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能辦”到“好辦”,山東優化營商環境方案迭代6.0版
山東:讀懂“三事”改革裡的便民利企之策

日前,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塑強“民事無憂·企事有解·政事高效”服務品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創新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從2020年開始,我省每年出台一個政策文件,改革工作從當初的1.0版一路向前,迭代升級至現在的6.0版。
把這六個文件一一翻開,可以發現,山東優化營商環境從點上的政策供給逐步轉向制度的集成創新,從簡單的要素保障逐步轉向系統的綜合服務。系統集成,正是此次6.0版方案的主要特點之一。
從“能辦”到“快辦”“好辦”
拿“寶媽”領取生育津貼這件事來說,改革之后,“寶媽”無須填寫任何信息、提交任何材料,僅需對這一業務“知情且同意”,醫保信息系統即可全程自主辦理。158項改革措施圍繞個人生命全周期、企業經營全鏈條、政務運轉全流程,推動從“事能辦”邁向“事快辦”“事好辦”
《方案》聚焦“民事”“企事”“政事”三個領域,圍繞個人生命全周期、企業經營全鏈條、政務運轉全流程,細化推出了共35條任務、158項改革措施。
先看“民事無憂”的部署:從婚育、教育,到住房、交通,到就業、消費,再到就醫、養老,無一不是群眾關心關切的民生事項。
拿“寶媽”領取生育津貼這件事來說,以往,需要拿著身份証、結婚証、出生醫學証明等多項材料到相關服務大廳辦理。如今,《方案》提出,實行生育津貼、產前檢查費用“免申即享”,也就是“寶媽”在出院時,醫療機構會將其生育相關信息通過系統實時推送給醫保部門,醫保部門根據信息並依據政策規定由系統計算生成生育津貼支付金額並發放。整個業務流程,“寶媽”無須填寫任何信息、提交任何材料,僅需對這一業務“知情且同意”,醫保信息系統即可全程自主辦理。
再如,申請公租房在過去是件繁瑣的事,需線下提交申請表、戶籍、收入証明等多項材料,還要加蓋多個部門的公章,群眾折返跑、多次跑的現象時有發生。《方案》將所有流程整合為“一件事”,審核時限壓縮至15個工作日內。
再看“企事有解”的部署:從提升市場准入、項目審批、繳費納稅、人才服務等的便利度,到提升土地資源保障、金融服務、科技創新服務等水平,無一不是奔著高效閉環解決企業訴求去的。
以解決困擾不少企業的“租賃土地能否辦理工程手續”這個問題為例。依照慣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手續隻能辦在土地使用權人名下,也就是“誰的地辦給誰”,這可能一方面導致部分建設用地無法有效利用,另一方面企業用地需求也得不到保障。我省有的地方已經大膽向著問題“開刀”,從政策層面允許以承租人名義辦理從立項到驗收全流程審批手續。此次《方案》提出,完善租賃土地辦理工業項目工程規劃、施工許可等審批機制,再次釋放出政策“紅利”,推動從“事能辦”邁向“事快辦”“事好辦”。
省政府辦公廳省政務服務管理辦公室有關負責同志透露,《方案》制訂過程中,始終堅持問題導向,通過座談會、入企交流、走進企業家會客廳等方式廣泛征求了意見,做到企業群眾關心什麼,改革就推進什麼﹔痛點難點堵點在哪兒,服務突破點就在哪兒。
集成基層首創與“他山之石”
“預付費”平台監管、不動產“帶封過戶”,科技創新“沙盒監管”、國資創投盡職免責……這些創新探索或發端於基層,或來自“他山”,通過與山東實際相結合,成為優化營商環境的重要助力
近年來,在優化營商環境的過程中,我省各地從實際出發積極探索實踐,總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經驗、模式。此次出台的《方案》中,就包含著不少地方改革創新辦法,一地創新、全省復用,推動創新由點及面、集群成勢。
