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城稅務:稅惠賦能解難題 提“智”增效促發展

制造業是立國之本,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技術創新的重要來源。今年以來,國家稅務總局禹城市稅務局聚焦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以“政策直達+服務下沉+數智賦能”三維發力,構建“全周期”服務體系,推動禹城從“制造之城”向“智造強市”跨越,為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禹城樣本”。2025年一季度累計落實稅費優惠超1.18億元,惠及企業4979家,為“智造強市”建設注入強勁“稅動力”。
稅費優惠政策不斷更新出台,多重政策疊加效應下,如何確保企業應知盡知、應享盡享?對此,禹城稅務部門深入調研,從納稅人繳費人訴求“小切口”出發,定制優惠政策指引,編制《稅惠政策應知應會》,定向推送適用的稅惠政策及操作辦法,幫助各類經營主體能夠按圖索驥,為企業提供從申報到落地的全流程服務,推動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
走進濟南二機床集團(德州)產業園有限公司的數字化車間,32台工業機器人映入眼帘,以前需要20人分工協作的工作現在隻需要5個人就可以完成,而且質量穩定率和產品的市場競爭力大幅提高。據統計,工業機器人的引入,助力企業運營成本降低26%,生產效率提升13%,並入選省級數字化車間名單。
企業飛速發展的背后,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為企業穩固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資金助力。數據顯示,濟南二機床集團(德州)產業園有限公司2024年僅合計計提增值稅加計抵減額達914萬余元,2025年一季度企業所得稅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170萬余元,這筆“真金白銀”為企業升級設備、加大研發提供了堅實后盾。
為助力制造業企業“智改數轉”,禹城稅務部門對制造業企業稅收數據進行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引導企業持續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增強發展內生動力。“我們希望通過產業鏈的進一步完善,讓科技賦能產品,助力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飛躍。稅費優惠政策的精准落地為我們走得更遠更穩提供了強大支撐。”該企業財務負責人張軍健表示。
同樣,在山東百龍創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結晶糖數字化生產車間,數十台自動化生產設備正有序運轉。該車間生產線從設計、建造到運營全過程採用數字孿生技術,引入DCS自控系統以及現場行跡監控系統,實現無人化值守,綜合能耗降低40%以上。財務經理李莉告訴記者,對於百龍來說,研發就是生命線,為了在招投標中始終保持競爭優勢,同步參與重要客戶的新品研發,企業就必須更有效地縮短研發周期、降低研發成本。
據統計,百龍創園2024年出口退稅核准增值稅退稅額5251萬余元,2025年第一季度出口退稅核准增值稅退稅額3418萬余元,2025年一季度企業所得稅享受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959萬余元。“智能工廠的落地達產,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扶持,稅收政策紅利的釋放增強了我們企業持續加大科技創新投入的動力,增強了我們持續發展的信心!”李莉介紹說。
如今的禹城市,集聚了保齡寶、百龍創園、福田藥業、恆溢生物等各類功能糖相關企業30余家,已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布局。稅務管家團隊上門指導企業財務人員應用大數據手段歸集新材料行業市場需求、市場策略、產品原材料價格波動及產品銷售數據,為企業經營決策提供有益參考。同時結合企業實際匯總國際稅收、出口退稅、關稅、反傾銷稅等國內外政策信息形成《稅收政策助力集群企業發展宣傳冊》,鼓勵企業拓展國際市場。
惠企政策真正能惠企,就要暢通政策落實的末梢環節。針對返鄉創業企業,山東三森數控機械有限公司創始人李光磊返鄉創業后,稅務團隊為其量身定制《科技創新稅費優惠指引》,聯合園區推出“孵化式服務”,深入企業問需求、解難題,幫助創新企業及時享受政策,有效定制服務舉措,助力企業獲40余項國家專利,產品出口20多個國家,帶動本地就業超110人。
“接下來,我們將持續落實落細各項稅費優惠政策,不斷提升政策享受的便利化水平,全力護航各類企業創新發展,以‘稅路’暢通助力企業在新賽道上跑出新成績。”禹城市稅務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呂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