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0,普高志願填報指導線!直擊濟南中考新聞發布會

2025年6月29日,濟南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新聞發布會在龍奧大廈舉行,圍繞招生計劃、志願填報、招生錄取工作安排等內容進行解讀,並回答記者關心的問題。
本次新聞發布會由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方奎明主持,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新聞發言人李艷,市教育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王志國,市教育招生考試院院長張宏剛出席活動。
會上,市教育招生考試院院長張宏剛介紹有關情況。
一、報名考試情況
2025年濟南市(不含萊蕪區、鋼城區)初中畢業年級學業水平考試(以下簡稱“中考”)報名參加考試共78018人﹔萊蕪區、鋼城區中考報名參加考試共10495人。
根據《關於印發濟南市2025年初中學生畢業評價及學業水平考試實施意見的通知》(濟教辦〔2025〕3 號)規定,中考計分科目總分為660分。
二、招生計劃
(一)濟南市(不含萊蕪區、鋼城區)
1.普通高中類招生指導計劃共計49678人。
2.職業教育類招生(指導)計劃共計46648人,其中:
(1)初中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計劃共計6723人。包括“3+4”高等職業教育本科計劃74人、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計劃240人、“三二”連讀高等職業教育計劃1732人、聯辦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計劃4677人。
(2)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指導計劃共計39925人。包含中專招生指導計劃11235人、市屬技工院校招生指導計劃28690人。
(二)萊蕪區、鋼城區
1.普通高中類招生指導計劃共計7375人。
2.職業教育類招生(指導)計劃共計4027人,其中:
(1)初中后高等職業教育招生計劃共計737人。包括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計劃103人、“三二”連讀高等職業教育計劃614人、聯辦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計劃20人。
(2)中等職業學校招生指導計劃共計3290人。包含中專招生指導計劃2240人、技工學校招生指導計劃1060人。
三、各類志願填報指導(資格)線
(一)濟南市(不含萊蕪區、鋼城區)
1.普通高中志願填報指導線為460分。
2.“3+4”高等職業教育志願填報資格線為452分。
3.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三二”連讀高等職業教育、聯辦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志願填報資格線為180分。
為方便考生填報志願,在公布各類志願填報資格線的同時,公布全市(不含萊蕪區、鋼城區)及市內七區考生成績一分一段表。
(二)萊蕪區、鋼城區
1.公辦普通高中志願填報資格線為412分,民辦普通高中志願填報資格線為300分。
2.普通高中招生音樂專業志願填報資格線為360分,美術專業志願填報資格線為362分。
3.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三二”連讀高等職業教育、聯辦五年制高等職業教育志願填報資格線為150分。
公布各類志願填報資格線的同時,公布萊蕪區、鋼城區考生成績一分一段表。
四、填報志願與招生錄取工作安排
(一)填報志願准備工作
1.為科學穩妥地完成2025年中考招生工作,市教育局今天召開了全市中考填報志願工作培訓會,對各高中階段學校、初中學校都進行了培訓,學校將盡最大努力為考生和家長提供填報志願的合理指導。
2.7月5日(周六),全市高中階段學校將舉辦校園開放日活動。各高中階段學校據實安排錯峰開放,考生和家長可事先通過學校公眾號、網站等了解校園開放日的時間安排,走進校園詳細了解並咨詢學校的辦學特色、招生要求等,合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校。
3.7月4日、7月5日,全市將進行兩次模擬志願填報。在此提醒所有考生,一定要上網進行兩次模擬志願填報操作,以確保熟練、順利地完成志願填報。
(二)招生錄取時間及志願填報
招生錄取時間為2025年7月4日至7月30日。志願填報、錄取進程分為三個批次,第一批次、第二批次志願的填報時間是2天,第三批次的志願填報時間是1天。全市同步進行。
1.第一批次
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8日至7月9日,每天8:00至17:00。
(1)濟南市(不含萊蕪區、鋼城區)考生可根據自身條件填報普通高中類志願,或職業教育類志願(含高等職業院校、中等職業學校)。符合報考普通高中條件且具有指標生資格的考生,根據個人成績及各初中學校指標生分配數額,可填報一個普通高中志願(含區縣面向歷下、市中、槐蔭、天橋、歷城、南山、高新七區的普通高中學校)。學籍為長清區、章丘區、濟陽區、平陰縣、商河縣且符合報考普通高中條件的考生,根據本區縣招生有關規定填報普通高中志願。本批次在一志願中填報職業教育志願的考生,如未被錄取,在第二批次、第三批次志願填報時只能填報職業教育志願。填報了普通高中志願未被錄取的考生,后面批次可填報普通高中或職業教育志願。
普通高中志願錄取繼續實行“分數+等級”的錄取辦法。部分學校提前公示有綜合素質評價和學科特殊等級要求,考生如果填報這類學校,須達到學校對綜合素質評價和學科的特殊等級要求。
(2)萊蕪區、鋼城區考生可根據自身條件選報普通高中志願,或對錄取專業有特殊要求的高等職業教育志願。符合報考普通高中條件的考生,可填報兩個志願,其中第一個志願為指標生志願,可填報一至兩所招生學校作為平行志願﹔第二個志願為統招生志願,可填報一至三所招生學校作為平行志願。優先錄取普通高中志願。
2.第二批次
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17日至7月18日,每天8:00至17:00。
(1)濟南市(不含萊蕪區、鋼城區)未被錄取且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根據自身情況及本次志願范圍內學校招生計劃,順次填報三個普通高中志願或一個職業教育志願。普通高中錄取採用平行志願的方式進行投檔。
(2)萊蕪區、鋼城區未被錄取且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可根據各學校招生計劃,填報普通高中征集志願或一個職業教育志願。優先錄取普通高中志願。
3.第三批次
志願填報時間為7月25日8:00至17:00。
(1)濟南市(不含萊蕪區、鋼城區)未被錄取且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可順次填報三個普通高中志願及“是否服從調劑”志願或一個職業教育志願。普通高中錄取採用平行志願的方式進行投檔。考生如果所報普通高中志願未被錄取,願意被調劑錄取到有剩余普通高中招生計劃的學校,須選擇“同意”。
(2)萊蕪區、鋼城區未被錄取且符合報考條件的考生,可填報一個職業教育志願。
答記者問:
1、今年招生工作意見中提及的全市普通高中志願填報“指導線”和過去的“資格線”有何不同?