預付消費是一種先一次性付費、后分多次兌現的消費模式,但存在服務不佳、質量問題甚至商家跑路等風險,消費者維權困難重重。對此,濱州市濱城區打造“安心儲”信用監管平台,事前,確保進駐商戶資質完備、信用良好﹔事中,“消費者消費一筆、商家到賬一筆”,確保資金安全﹔事后,對商戶進行定期抽查,對存在跑路、閉店等異常風險的商戶提前介入、及時處置。《方案》提出的“強化信用支撐、銀行支持、商家參與,加強體育、教培、美容、餐飲等領域‘預付費’監管”,正是基於這項經驗做法作出的安排。
在處置被查封的不動產時,從評估、拍賣到過戶,需要走漫長、繁瑣的司法程序。對此,濟南市創新實施不動產處置“帶封過戶”新模式,在公証機構參與下,不經法院司法拍賣程序,由債務人自行出售查封財產,實現不動產在查封情況下辦理買賣合同網簽備案、不動產轉移登記等手續,最終通過出售財產所得款項實現債務清償。如此實現了各方利益最大化,也盤活了帶封資產。《方案》中對這項經驗做法也進行了推廣。
不僅從基層實踐中汲取智慧,《方案》還充分吸納赴上海、浙江、深圳等省市專題學習考察情況,借鑒先進經驗,推出科技創新“沙盒監管”、“無線索不檢查”、融資免責制度等創新舉措。
“沙盒監管”就是劃定一個范圍,對在“盒子”裡的企業採取包容審慎的監管措施,允許企業在受控條件下測試新產品、新服務或新商業模式,而無須立即滿足所有常規監管要求,從而支持創新主體在可控范圍內開展試點,旨在為創新技術、產業和領域提供寬鬆的試驗環境,呵護更多創新創造生根發芽。
創業投資特別是早期投資和創新型項目具有高風險、高回報、長周期的特點,如果採用統一的考核標准,過度關注短期國有資本保值增值,投資起來難免束手束腳。山東探索建立國資創投等盡職免責制度,能夠讓投資機構敢投、能投,讓企業在攻克關鍵技術、拓展市場的關鍵時期,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
借力數字化
打造數智政務生態鏈
探索部署政務服務人工智能大模型,建立政務服務業務語料庫……山東更加注重用數字化手段推動營商環境各領域改革創新,以數字化支撐智能化,以智能化促進便利化
以數智賦能政務,將更好為企業群眾提供更為高效、便捷的服務。從《方案》中的多項舉措可以看到,我省更加注重用數字化手段推動營商環境各領域改革創新,以數字化支撐智能化,以智能化促進便利化。
聚焦推進“無証明之省”建設,《方案》提出,以企業(個人)參與生產生活的第一視角,拓展“一碼(魯通碼)、一卡(社保卡)、一証(身份証)、一照(照片)”等“四個一”應用場景體系。從煙台圍繞“一照”的具體實踐來看,其探索研發了“煙台e拍通”系統,創新“一拍共享、一照通用”改革,破解企業群眾辦証“多頭拍照、反復提交”的難點,全市262類政務服務、社會化服務實現“拍一次照、全場景用”。
聚焦推進“無人工審批”模式,《方案》提出加快“人工智能+政務服務”改革,探索在省市政務服務系統部署人工智能大模型,拓展智能問答、智能檢索等應用場景。建立全省政務服務業務語料庫,持續加強政務大模型訓練提升,為企業群眾提供咨詢引導、預填、預審等服務。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深化數據共享和電子証照應用,事項好辦易辦率達到90%以上。
在支撐保障部分,《方案》對一體化大數據平台、“愛山東”政務服務平台、“山東通”協同辦公平台、“魯執法”監管服務平台、“魯惠通”政策兌現服務平台等5個支撐平台提出優化措施。這些都共同指向提高智能化服務能力這一目標。
優化營商環境,關鍵在行動、根本在落實。“35條”條條含金、項項為民,要以更大力度落實落細各項任務,齊心協力把山東建設成為投資興業、創新創業、安居樂業的沃土。(毛鑫鑫 袁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