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民法典“活”在群眾身邊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頒布五周年。值此之際,山東省檢察院與濰坊市檢察院聯合舉辦“‘典’亮生活 守護美好”主題檢察開放日活動。山東省檢察院副檢察長衣光軍出席活動並主持座談交流,全國人大代表王倩、齊玉祥在檢察開放日活動前受邀參與專題視察調研青州市檢察院、濰坊市奎文區檢察院相關工作,11名全省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民主黨派人士、特約檢察員、人民監督員等參加活動。活動通過“零距離”司法體驗與“沉浸式”普法宣傳,採用主題辦案故事分享會、大數據法律監督模型講述及調研座談會等形式,全方位展現全省檢察機關貫徹實施民法典工作質效。
活動首站,與會人員實地參觀了濰坊市檢察院12309檢察服務中心、案件管理中心、檢察史展廳及黨建主題展館,詳細了解了檢察機關司法為民服務體系和法治文化建設成果。
生活中,人們經常會遇到密密麻麻的格式條款,多數人匆匆勾選“同意”后,才發現已經掉入自動續費、隱私讓渡等陷阱。濰坊市奎文區檢察院以《一場暴雪背后的司法溫度》為題,講述了因格式條款引發理賠糾紛,檢察機關上下聯動提出抗訴,為企業挽回損失的辦案故事。臨沂市羅庄區檢察院則以《一本陳舊筆記背后的兩年討薪路》為題,講述了檢察機關通過民事支持起訴,為69名平均年齡73歲的農民工追回辛苦錢的暖心歷程。兩個辦案故事生動詮釋了檢察機關維護經營主體權益與保障弱勢群體利益的履職實踐。
活動現場,青島市檢察院演示了《涉小額貸款公司借貸案件依職權監督法律模型》,通過數據整合與智能分析,破解案件線索發現難的問題,依法維護金融市場秩序,實現類案監督與社會治理效能雙提升﹔武城縣檢察院分享了《確認勞動關系騙取養老保險金虛假訴訟類案監督模型》,通過數據碰撞,精准識別虛假訴訟線索,彰顯數字檢察實戰效能,切實維護社保基金安全。
“民法典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譽為‘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它與我們每個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省檢察院副檢察長衣光軍表示,5年來,全省檢察機關始終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行動自覺,將貫徹實施民法典作為重要政治任務來抓,堅持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持續做實可感受、能體驗、得實惠的檢察為民,取得了良好的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貫徹實施民法典是一項系統工程和長期任務,需要全社會共同努力、凝聚合力,全省檢察機關將以此次檢察開放日活動為契機,進一步做好檢察環節貫徹實施民法典的各項工作,依法履行好民事檢察監督職能。同時,結合檢察辦案,持續加大對民法典貫徹實施工作的宣傳力度,助推營造全社會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濃厚氛圍。
“民法典正式施行以來,全省檢察機關既當學習貫徹落實民法典的‘排頭兵’,又當宣傳普及解讀民法典的‘主力軍’,將民法典精神貫穿司法辦案全過程,共辦理各類民事檢察監督案件 7.9萬余件,切實以民法典守護群眾美好生活,用實際行動助力提升法治社會建設成效。”座談會上,省檢察院第六檢察部主任楊紅光說。與會人員充分肯定了山東檢察機關在貫徹實施民法典過程中取得的成績,對山東檢察機關在普法宣傳、法律監督、優化營商環境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提出了殷切希望。
據悉,今年5月,山東省三級檢察院圍繞“‘典’亮生活 守護美好”主題,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系列活動。截至目前,全省已開展民法典主題檢察開放日活動44次,1100余人次參與﹔開展法治宣講、法律咨詢等民法典普法宣傳活動210余次,累計吸引3萬余人次參與,進一步推動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魯劍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