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長波短訊

黃土地裡刨出“金疙瘩”

2025年05月12日10:06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溫暖的陽光洒在山東省濰坊市臨朐縣石家河生態經濟發展服務中心橋溝村的田野上,整齊劃一的農田,干淨整潔的道路,美觀明亮的太陽能路燈,還有不時傳來的談笑聲,仿佛在訴說著這個村庄近年來的奮斗與變遷。

曾經的橋溝村是個傳統農業村,主要種植玉米、小麥等作物,經濟效益不高,年輕人紛紛外出務工,村集體無穩定收入,村民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近幾年,山東濰坊臨朐縣煙草專賣局(分公司)借助當地發展村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契機,爭取地方黨委政府支持,建立鎮企聯動工作機制,搭建產業融合發展平台,科學謀劃以煙葉為主的多元產業區域布局。該縣局(分公司)寺頭煙站黨支部與橋溝村黨支部加強聯建共建,有序推進煙葉生產,帶動更多村民加入種煙隊伍。今年,該村發展新煙農6戶,增加煙葉種植面積440畝。

有了良好的種植環境,願意到黃土地裡刨“金疙瘩”的村民越來越多。2024年,橋溝村流轉土地1030畝,村集體增收19.8萬元。利用這筆錢,該村修繕了村庄主干道,還安裝了30盞太陽能路燈。

隨著煙葉產業逐步穩定,如何進一步拓寬增收渠道、實現可持續發展,成為擺在橋溝村黨支部面前的新課題。

臨朐縣局(分公司)積極幫助該村進行規劃:一方面利用煙田輪作空閑期種植丹參、油菜等經濟作物,同時集中流轉土地,發展百畝棗園和蘋果園﹔另一方面借助當地優美的自然風光開發鄉村旅游項目,舉辦採摘文化節,吸引游客前來體驗農事勞動、欣賞田園風光。

圖為橋溝村鳥瞰圖

橋溝村鳥瞰圖

去年,橋溝村被臨朐縣局(分公司)確定為優質煙葉核心示范區。以此為契機,該村立足“以煙穩糧、以煙促糧、糧煙融合”,推廣“煙葉+N”種植模式,促進多元產業融合發展。今年,該村種植煙葉1650畝、蘋果樹80畝、棗樹200畝、桃樹70畝、獼猴桃樹70畝,切實打破傳統單一收入來源的瓶頸。

“現在村裡鼓勵我們發展多元化種植,我光種煙的收入就有十多萬元,還通過村集體流轉了20畝蘋果園、30畝棗園。等到秋天村裡舉辦採摘文化節,我們的收入還能增加,日子真是越來越滋潤了!”橋溝村煙農聶清利高興地說道。

融合發展的優勢在這個美麗的村庄得到充分體現。該村通過訂單生產、委托農產品加工等方式,對輪作作物進行深加工。同時,構建“線上+線下”產品營銷立體渠道,搭建起生產、運輸、銷售產業鏈,有效拓展了產品銷售渠道。

“產業做實,后勁更足。隻有因地制宜發展煙葉和多元產業,千方百計壯大集體經濟,才能筑牢鄉村全面振興的基礎。”臨朐縣局(分公司)副經理杜玉海說道。

為更好地服務煙農,解決煙農的急難愁盼問題,臨朐縣局(分公司)不斷推進農機社會化服務升級,搭建“互聯網+農機服務”平台,開展生產托管,進一步提高農機服務效能和全面機械化作業率。

該縣局(分公司)還牽頭成立“惠農服務中心”,協調多個部門和機構,打造“碼”上服務平台,為煙區農業生產提供土地流轉、技術指導、惠農貸款、物資供應、生產托管等全鏈條服務。

圖為在“惠農服務中心”向煙農宣傳煙葉生產技術

在“惠農服務中心”向煙農宣傳煙葉生產技術

“往年煙葉移栽結束后這個時節,大伙兒都在忙著聯系機械進行中耕鋤草。現在惠農服務中心可以幫助我們協調機械,還跟進作業質量標准驗收,讓我們種煙放心又省力。”橋溝村煙農朱繼成滿意地說。

在當地,“一站式”服務還由煙葉生產延伸至大農業。惠農服務中心在煙葉生產淡季會為非煙作物生產提供服務,進一步提高機械利用率﹔針對多元產業推廣綠色防控技術,為農作物開展無人機植保飛防服務,為冬棗種植基地提供防虫服務……

如今的橋溝村,已經走出一條以煙葉為主、多元產業融合發展的鄉村全面振興之路。這片充滿希望的田野孕育著無限可能,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生活富裕的美好畫卷正徐徐展開。(王飛 李偉)

(責編:公雪、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