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經濟顯韌性,加速集聚新動能
一季度山東厚植發展勢能,“好”的因素持續累積

在當前經濟格局產生深刻變化的背景下,山東交出一季度GDP同比增長6.0%的優異成績單,實現了“開門穩”“開門紅”。從一季度經濟數據中可以看到,一些“好”的因素正在累積,為山東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新動能。
超5萬家民企有進出口實績
民營經濟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檢驗區域經濟發展成效與發展潛力的關鍵因素。今年的省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深化民營經濟發展支持機制改革,推出包括健全民間投資常態化推介機制等一攬子具體舉措,為民營企業發展創造更優環境、更好條件。
在遨博(山東)智能機器人有限公司,工程師在調試護理機器人。
眼下,山東臨工工程機械有限公司所有生產線都已開足馬力,加緊生產海外訂單。山東臨工挖掘機事業部總經理張成偉介紹,臨工的產品已遠銷拉美、東南亞等地的13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一季度,山東臨工進出口總值達9億元,同比增長15.46%。其中,對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市場的出口貨值超6億元,佔出口總值的70%以上。
一季度,全省像臨工這樣有進出口實績的民營企業突破5萬家,每10家外貿企業中至少有9家是民營企業,實現進出口值6237.5億元,增長6.9%,佔全省進出口總值的76%,拉動山東省進出口增長5.2個百分點,成為推動山東外貿發展的“主力軍”。
在投資領域,民間投資同樣是主力軍。2月24日,全省抓項目擴投資穩增長推進會、2025年春季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建設現場推進會在濟南舉行。活動現場,全省1006個重大項目集中開工,總投資10427億元,年度計劃投資3762億元,其中,民營企業在項目數量、投資金額上均實現了雙過半。
今年以來,隨著一系列鼓勵民間投資的政策持續落地顯效,山東民間投資活力不斷增強。一季度,全省民間投資同比增長5.5%,佔全部投資的比重達到61.4%,全省工業技改民間投資增長11.7%,高於去年同期0.8個百分點,高於全部技改投資2.4個百分點,民間投資活躍度和帶動作用明顯提升。
“兩新”政策釋放內需潛力
今年以來,國家新一輪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加力擴圍,山東積極響應,在消費品以舊換新領域先后出台家電、汽車、家裝廚衛等系列以舊換新實施方案,一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5.6%,比去年全年提高0.6個百分點。
以舊換新政策激發家電消費熱潮。
“今年以來,山東省加力整合財政、金融、平台、廠家、商家‘五種資源’,疊加政策形成合力,促進汽車、家電、家居等大宗耐用消費品消費。”省商務廳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處副處長王龍軍介紹,一季度,全省汽車報廢更新提交申請8.9萬輛,居全國前列,汽車置換更新提交申請9萬輛,家電以舊換新銷售103.6萬台,3C數碼產品購新補貼銷售149.5萬件,家裝廚衛“煥新”1.2萬件,電動自行車以舊換新9.2萬輛,合計帶動銷售312.2億元,全省消費潛力被進一步挖掘。
在大規模設備更新方面,今年以來,山東省堅持把推動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作為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先進制造業強省的重要抓手,聚力抓牢項目建設、政策實施、服務賦能等重點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積極成效。一季度全省技改投資中,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35.9%,高於去年同期47.3個百分點,高於全部技改投資26.6個百分點。
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二級巡視員吳炎表示,下一步,山東省將繼續大力實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以更大力度推進工業領域設備更新和技術改造,將技改導向目錄項目分解到19條標志性產業鏈,統籌行業資源力量,推動重點企業和項目加快設備更新。用足用好《關於加力助企幫扶推動工業經濟穩進提質的若干措施》,深入重點市開展督促指導,切實加大項目謀劃和投資挖潛力度,指導企業加快技改升級。
新動能夯實發展后勁
“2025全國網上年貨節”山東專場活動,實現網零額804.3億元;舉辦首屆“好品山東”電商直播大賽總決賽,吸引百余名主播、近200家企業報名,累計銷售額3.8億元……今年以來,山東加快發展電商等新消費模式,據第三方監測,一季度全省實現網上零售額1836.2億元,增長8.3%;實物商品網零額1543.3億元,增長6.5%,分別比全國增幅高2.8個和1.5個百分點。各大電商平台促銷活動不斷,海爾“懶人洗衣機”等網絡爆款產品層不出窮。
省商務廳電商處副處長顏廷博介紹,今年山東省組織成立電商領域招商小組,先后赴北京、上海、浙江等省市,對接重點電商平台(企業)。截至目前,全省新增電商招商項目169個,其中已落地80個、在談63個、儲備26個,總投資40億元以上,預計可拉動全省社零額增長超50億元。
今年以來,人工智能漸成熱點,DeepSeek等新一代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推出,給當前社會的生產和生活模式帶來了深刻變化,也為產業發展提供了新的賽道。省政府副秘書長、辦公廳主任孫起生介紹,今年以來,山東省搶抓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加快構建一流科技創新生態,全面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先進制造業強省建設邁出新的堅實步伐。一季度,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3.3%,較去年全年提高1.2個百分點,高於規上工業5.1個百分點,工業機器人、光電子器件產量分別增長76.2%和25.4%。
在榮成市石島新港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叉車在貨架區來回穿梭,工作人員在整理貨物、分揀裝車。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鄭世林認為,當前科技帶來的變革正深刻影響生產、需求、服務等經濟發展的各方面,培育新質生產力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山東應用好自身制造業基礎扎實、應用場景豐富等優勢,進一步培育發展勢能,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孫源澤 徐超超 王健 馬立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