1至6月,全省應急轉貸體系服務全省中小微企業16362家,同比增長41.3%﹔實現應急轉貸金額3550.08億元,同比增長42.2%﹔降低企業轉貸成本149.07億元,同比增長46.9%……山東正在書寫的不只是普惠金融的地方實踐,更是中國式現代化金融服務的時代答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