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稅務:稅惠加碼無人機 低空經濟“展翅”起

近日,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公示了一批山東省低空領域重點產品和典型應用場景名單,山東天錕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錕科技”)憑借“懸停式固定翼無人機”成功上榜“山東省低空領域重點產品”名單。
走進威海臨港區的山東天錕科技有限公司展廳,映入眼帘的無人機設計精巧:旋翼舒展靈動,固定翼線條流暢優美,獨特的機艙箱式結構,為物資保障提供了有力支持,這些“明星產品”令人贊嘆不已。
“傳統無人機存在局限性,有的只能垂直起降卻無法快速前行,有的雖能快速飛行卻難以懸停,而我們的產品打破了這種限制。”天錕科技副總經理王凱賽介紹道,“我們的產品是‘兩棲戰士’,它不僅能如旋翼機般垂直起降、空中懸停,在高速飛行時還能切換至固定翼模式,實現0-160公裡/小時的‘無級變速’,飛行性能十分優越。”
當王凱賽打開機艙蓋板展示細節時,這款無人機的強大性能進一步凸顯:45公斤的起飛重量、5公斤的載重能力,配合長達2小時的續航時間,精准解決了傳統無人機在應急投送、物流運輸等場景下“航程短、速度慢、精准度低”的難題。
車間內,一架架懸停式固定翼無人機正經歷精密組裝與嚴格測試。“2023年底,我們做市場調研時發現,應急救援、森林防火等領域特別需要既能靈活懸停偵察,又能快速遠距離飛行的機型。”天錕科技副總經理王凱賽回憶起研發初衷,“市場有空白,我們就抓住機遇。”
為實現技術突破,研發團隊開啟了一場“硬核攻堅”。“我們從無人機的氣動布局設計到飛控算法架構,進行全方位的重新構思與設計。在近兩年的研發周期裡,歷經三次重大版本迭代,開展了200余次飛行試驗,收集分析超過3000組數據。”王凱賽說道。技術攻關之路布滿荊棘,資金壓力與政策適用難題成為擺在研發團隊面前的“攔路虎”。
就在企業為成本與政策適配犯難時,國家稅務總局威海市稅務局威海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稅務分局主動靠前服務,聚焦支持科技創新系列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創新構建“全生命周期”政策找人服務機制,通過高頻次遠程輔導、多輪次線下走訪相結合的方式,為企業定制“政策解讀+實操輔導+后續跟蹤”的個性化服務套餐,以稅收政策紅利為技術突破注入動能。
“稅務部門時常緊扣企業政策適用中的困惑難點,針對研發費用歸集要點及風險點、資料留存備查規范等內容開展上門輔導,幫助企業精准適用政策。”王凱賽說道。2024年,天錕科技享受研究開發費用加計扣除金額近280萬元,持續的政策供給使得團隊終於攻克了旋翼模式與固定翼模式無縫切換這一關鍵技術難題,讓無人機的“兩棲飛行”從設想變為現實。
如今,該機型75%以上部件採用高強度碳纖維材料,通過真空導入工藝提升結構強度與輕量化水平。目前,生產線年產懸停式固定翼無人機達100架,產品平均單價約30萬元,“訂單式”銷售模式銷往全國各地。
“今年我們還和臨港區消防救援大隊達成合作,無人機化身‘空中哨兵’,用它在森林高火險期開展空中巡查,憑借快速巡航與精准懸停能力,實時監測火情,極大提升了應急響應速度。”王凱賽語氣中透著自豪。此外,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航天領域頭部企業的訂單紛至沓來,不僅彰顯了產品的技術硬實力,更印証了其在行業內的廣泛認可度。
展望2025年,企業計劃將產能提升50%,達到年產1400架,預計實現產值約8000萬元。未來,天錕科技還將聚焦無人機集群化應用,著力構建低空物流網絡,推動業務從“單點配送”向“全網智能調度”邁進,開拓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夕陽下,天錕科技的無人機群正在進行集群測試,機翼在余暉中劃出優美弧線,正如王凱賽所說,當技術創新遇上稅收活水,低空經濟這片藍海,他們越飛越有底氣。(李春瑾)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