為了回應人民群眾對於普通高中的需求,更好的落實國家“多元錄取”的招生模式要求,今年我市統籌公辦、民辦高中招生計劃,實現普通高中招生規模全面擴容。將過去的“普通高中志願填報資格線”調整為“普通高中志願填報指導線”,對公辦學校招生指導更為精准﹔同時允許民辦學校結合實際確定最低錄取控制線,對民辦學校賦予了更多的招生自主權。在這裡說明一點,“普通高中志願填報指導線”不等於“公辦普通高中錄取線”,除了公立普通高中,還有部分民辦高中也明確提出了,招生錄取參照“普通高中志願填報指導線”,報考這部分民辦學校也需要滿足指導線的分數要求。
2、根據教育部《關於實施新時代基礎教育擴優提質行動計劃的意見》,要積極發展綜合高中。請問濟南市在綜合高中建設方面做了哪些探索,考生是否有了更多選擇?
綜合高中,就是將普高學術課程與中職技職課程融為一體的高中學習模式,既開設學術課程,又開設技職課程。學生入學后原則上全部注冊為普通高中學籍,在高二第一學期結束前,學生可根據選修課程情況,與自身的學業、職業發展規劃,自願申請轉為中職學籍參加春季高考,或者保留普通高中學籍參加夏季高考。可以說,綜合高中給了學生們更多的選擇,也提供了更多元的升學途徑。為了更好的滿足考生和家長對綜合高中的需求,2025年,我市在3 所公辦中職學校新增普通高中班,其中,濟南傳媒學校計劃 100 人,濟南理工學校計劃 200 人,歷城職專計劃 300 人。另有 3 所公辦中職學校在原有普通高中班基礎上擴增計劃,包括濟南旅游學校擴增 80 人,濟南藝術學校擴增 40 人,濟陽職專擴增 100 人。綜上全市累計投放中職學校綜合高中班計劃1910人,較去年增加 820 人。
3、近兩年,職業學校“3+4”獲得了越來越多考生和家長的青睞,能否詳細介紹一下這方面的招生政策?
2025年濟南市“3+4”高等職業教育本科計劃及招生學校都有較大調整。招生學校2025年調整為三所,分別是濟南市工業學校、長清職專和山東省體育學院附屬中學。上述三所學校的招生專業和計劃數分別是:濟南市工業學校,電子商務專業,招生計劃30人,合作學校為棗庄學院﹔濟南市長清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計算機應用專業,招生計劃30人,合作學校為齊魯師范學院﹔山東省體育學院附屬中學,足球運動專業,招生人數14人,合作學校為山東省體育學院。
提醒家長注意,該項目僅限應屆初中畢業生填報,屬於提前批志願。考生如有意向報考,需要在第一批次志願填報,填在提前錄取志願欄內。錄取順序為先提前志願,然后錄取一志願。提前錄取志願未被錄取的,不影響一志願擇優錄取。相關報考信息可以通過濟南市教育招生考試院官網或《濟南市高中階段學校招生填報志願指導手冊》查詢。
4、中考招生入學是社會和家長高度關注的問題,請介紹一下,濟南市在規范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行為方面有哪些舉措?
按照教育部的有關文件要求,今年我們深入推進實施陽光招生,進一步規范學籍管理,實現了公辦和民辦高中在全市統一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錄取工作平台報名、招生,實現報名庫、錄取庫、學籍庫“三庫”統一管理。請各位家長朋友一定關注好我們市招生考試院發布的志願填報通知,及時到招生錄取工作平台進行模擬志願填報和正式志願填報。在這裡,也再次提醒考生和家長,凡是違規招生的,一律都不能建立高中學籍。請家長朋友們不要相信社會上個別黑中介的違規招生宣傳,不要相信所謂不在平台上填報志願也有辦法錄取,有什麼疑問可以及時咨詢所在初中學校的班主任老師或撥打我們市招考院及具體招生學校的咨詢熱線,通過正規渠道來解決我們的困惑和問題。
來源:濟南市教育局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