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十大典型案件新聞通報會召開

4月24日上午,濟南法院知識產權審判十大典型案件新聞通報會召開。2024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類知識產權案件7450件,審結7143件,結案率95.88%,調撤率67.49%,各項主要辦案指標總體向好。
所受理案件中,佔比前兩位的分別為著作權案件4072件、佔54.66%,商標權及不正當競爭案件1678件、佔22.52%。中院跨區域受理山東中西部十市技術類案件813件,其中發明專利權案件72件、實用新型專利權案件237件、計算機軟件著作權案件385件、植物新品種權案件99件、專利權權屬及技術秘密等其他案件20件。
案件主要呈現四個特點:一是案件總量保持穩定。全市法院知識產權收案數量較去年同比增長3.46%,增幅不大,特別是下半年收案數量回落明顯。二是案件前端化解成效明顯。市中區法院、中院、天橋區法院收案數量,同比去年分別下降32.94%、18.47%、16.10%,案件非正常大幅攀升現象得到有效遏制。三是基層法院收案佔比上升。歷下、市中、天橋、章丘、長清、萊蕪六家基層法院受理知識產權案件6005件,佔全市案件總數的80.60%。四是中院技術類案件比重較高。中院跨區域受理技術類案件813件,佔中院知識產權案件總數的56.26%,案件結構相對穩定。
2024年,濟南市中級人民法院在知識產權審判工作中主要採取了以下幾方面工作措施。
筑牢政治忠誠,堅定正確政治方向
將黨的絕對領導貫穿到知識產權審判全過程各方面,推動知識產權審判工作不斷發展邁進。一是堅持政治統領,壓緊壓實管黨治黨主體責任。始終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強化紀律規矩意識,不折不扣貫徹執行中央、省市委以及上級法院工作要求,健全工作制度和配套機制,切實維護知識產權司法領域意識形態安全。二是強化理論武裝,持之以恆用黨的創新理論凝心鑄魂。嚴格執行“第一議題”制度,全面提升知識產權審判隊伍的政治素養和履職能力。三是嚴格對標對表,抓好主題活動。推動黨紀學習教育全覆蓋,引導黨員干警對照檢視、警醒自勵,扎實開展執法司法規范化建設提升年活動,切實推動司法作風轉變和效能提升。
立足主責主業,打造司法保護優選地
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司法審判職能作用,進一步提升濟南知識產權品牌影響力。一是持續推進精品戰略,強化裁判指引作用。先后審理了“中國重汽”“方正數碼”“旺旺”“solidworks(達索)”“RIO(銳澳)”等知名品牌案件,其中“氣化爐實用新型專利權屬案”“路由器發明專利侵權案”入選最高法院知識產權法庭成立五周年100件典型案例,“純棉柔巾裝潢案”入選最高法院50件典型知識產權案例,“濟麥22植物新品種權案”入選第四批最高法院種業司法保護典型案例。二是加強創新成果保護,促進企業創新發展。強化技術類案件審判工作,審理涉發明、實用新型專利權案件329件,加大生物醫藥、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等新領域新業態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益某舒’專利藥品技術合同案”,明確了藥品專利的技術方案依規納入藥典,在藥典僅對藥品專利技術方案部分完善而非全面替代的情況下,藥品專利技術方案不會實質性失效。藥品專利權人作為技術合作的技術投入方,未及時繳納年費造成藥品專利效力終止,影響技術合作合同目的實現,應當承擔違約責任。三是加強種業司法保護,保障北方種業之都建設。全年共審理植物新品種權案件99件,案件數量創歷年來新高,連續三年三起案件入選最高法院種業司法保護典型案例,在全省法院種業司法保護會議上作典型發言,制作《麥子熟了》種業司法保護宣傳短片,持續打造濟南種業司法保護品牌。四是平等保護各類主體,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堅持依法平等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的知識產權,努力營造穩定、公開、透明、可預期的法治化營商環境。