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本網特別關注

小繩網“牽”動百億產業鏈

喬姝
2025年05月05日11:12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轟鳴的生產車間裡,塊狀聚乙烯原料經高溫熔融,拉伸出晶瑩的絲線,在數控經編機的精准編織下,化作一張張網眼勻實、韌性十足的繩網產品。

5月正值生產旺季,在山東濱州惠民縣李庄鎮一家繩網企業,工人們正在自動化生產線上有序作業,趕制最新一批訂單。

車間外,幾輛滿載的物流車整裝待發。“我們以批發定制為主,單批次發貨量可達數噸。”企業負責人任立超介紹,“產品線覆蓋建筑、農業、體育、海洋、安防等多個領域,不僅暢銷國內市場,還遠銷海外。”

山東濱州惠民縣,是全國最大的新型繩網生產基地,被稱為“中國塑料繩網之都”,市場份額佔全國總量的80%,全縣集聚繩網企業4000余家。2024年,繩網產業集群實現產值302億元。

山東濱州惠民縣李庄鎮一家繩網企業,織機上五顏六色的繩線。 人民網 喬姝攝

山東濱州惠民縣李庄鎮一家繩網企業,織機上五顏六色的繩線。 人民網 喬姝攝

繩牽“一座城”,連通致富路

“家家繩車響,戶戶開工廠。”從車馬挽具(牛馬車上用到的繩鞭等物件,包括鞭子、籠頭等)演進而來的繩網產業,在濱州惠民縣已有300多年發展歷史,曾是家家戶戶的“手藝活”。

改革開放后,繩網產業迎來黃金期,家庭作坊式的小批量生產逐漸不能滿足市場需求,在惠民李庄鎮、姜樓鎮,不少繩網從業者搬出村子集中建廠,走向了規模化生產之路。

從“作鞭制繩”到“打繩系網”,從傳統手工到智能機械,從最初的單一品種到如今涵蓋8個系列320多種產品,惠民繩網在一次次嘗試和改良中,實現了產業的不斷升級。

在惠民縣李庄鎮寬闊的街道上,處處可見往來貨車、運貨工人以及各類繩網企業標牌。“特色產業發展興旺,拓寬了村民的增收渠道。”李庄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李杰表示。

企業車間裡,細如雨絲的繩線在機台上延展,丁安菊熟練地操作設備,抽檢質量。“家門口上班,每月工資6000元左右。”丁安菊邊說著,邊隨手拽出一根“脆弱”的絲線,輕輕扯斷。

丁安菊正在織機前忙碌。 人民網 喬姝攝

丁安菊正在織機前忙碌。 人民網 喬姝攝

像丁安菊這樣的從業人員,在惠民已超過12萬人。全縣現有繩網企業4257家,其中規模以上繩網企業77家。通過“企業+合作社+農戶”模式,當地還扶持500余個家庭工坊,為留守婦女、低收入群體提供靈活就業崗位,人均年增收超3萬元。

繩織“一張網”,轉型拓市場

曾經,惠民繩網產業面臨著“小散弱”的發展困境——企業規模普遍偏小,生產工藝相對落后,市場渠道較為單一。如今,一根小小的“繩”,正織就產業轉型的“創新之網”。

在4月28日舉行的山東惠民第二屆新型繩網展銷會上,一款企業自主研發的消防逃生繩引來關注。“產品在拉力強度、耐腐蝕性等關鍵指標上達到行業領先水平,防火性能獲國家3C認証。”安惠繩網公司總經理宋順達表示,技術突破帶來了顯著的市場回報。“獲得認証后,相關產品銷量增長300%。”

傳統繩網向新型繩網轉變,生產由制造到“智”造轉變,企業用差異化產品開拓出新市場。

在山東金冠網具公司,一款智能深海養殖網箱備受客戶青睞。“繩網內嵌5G信號傳輸導線,如同給漁網裝上‘神經系統’,可實時監測水質、溫度等養殖環境數據。”公司辦公室主任李書峰表示。

傳統繩網隻能被動防護,新產品卻能主動“感知”。為攻克技術難關,金冠網具與青島大學展開深度合作,經過反復試驗,成功解決了導線編織、防藻抗腐等關鍵技術難題。

山東惠民第二屆新型繩網展銷會上的智能深海養殖網箱。 人民網 喬姝攝

山東惠民第二屆新型繩網展銷會上的智能深海養殖網箱。 人民網 喬姝攝

把廢棄礦泉水瓶加工成再生聚酯纖維,再織成環保抑塵網——山東濱州波濤化纖制品有限公司走出了一條“變廢為寶”的創新之路。企業總經理邢光波介紹:“公司建立起從回收到成品的完整產業鏈,既創造了經濟效益,又解決了環保難題。”

從粗放編織到精密智造,從單一防護到多功能集成,惠民繩網以科技為經緯,正創新重構產業競爭力。

繩系“一條鏈”,聚鏈成生態

如今的惠民縣,中國繩網產業新城建設如火如荼,38.5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園區雛形已現。這裡將成為惠民繩網產業集群的核心載體,更是當地以“鏈式思維”推動產業升級的生動寫照。

“我們在上游引入原材料企業,串起‘從原料到成品’的全產業鏈,讓企業在家門口就能完成配套。”惠民縣工信局局長王娟表示,這一布局既降低了成本,又提升了產業韌性。

中游制造環節,數字化改造讓傳統車間煥然一新:數控經編機轉速提升2-3倍,工人輕點屏幕就能精准調控。產學研深度融合成效顯著,45所高校的53項成果在這裡落地轉化。

產業鏈下游,電商銷售為繩網產業注入新活力。在惠民縣繩網電商產業園,經營戶李方震邊打包邊表示:“現在年輕人都在做電商,頭部商家年銷量破千萬。”目前當地已培育電商企業上千家,帶動繩網產品線上年銷售額突破50億元。

從個人作坊到產業園區,從“搖起繩車”到“拿起鼠標”,從面向全國到走向世界,惠民繩網產業迎來高質量發展新階段。2024年度,惠民縣繩網產業集群入圍國家級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

“下一步,惠民將在技術變革前沿中轉型升級,實施智轉數改、設備更新,加速把科技、產業、人才優勢轉化為繩網產業核心競爭力。”惠民縣委書記王瑋表示。

(責編:公雪、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