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長波短訊

泰安稅務:稅助合規 釋放食用菌“蘑”力

2025年07月04日15:26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我國食用菌產業產值總體保持持續增長態勢,“小小的蘑菇”已成為我國繼糧、油、菜、果之后的“第五大農作物”。泰安市稅務部門聚焦食用菌產業發展,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引導企業合規經營,服務企業准確適用稅收優惠政策,助力特色產業走穩健康發展之路。

走進泰安市永樂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種植大棚,放眼望去,一排排菌棒整齊排列在現代化菇房裡,智能補光系統將光線洒落在菌棒上,把它們映照得金光閃閃。“這個品種叫金耳,是我們新上的品種,經過多輪試驗逐漸穩定了菌棒的品質,生著吃、做羹吃、燉肉吃都好吃,我們跟韓國食用菌協會達成出口合作,出庫質量非常好。” 該公司總經理徐宗海介紹說。

“出口是我們的新嘗試,除了出口韓國金耳,國內每斤5—10元的平菇,出口美國能賣到30元甚至更高,市場潛力巨大。”徐宗海表示,在嘗試出口業務的過程中稅務部門給予了鼎力支持,目前已辦理出口退稅60多萬元,補充了企業的現金流,還為企業加強創新、更好地參與國際競爭提供了有力的資金支持,現在該企業每周有2萬多個菌棒出口海外。

好產品出口需要多方托舉,為幫助企業精准掌握政策要點,保障企業出口退稅申報准確性,泰安市岱岳區稅務局根據出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開展“點對點”上門輔導,引導企業規范健全會計核算,完善內控管理機制,規范發票開具使用,化解企業遇到的涉稅疑難,幫助企業依法合規申報出口退稅,提升審核效率,加速資金“活水”回流企業賬戶。

在國家政策支持下,泰安市永樂食用菌科技有限公司與山東農業大學、泰山學院簽署科研項目協議,新上3000噸食用菌精深加工及菌包加工自動化生產線項目,可實現年生產1000萬袋菌包,年加工食用菌3000噸。企業還通過“產業+配套、平台+生態、技術+賦能”的產業發展新模式,帶動周邊村民增收致富,農戶每畝純收入超過1萬元。

除了被譽為人類“腦黃金”的金耳,被稱為“菌中之王”的羊肚菌也成為了發展生態農業的重要選擇。在新泰市谷裡鎮西朱村,一排排現代化大棚整齊排列,該村已建成一條年產1500萬棒的菌棒生產線,目前正在建設深加工車間,未來將生產食用菌休閑零食和醬制品,預計年產量可達1200噸,將輻射帶動周邊7個村300多人就業。

“我們村成立了經濟合作社,實現了抱團發展,但財務核算、稅費處理是我們的弱項,稅務部門專門派人到合作社幫助我們規范設置賬目,輔導稅費申報,講解稅費優惠政策,為合作社合規經營、加快發展提供了保障。”西朱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朱勛介紹說。

據了解,新泰市稅務局組織“小稅滴”合規經營宣傳服務隊,實地深入各類農業經濟合作社,系統解讀涉農稅收優惠政策,重點講解農業生產者銷售自產農產品免征增值稅、農產品初加工減免企業所得稅等政策,幫助農企、農戶合規享受稅費優惠。同時,建立“系統+人工+日常”立體式風險防范機制,按不同風險等級採取差異化和遞進式應對措施,及時發現涉稅風險點並提醒其修改補正,幫助各類經營主體筑牢合規經營根基。

合規經營助發展,鄉村振興有“蘑”力。泰安市稅務部門將持續聚焦食用菌產業發展,根據食用菌企業及合作社數量多、分布廣、規模差異大的實際情況,採取分級分類管理服務模式,為食用菌生產企業量身定制稅費優惠政策輔導資料,並通過“線上+線下”的方式開展合規經營輔導,助力食用菌產業鏈“長起來”。(牛振華 邊洪發)

(責編:賈曉宇、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