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遠洋科考船也能長出新鮮蔬菜!壽光一企業把廢棄集裝箱變身“植物方舟”

2025年07月05日08:36 | 來源:大眾新聞
小字號

當白色集裝箱與綠色農業相遇,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濰坊壽光翔天農業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翔天科技”)給出驚艷答案——將廢棄海運集裝箱改造為智能菜園,讓荒漠戈壁灘、遠洋科考船也能長出新鮮蔬菜。

走進翔天科技的試驗基地,看似普通的集裝箱暗藏玄機:五層立體栽培架上,奶油生菜舒展著翡翠般的葉片,羅馬生菜在紅藍光暈中舒展腰肢,智能控制系統調控著溫度、濕度、光照、營養液供給等……這個移動的“植物方舟”,正以中國智造突破空間與環境的限制,探索蔬菜生長的更多可能。

“以前常說‘萬物生長靠太陽’,現在的集裝箱菜園卻並非如此。”翔天科技副總經理劉守城輕點中控屏,LED燈陣隨即變換光譜,生成針對不同蔬菜的“光配方”:生菜類弱光型蔬菜採用20000勒克斯的柔和光照,茄果類則需40000勒克斯強光刺激。通過智能調節光周期,葉菜生長周期從60天壓縮至30天,單位面積產能提升5倍。

這項顛覆性技術的誕生,源於一次跨洋對話。2017年,翔天科技負責人劉朋朋受海外華人啟發,將目光投向閑置集裝箱。研發團隊歷時兩年攻克控溫、補光、水肥循環等技術壁壘,2019年首台設備遠銷歐洲,至今已出口20余台,服務范圍覆蓋極地科考船、沙漠油田等特殊場景。

在帕勞群島的遠洋漁船上,翔天集裝箱每天可產出30公斤鮮蔬﹔新疆邊境,智能菜園成為工人們的維生素補給站﹔該設備也已裝備我國極地科考船,在極寒的冰原上培育出翠綠生菜。

按照翔天科技的設計,一個標准的集裝箱長12米、寬2.45米,一茬可種植葉菜5800株,定植后的生長周期為25至30天,成熟后單棵重量為100到200克。而在土中種植的葉菜需要60天才能成熟。

“集裝箱植物工廠有很多優勢,定植沒有緩苗期,沒有病虫害,節省人力,種植架還能調整高低。現在成交量雖然還不多,但每天都有來咨詢的,未來可期。”在劉守城看來,種植智能化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目前,翔天科技考慮進一步優化集裝箱的外觀和性能,深化物聯網和智能化應用,最大限度減少運行成本、人工和能耗。現在,一個集裝箱植物工廠每天需要耗電100度,空調和補光燈設備是耗電大頭。“為了降低能耗,我們准備配備上太陽能發電和新風系統,成本降低了,銷售量也就有望提高了。”劉守城說。(王佳聲 石如寬)

(責編:公雪、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