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山東各地

山東河口煙草:七彩繪新居 煙火暖民心

2025年05月07日15:10 |
小字號

暮春時節,青果初結。山東東營市河口區義和鎮頤正新村的“幸福食堂”飄出陣陣飯香,老人們圍坐一桌,笑聲與炊煙一同升起﹔果蔬大棚裡,水靈靈的葡萄結滿藤架,村民哼著小調打理著“致富果”﹔社區服務中心的牆上,一幅“七色戶況圖”如彩虹般鋪展,1000多戶居民的需求一目了然……從“七色戶況圖”精准服務到“幸福院”溫情滿溢,從“專家進田”到“直播出山”,這座村庄的蛻變,正是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駐村幫扶的生動答卷。

新社區裡的“調色盤”

“大娘,您家的醫保卡辦好了,我給您送來了!”和煦的陽光洒在頤正新村整潔的街道上,駐村第一書記李國軍拿著標有“橙色關愛”的民情檔案袋,輕車熟路地敲開獨居老人劉鳳蘭的家門。這樣的暖心場景,如今在這個1000多戶的新社區已成常態。

“以前村干部上門走訪,手裡拿的是厚厚的登記本,現在隻要看一眼牆上的‘七色圖’,誰家需要幫助,一目了然!”村民李兆軍指著村委會的“七色戶況圖”笑著說。這張特殊的“社區調色盤”,正是河口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幫扶工作的創新之舉,將居民按七種顏色分類管理:紅色代表困難戶、橙色標注獨居老人、黃色對應留守兒童家庭……細分每棟樓居民信息並進行動態更新,有效對接居民需求。

“‘七色戶況圖’,用七色繪就民生冷暖,哪塊缺色補哪塊,讓幫扶舉措精准到人,讓幫扶工作精准落地。”第一書記李國軍說道。

幸福院飄出“三重香”

“開飯嘍!大爺大媽,今天的肉包是我調的餡,都給我拿拿味,嘗嘗味道怎麼樣。”第一書記李國軍從廚房端出滿滿一籠屜包子放在窗口桌台上。

“小李,這包子薄皮大餡十八個褶,我一頓能吃仨!”幸福食堂笑聲不斷……

為方便老年人的生活,河口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整合資源打造“幸福綜合體”,不僅建設了幸福食堂,還配套了衛生室、活動室,讓老年人“小病不出村、吃飯有保障、娛樂有去處”。村民王淑梅看著牆上的“幸福日歷”說道:“周一書畫課、周三義診、周五包包子,以前總覺得老了就是等日子湊合過,真沒想到自己的晚年生活可以這麼熱鬧!”

暮色浸染,晚風裹著飯菜香、草藥香和此起彼伏的笑語,這座新建的復合型養老空間,如今成了村裡最熱鬧的“幸福院”。

大棚裡結出“致富果”

“以前種地靠天吃飯,到頭來就掙個本錢,現在種大棚一年四季都有收成,去年光種‘玫瑰香’就賺了5萬塊!”大棚種植戶陳學強滿臉自豪地說。

鄉村振興,產業是關鍵。結合村民生產生活情況和發展需求,河口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與村“兩委”研究決定,鼓勵引導村民發展大棚種植,幫助引進特色果蔬品種,推廣無公害標准化栽培技術,為村裡致富開路。

“專家教的新式掐蔓法,讓葡萄產量翻番!”“直播間10分鐘賣出200箱蜜瓜!”村民們的熱議透著干勁。

為進一步帶動村民盈利增收,河口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邀請農科院專家,在村裡舉辦大棚種植技術培訓班,到田地給種植戶現場授課,提升村民種植水平。同時,多次邀請專業老師開展線上平台銷售專題培訓,開拓銷售新渠道,果蔬產品遠銷全國。“致富果”不僅鼓了村民腰包,更走出了一條鄉村振興新路子。

善謀者行遠,實干者乃成。河口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將繼續堅持“以需定扶”的工作理念,深化精准幫扶,優化民生服務,創新產業發展,讓頤正新村的共富之路越走越寬廣,越走越踏實。(黃在梅)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