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帶學生進企業,調整優化學科,山東推動畢業生與企業“雙向奔赴”

2025年04月27日08:57 | 來源:大眾新聞·大眾日報
小字號

畢業季臨近,山東各高校的招聘會接連不斷,吸引眾多企業與畢業生踴躍參與。但是,就業與招工“兩難”現象仍不時出現在招聘會現場。一邊是數以千萬計的高校畢業生涌入就業市場,一邊是企業招不到心儀的用工對象,解決好供需適配難題成為促進高校畢業生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題中之義。

對此,山東圍繞人才供給側和產業需求側雙向發力,一方面加深就業教育與思政教育、專業教育融合,優化調整學科專業設置﹔一方面以“十強產業”和新職業新業態等重點領域為方向,開發適合青年群體的職業培訓項目,促進青年就業技能與市場需求銜接。

引導樹立正確就業觀,深化就業教育

“通過參加‘五看’活動,走進這些企業的生產車間和研發中心,與企業負責人面對面交流,發現中小企業也有很好的發展機會。”4月16日,實地參觀了位於德州市德城區和天衢新區的6家企業后,德州學院能源與機械學院2025屆畢業生張同學深有感觸地說。目前,經過兩輪面試,他已與其中一家企業初步達成就業意向。

帶畢業生進縣區看重大項目、看重點企業、看科研院所、看規劃展館、看工業園區(即“五看”活動)是德州學院開展就業教育眾多活動之一。通過讓學生走進企業,幫助他們全面客觀認識自身與職場,形成理性務實的擇業觀。目前,學校已帶領6批次學生分別走進平原縣、武城縣、慶雲縣以及德城區和天衢新區。

對於高校畢業生來說,“想做”“能做”的工作與“社會需要”有交集,是實現高質量充分就業的重要前提。“一些同學不清楚學業的發展路徑,對如何提升就業技能無從下手,還有些同學對工作崗位存有偏見,如重城市輕縣域、求穩定避風險,錯失發展機遇。”德州學院大學生就業創業賦能中心主任王祥龍說。

為加強就業觀念引導,促進高校畢業生與企業“雙向奔赴”,近年來,山東把就業教育融入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鼓勵各高校探索就業教育新模式,各類“求職直通車”“名企游學”“家鄉名企行”等活動層出不窮。同時,通過組織政府部門、企業、職業指導師等進校園講形勢、講政策、講技巧,助力畢業生轉變擇業觀念,明晰職業方向。

緊跟經濟社會發展,優化學科布局

“我們當前急需具備自動化專業背景與產業實踐經驗的復合型人才,對技術研發、項目管理等崗位有人才引進計劃……”近日,在山東科技大學自動化學院“訪企拓崗、送才入企”專項活動現場,新風光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島分公司總經理安守冰提出了企業用才需求。而他的引才標准也代表著一大批新能源、高端制造業企業的用工需求。

近年來,隨著傳統產業改造升級、新興產業茁壯成長,企業對復合型人才、應用型人才需求量明顯增多。但同時,由於行業技術更新迭代迅速,高校教育供給有時無法滿足產業升級對人才的需要。因此,需要高校緊跟經濟社會發展步伐,以產業端人才需求和就業端評價反饋為指引,加快學科專業優化調整。

“今年,我們緊密對接德州市戰略緊缺職業及新能源、新材料、智能制造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急需,新上氫能科學與工程、網絡空間安全、智慧農業、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等9個專業,同時撤銷5個與社會經濟發展不相適應、就業質量不高的專業。”德州學院副院長蔣濤濤介紹,為加快培養交叉復合型人才,學校還面向未來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數字經濟等領域,開設了人工智能工程師等微專業,通過“主修+輔修+微專業”的培養模式,讓學生“技多不壓身”。不僅是德州學院,山東不少院校也在調整優化專業設置,濟寧學院近三年新增、撤銷、停招共8個本科專業。

根據工作部署,山東將建立科技發展、戰略需求牽引的學科專業調整機制和人才培養模式,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加強數字領域學科專業建設,推動理工農醫類學科專業佔比超過60%。

用好就業見習機會,拓展就業渠道

“參與見習活動,不僅開闊了我的眼界,還提升了崗位技能和人際交往能力。”在煙台正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見習3個月后,2024屆高校畢業生梁啟明感觸很深。

和梁啟明一樣,2022屆高校畢業生趙晗也在見習崗位上實現成長,並最終入職見習單位。“畢業時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報名了北京值得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濟南分公司的見習崗位,沒想到在這裡找到了發展機遇。”趙晗告訴記者,去年公司又提供了20多個崗位,為符合要求的高校畢業生和失業青年提供見習機會。

“正式踏入職場前,在見習崗位上接受歷練、習得本領,對青年人長期的職業規劃和成長有所裨益。同時,企業面向青年人拿出見習崗位,既能吸引合適人才,又能獲得政策補貼,也是‘雙贏’。”煙台正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資源部部長曲雷說。

“山東連續三年實施十萬就業見習崗位募集計劃,出台《山東省就業見習工作實施細則》,不斷提升就業見習工作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水平。2024年累計開發就業見習崗位16.8萬個,組織見習4.2萬人,為青年就業與企業發展搭建起了堅實的橋梁。”山東省公共就業和人才服務中心黨委書記、主任楊衛華說,下一步,山東將聚焦離校兩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和16—24歲失業青年,持續開發高質量就業見習崗位,幫助青年群體提升就業能力,實現自我價值,順利開啟職業生涯。(齊靜 於岱江)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