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峽山大西邵村:集散市場暢渠道 產銷對接助增收

4月25日上午,走進大西邵村玉仙蔬菜集散市場,現場人聲鼎沸。一輛輛滿載蒜薹的三輪車在地磅前排成長龍,過磅、卸貨、裝車,整個流程井然有序。“今天早上剛摘的蒜薹,拉到市場就能變現,再也不愁銷路了!”潘家西邵村村民朱懷明臉上洋溢著喜悅。三輛大貨車正在緊張裝貨,准備將這批優質蒜薹發往全國各地。
該集散市場負責人董玉仙介紹,這個成立於2010年的市場,從最初的蒜黃批發起步,現已拓展到土豆、香菜、大姜等多個品類。目前蒜薹剛上市,日均交易量達1.5萬斤,吸引10余家經銷商駐點採購。預計5月上旬大量上市,日交易量將突破7萬斤,日交易額超15萬元,年交易額可達100萬元以上,有效解決了周邊龍泉官庄、山前等村村民的銷售難題。
不光是蒜薹批發,據了解這個佔地不大的市場,卻創造了驚人的交易規模:年批發土豆800萬斤、蒜黃250萬斤、大蒜200萬斤、香菜150萬斤,年交易額超3500萬元以上。穩定的客商網絡覆蓋河南、安徽等省外市場及青島、濟南等省內城市,固定合作客戶達70余家。“這裡的農產品品質有保証,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我們每年都來大西邵村收購農產品。”來自煙台的客商江先生這樣評價。
而玉仙蔬菜集散市場只是大西邵村集散市場發展的一個縮影。沿著景黃路兩側,10家規模不等的集散市場連點成片,種類覆蓋當地所有農產品,年交易總額超1億元,構建起了完善的農產品流通網絡,徹底解決了當地農民銷售難題。
據了解,大西邵村共有320戶1008人,耕地1489畝。地處丘陵地帶,多為“巴掌田”,最大的集中連片的土地約30畝。2008年村裡因地制宜引進蒜黃種植。如今已發展蒜黃種植150余畝,年產蒜黃500余萬斤,年產值達3000余萬元,畝均純收益超3萬元。而大西邵村集散市場正是伴隨蒜黃產業應運而生。
據大西邵村黨組織書記麻福俊介紹,大西邵村集散市場從2010年左右開始自發成立,過去主要是家家戶戶單打獨斗,而真正發展壯大是從2016年成立黨支部領辦合作社-服眾果蔬專業種植合作社開始。大西邵村由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牽頭,將分散的農戶市場組織起來,建立統一的市場管理制度和交易標准,改變了以往各自為政、無序競爭的局面。同時由合作社統一對接大型經銷商,洽談大額訂單,進一步提高了市場知名度,實現了市場從單打獨斗向規范化、規模化轉型。
“下一步,我們將以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為引領,進一步加強集散市場品牌建設,擴大銷售網絡,讓當地農產品賣得出、賣得好,真正實現助農增收。”村黨組織書記麻福俊信心十足地說。
來源:峽山區黨工委宣傳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