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文化教育

山東泗水:“康復小屋”點亮特殊兒童成長之路

2025年05月14日14:19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5月9日,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盛泉社區的一間“康復小屋”裡,李奶奶正半跪在軟包地墊上,雙手穩穩托住孫子嘉寶的腰部。“嘉寶真棒,我們再試一次!”隨著老人輕柔的鼓勵,4歲的嘉寶顫巍巍地從站立架挪向平衡杆。陽光透過窗戶洒在藍色軟包牆面上,映照著祖孫倆額角的汗珠。這間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擺放著站立架、認知卡片和彩繪訓練墊,裝載著一個特殊家庭跨越3年的康復征程。

“自從改造了這個康復小屋,孩子在家也可以進行康復訓練了,有時爬上爬下,有時玩益智玩具,真是太感謝了。”看著曾被診斷為智力發育遲緩的兒子從無法獨坐到現在能夠自主邁步,母親吳春秀眼眶微微泛紅。

在泗水,這樣的溫情場景已成為115戶殘疾兒童家庭的日常。作為山東省勞務輸出大縣,該縣創新打造“機構+家庭”康復賦能項目,連續三年將殘疾兒童康復救助列入縣政府十大民生實事,實施“星星點燈·康復小屋”工程。三年來,已為有需求的殘疾兒童提供康復救助2110人次,為群眾節約資金1800萬元。

“我們通過制度創新、資金整合與人力協同,構建起覆蓋機構、家庭與社區的多層次康復服務體系,有效提升了殘疾兒童康復服務的可及性與質量。”該縣殘聯副理事長夏衛國介紹,通過建立衛健、教育等多部門聯動機制,實施“康復小屋”與“醫康教”融合項目,為腦癱、智力殘疾兒童及孤獨症兒童家庭改造居家康復空間,配備訓練器具及學習用具,康復師定期上門指導﹔整合醫院、康復機構、學校資源,制定個性化方案,落實1.5萬元/年機構康復補貼,將康復項目納入醫保門診支付,並在縣人民醫院開設“特殊教育學前班”,實現醫療康復與教育銜接。同時,依托志願助殘聯盟,組建康復師、特教教師專業團隊提供入戶服務,動員醫療機構、公益組織協同參與,形成“專業指導+志願支持+家庭協作”服務網絡。

在資金保障方面,該縣開辟“財政+慈善”雙通道。由縣殘聯聯合縣人民醫院、縣微公益協會共同設立專項基金,定向用於設備採購、家庭幫扶及“一對一”康復指導。資金由微公益協會獨立核算、閉環管理,嚴格按“醫院根據實際需求申請-醫院領導審核—協會撥付”流程執行,確保精准高效使用。“就像這本台賬記錄的,每筆資金都對應著具體設備和家庭。”微公益協會會計郭靜展示著精確到角的支出明細,設備採購發票與康復進度照片在檔案冊中一一對應。

如今,走進泗水縣鄉村,115間“康復小屋”正用溫暖的光芒照亮特殊兒童的未來之路,見証著“康復一名兒童,幸福一個家庭”的承諾在山鄉落地生根。(劉鳳嬌 梁騰飛 張愛香)

(責編:公雪、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