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山東各地

盤活存量房 釋放改善需求

青島住房“以舊換新”政策平台正式上線

2025年05月07日09:26 | 來源:大眾日報 01版
小字號

5月6日,青島市住房“以舊換新”政策平台正式上線。這一政策以“政府真金白銀補貼+國企主導收購”為核心,通過盤活存量房、釋放改善需求,嘗試構建“市場與民生”雙贏的住房新生態。

“舊房換新房,不僅省了中介費,還能拿到補貼和貼息,這筆賬怎麼算都劃算!”平台上線當天,青島市民劉田田登錄“以舊換新”政策平台,提交了一套房齡15年的“小二居”置換申請。根據政策,她的舊房將由國企按評估價收購,同時享受3萬元一次性財政補貼﹔若置換新房時申請100萬元貸款,還可獲得每年2%的貼息優惠,5年累計節省利息10萬元。其中,市級財政承擔一次性補助,區級財政負責貼息。

政策對交易標的設定了明確門檻:擬收購的1200套以上個人二手住房,房齡要在20年以內、產權清晰、配套完善,且換房者購買的新房需滿足面積和總價“雙高於”舊房的條件。

5月6日,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發布《關於進一步明確住房“以舊換新”實施步驟的通知》,換房人在線申報通過“以舊換新”申報、收購洽談、新房認購等“六步走”的方式,即可完成住房“以舊換新”。通知明確,4月15日之后換房人已辦理新建房屋網簽手續的,可按照規定參加“以舊換新”活動。

“目前,很多市民想要‘以小換大’、‘以舊換新’,但可能會遇到舊房難賣、價格偏低、交易時間長等問題。”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黨組成員、副局長管方略說,通過“政府引導、政策支持、市場運作”,青島市鼓勵國企等實施主體收購符合條件的二手房,縮短交易鏈條,服務市民賣舊房買新房,讓改善需求從“紙上規劃”變為現實行動,進一步穩定房地產市場。

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全國較早探索住房“以舊換新”的城市,青島市創新構建了“政府引導+市場運作”的立體化框架,構建了“2+10”收購主體體系,以2家市級國企與10個區屬國企為核心力量,同時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形成“全城通收通購”的跨區域聯動機制。

此次“以舊換新”並非孤立政策,而是青島“十四五”住房保障體系的重要一環。早在2022年,青島便提出到2025年新增21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的目標,佔“十四五”期間新增住房供應總量的30%。此次收購的二手住房,將優先轉化為保障性租賃住房、長租房等。

青島市委黨校教授劉文儉認為,青島“以舊換新”政策的核心創新,在於構建“存量房盤活—新房去庫存—保障房供給”的閉環生態,實現多方共贏。國有企業直接收購存量房源,能夠直接將業主轉變為新房購買者,縮短二手房交易周期,幫市民減輕換房壓力的同時,盤活存量房資源,為青年人、新市民等提供穩定租賃房源,解決了住房需求與存量房閑置的結構性矛盾,形成“市場+保障”的雙軌聯動機制,實現“改善居住”和“民生保障”的雙贏。

為打消居民顧慮,舊房價格由3家專業機構獨立評估,取中間值定價,防止價格虛高或壓價,如果換房市民對價格不滿意,可以根據自願隨時退出。同時,買賣方式更加靈活,既可以“賣一換一”,也可以“賣多換一”,還可以跨區(市)換購,實現“實施主體全市通收、換房市民全市通購”。

近期,青島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青島市財政局、青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等6部門,還研究出台了“服務青年就業 促進民生改善 保障宜居安居”12條政策措施,通過多維度工具提振樓市,形成“需求激活+供給優化+金融支持”的立體框架。在“樓市新政12條”等政策利好下,購房者的市場信心也有了很大提升。(張曉帆)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