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重視三個“焦點” 山東差異化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

2025年06月16日09:07 | 來源:大眾日報 02版
小字號

山東是老年人口大省,養老服務消費需求大,當前養老服務消費市場有哪些特點?老年人有哪些突出的養老服務需求?近日,記者進行了探訪。

焦點一:

養老服務要注意“性價比”

6月8日上午9點,家住濟南市歷下區東關街道的劉立強來到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就診,與以往不同的是,這次是由專業的陪診師陪同前來的。“孩子在外地回不來,我的藥又吃完了,不得不找陪診師幫忙。”劉立強說,早晨從家出發到中午看完病拿藥回來,半天時間陪診收費約200元。如果要做檢驗項目,陪診時間更長,一天下來收費約350元。

今年70歲的劉立強每月退休金3800多元,扣除慢性病自付醫藥費、吃穿和水電煤氣等生活必要開支,每月結余近2000元。他認為,陪診服務很好,省了不少事,但陪診費對自己來說有點貴,“像我這樣定期去醫院就診的老人,去兩三次就要花近千元,還是有點舍不得。”

在養老消費過程中,和劉大爺同樣想法的老人不在少數,他們雖然有消費需求,但一些養老服務項目的定價讓他們望而卻步。還有一些老年人,雖然退休金比較充裕,但考慮到未來養老開銷,也不願意花大錢消費。家住濟南的徐志英阿姨告訴記者,自己每月退休金7000多元,除了上過老年大學,沒有進行其他休閑娛樂消費的想法,“一方面是為以后養老攢錢,一方面是想孩子有需要的時候可以支援一下。”

記者採訪多位老人發現,面對養老服務消費,想消費與不敢消費的情況同時存在。“目前,山東省養老服務供給呈現‘啞鈴形’特征,即市場化機構提供的高端服務和政府兜底的基本服務多,普通老年人消費得起、質量有保証的中檔服務不夠充分。”山東社會科學院人口與社會發展研究院研究員崔樹義認為,受消費觀念和消費能力等影響,老年人更看重養老服務消費的性價比,也更需要普惠性的養老服務供給。

焦點二:

老年用品展售亟待走進大眾

最近,一位北京市民為97歲父親購買護理床的經歷引發不少人共鳴。她從網購平台上看到眾多品牌的護理床,但隔著屏幕無法判斷產品質量,便決定在線下試好后再買。但令人意外的是,這些護理床品牌,要麼沒有線下體驗店,要麼品種單一、缺乏挑選余地。

“大家都希望老人體驗產品性能后再購買,但大部分商家不設線下體驗店,也不提供產品試用服務。最后,要麼是網上買來先用,不行再退,要麼是一家家跑,直到在線下找到合適產品。”家住煙台市福山區古現街道的張昉說,兩年前曾給父親買過一輛電動輪椅,購買過程也是一波三折——沒找到老年用品專賣店,超市裡偶有的產品不符合要求,最后求助了有購買經驗的朋友,從網上買到了心儀產品。

從家庭陪護機器人、各類助行器到多功能護理床、智能藥盒,各式各樣的老年用品正在改善老人生活質量,有效緩解護理難題。但同時,老年用品種類性能單一、質量參差不齊、購買渠道不暢等問題,制約著老年人購買和使用老年用品的積極性。“目前全球市場有6萬多種老年用品,而我國老年用品還不到1萬種。”山東欣悅健康科技有限公司銷售總經理秦杰民說,這既需要相關企業加強新產品研發力度,也需要推動老年用品展售走進大眾。

對此,山東省在2025山東養老服務消費提振年活動中提出,鼓勵各地加大康復護理、康復輔助等產品推廣力度,豐富老年人生活護理、服裝服飾等養老產品供給。同時明確,支持設立社區老年用品、康復輔助器具展示和配置服務(租賃)站點,提供展示、科普、評估、配置、租售等一站式綜合服務,今年全省建設300個社區康復輔助器具租購服務站點。

焦點三:

擴大普惠性養老服務,滿足剛需

收拾整潔的床鋪旁是兩張會客用的沙發,沙發對面是堆滿圖書和紙筆的架子,窗台上擺放著老人從家裡帶來的魚缸和綠植……走進84歲老人陸新民位於臨沂城投頤養院的房間,立刻被舒適愜意的生活氛圍吸引。“我是去年6月入住的,當時心衰嚴重,子女不放心我獨居,於是找到這裡。這裡不僅居住環境好,還有醫護人員24小時輪值監護。”陸新民說。

陸新民告訴記者,自己目前每月退休金5300元,住的單人間每月收費3980元,包括床位費、餐費和護理費,價格比較合理。“子女也想請保姆在家照顧,但費用比這裡貴,還要管保姆吃住,不劃算。”陸新民說,頤養院在臨沂市區,子女過來看望也很方便。

“我們走訪調研發現,當前老年人對於入住養老機構存在‘三不’情況,即不想來、不敢來、不能來。一方面許多老人不了解市場化的養老服務模式,對入住養老機構有諸多擔心﹔另一方面老人收入不足以負擔市場化養老機構的收費,導致他們無法入住條件較好的養老機構。”臨沂城投頤養院院長劉俊玲說。

“去年以來,山東省全力擴大普惠性養老服務供給,提出對普惠性養老機構床位費、照料護理費實行政府指導價,具體收費標准區間,由縣級發改會同同級民政部門綜合考慮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人均可支配收入、服務成本等因素,在成本調查基礎上科學合理確定,希望以此推動普惠性養老服務付費可享有、價格可承受、質量有保障、服務可持續。”省民政廳養老服務處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今年3月底,全省已認定首批普惠性養老服務機構1631家。為鼓勵更多養老機構提供普惠性養老服務,山東省還明確多項對普惠性養老機構的扶持政策,包括給予貸款貼息、運營補貼和租金減免等。(齊靜)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