“‘某滑軌組成的軌條’發明專利行政裁決案”,根據現場勘驗比對結果,依法認定被訴侵權技術方案落入某外國公司涉案發明專利權的保護范圍,通過公正、公開、透明的涉外專利行政判決,提振國內外當事人對濟南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環境的信心。五是依法打擊侵權行為,嚴格保護知識產權。依法引導權利人進行侵權溯源維權,重點打擊知識產權侵權源頭,積極適用懲罰性賠償,2024年全市法院共有5起案件適用懲罰性賠償作出判決,切實保障權利人獲得充分賠償。加大知識產權刑事司法保護力度,審理的“趙某等假冒注冊商標罪案”,依法認定被告人趙某、劉某某、林某構成假冒注冊商標罪,其中判處趙某有期徒刑四年、並處罰金三十萬元,判處劉某某有期徒刑三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二十萬元,有力懲治和震懾侵犯知識產權犯罪行為。
持續完善機制創新,提升司法保護水平
健全優化知識產權專業化審判機制,推進審判體系和審判能力現代化。一是全面加強多元解紛。加強知識產權府院聯動,全市兩級法院分別與農業、版權、市場監管等部門召開座談會議,建立健全知識產權案件委托調解機制,強化聯調聯解、多元解紛,形成知識產權保護合力。二是持續加強跨部門協作。加強知識產權行政、司法保護銜接,積極對接市場監管部門開展專業化調解,中院全年共對濟南、聊城、濱州等地10起行政調解案件進行司法確認。歷下、天橋、章丘區法院分別與區檢察院、區市場監管局簽署框架協議,萊蕪區法院與區市場監管局聯合設立知識產權調解人民委員會,加強知識產權跨部門協同保護。三是持續完善技術調查官制度。中院優化完善技術調查官的選任管理機制,針對計算機軟件侵權判定難題,邀請技術調查官專題座談,有效提升技術事實認定水平。四是持續深化智慧審判應用。堅持“智能化審判”理念,讓數字為審判創新發展全面賦能,中院適用“智能3D証據”建模300余件次,推進信息技術與知識產權審判工作深度融合。
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
堅持依法履職,為新質生產力加快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一是主動延伸司法服務,認真開展“一對一”法治體檢活動,到起步區綠動氫能科技公司、比亞迪產業園等高科技園區實地考察,提出風險防范體檢報告,幫助防范化解法律風險,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二是加強法律適用和司法政策宣講,先后與市法學會、起步區共同舉辦知識產權保護研討會,為高新企業進行懲罰性賠償和專利權保護專題培訓。三是組織開展“中國農民豐收節”知識產權司法保護系列活動,走訪山東農業大學、泰安市農業科學院、國家農作物品種展示示范中心,調研種業知識產權保護工作,邀請駐濟種業公司觀摩涉農知識產權案件庭審,提升種業司法保護意識。四是加大知識產權司法宣傳力度,認真開展“4•26知識產權宣傳周”系列活動,舉辦新聞通報會,全市兩級法院通過微信公眾號、微博、《濟南日報》等新聞媒體,聯合發布知識產權保護典型案例,多元聯動講好濟南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故事。
加強隊伍建設,打造專業化審判鐵軍
加強政治素質、業務素質、職業道德素質建設,以黨建帶隊建促審判保廉潔。一是狠抓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各項工作。堅持把黨風廉政建設貫穿於司法辦案全過程,推動審判業務與隊伍建設、廉政監督與執法辦案、作風建設與審判管理有機融合,打造知識產權審判鐵軍,2024年全市知識產權審判隊伍有1個集體和3名個人受到省級以上表彰表揚。二是提升司法調研水平,立足轉化研究成果。圍繞審判要點難點,求真務實開展司法調研,服務保障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章丘區法院加強知識產權案件源頭預防調研工作,形成著作權、商標權、特許經營等專題調研報告,中院撰寫的“分裝銷售植物新品種侵權糾紛案”案例在《應用法學研究》刊發。三是全面加強培訓,強化條線業務指導。召開全市知識產權審判工作座談會,印發《知識產權審判工作要點》,舉辦全市法院知識產權審判業務培訓班,發布二審發改案件分析報告,提升知識產權審判業務水平,努力錘煉作風過硬、業務精湛的知識產權審判隊伍。(許輝 胡曉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