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人民日報獨家專訪@海爾周雲杰,都聊了什麼?

2025年04月24日12:04 |
小字號

懶人洗衣機是如何生產的?

海爾是如何應用AI的?

……

4月22日晚

@海爾周雲杰 做客

人民日報《在場》欄目

與網友暢談AI發展、智造創新

諸多精彩,讓我們一同回顧

點擊查看完整訪談視頻

以下為精彩對白

(有刪減,未經本人審閱)

真誠真實是企業家IP的底色

提問

開社交賬號后有什麼體會,

海爾高管為什麼會集體出道?

回答

我的體會呢,有那麼三個方面:

第一,AI時代,企業的生命力不僅僅取決於產品的性能,還取決於和用戶的情感的鏈接。所以傳統制造業的轉型和升級,決不能僅僅體現在技術升級上,敘事方式也要進行革新。

第二,最好的IP不是去刻意打造一個人設,而是用真誠和實力,讓品牌成為時代的主角。

第三,海爾最近有很多高管形成了一個IP矩陣,我們不是片面地去追求高流量,而是關注為用戶創造價值的前提下,來研究如何把流量沉澱為終身用戶,進而轉化成生態的力量。讓生態各方在為用戶創造價值的過程中,來實現自身的價值。

提問

周總也會說“粉絲們先吃”?

回答

“我的一個底線,就是不要做任何的修飾,一定以真誠真實為底色。一定要輸出有價值的內容,同時要以一種個性化的語言去表達,我也不會去刻意做出個樣來,就是我平常和我的同事、朋友怎麼交流,就和網友怎麼交流,這是我的個性化,我的本色就是個性化。但是有些網絡語言,我團隊的同事會提醒我,比如說‘粉絲先吃’,就是他們提示我的。”

提問

下一步有什麼新打法?

回答

“我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因為我的主要精力不完全是做這個,這個IP的終極目的是拉近與用戶距離,通過和用戶不斷的交流,我可以學到很多的東西,助力決策的進化。”

提問

您還會一直用螺絲釘來形容自己嗎?

回答

“我是從一個螺絲釘成長起來的。我認為螺絲釘是一種精神,就是執著地堅守初心,從這個層面上說我還是一個螺絲釘。但是,我不能僅僅停留在這個角色上,我要思考通過我創建的機制,能夠讓所有的海爾的員工,都能非常快樂地工作。”

未來競爭是生態和生態之間對話

提問

懶人洗衣機是如何生產的?

回答

“這一次網友共同參與設計的懶人洗衣機,是在上海洗衣機互聯工廠生產的,以內筒生產線為例,從鋼卷到內筒總共19道工序,大約1分鐘就能完成,打造了智能化的無人工廠。”

提問

網友問海爾造不造衛生巾?

回答

“我們還是要聚焦我們的主業,現在海爾聚焦的三個賽道,分別是智慧住居、產業互聯網、大健康。”

提問

海爾靠什麼持續贏得用戶?

回答

“產品是有形的,服務是無形的,而隻有體驗是令人難忘的。一個品牌,一個企業要想持續贏得用戶的認可,就必須不斷地去創造用戶的體驗,而且是超值的體驗。”

提問

海爾是如何應用AI的?

回答

“通過AI去打通從研發、銷售、制造等全流程,海爾的AI創新不是單兵突進,用戶滿意加員工開心才是企業發展AI的核心二重奏。”

提問

面對越來越卷的市場競爭,

海爾靠什麼贏得用戶信任?

回答

“有競爭其實太正常了,市場經濟有三大基石,第一是法治,第二是競爭,第三是誠信。一定要在建立法制的框架下,通過充分的競爭給消費者提供最好、最高性價比的產品,而且要以誠信為基礎,要為消費者負責,提供有質量、有服務的承諾,這是底線。我相信,企業通過用戶驅動技術創新迭代,同時也會讓效率極大提升,讓消費者可以花更少的錢拿到更好的產品,這就是咱們所說的物美價廉。

未來不是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對抗,而是一個生態和生態之間對話。”

中國制造不僅要高品質更要高體驗

提問

中國制造未來的標簽是什麼?

回答

“海爾的目標是:不光高質量還要高體驗。”

提問

中國品牌如何走向世界舞台中心?

回答

“讓中國的制造、中國的品牌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心,這真的是我們要思考的問題。從我們的責任來講的話,我們還是希望能扮演好一個角色,就是從追趕者到規則的制定者。海爾現在已經實現了,比如說在產品標准上、管理標准上、智慧家庭標准上的領先。

第二個方面,就是從制造產品到創建共贏的生態,未來的經濟一定是生態經濟,所以我們希望構建一個熱帶雨林式的生態,讓用戶、創客、生態方共創價值,形成整個生態系統的共贏。

第三個就是從中國品牌到世界品牌,越是艱難的時候,越是考驗我們這個耐力的時候。我覺得,中國家電品牌還是很有機會在世界上大放異彩的。”

青年時代的5點體會

提問

年輕人如何走好自己的職場路?

回答

“我是1988年大學畢業就來到了海爾,從基層做起,干過銷售、管過質量,也管過工廠、研發、採購。對青年時代的體會,我有這麼五個方面:

第一,每個人要明確目標,盡快地靜下來想清楚你要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找到你熱愛的方向,把“職業錨”盡快的下沉。我認為呢,工作不在於累與不累,而在於你快不快樂。

第二,要不斷地進化,不斷地學習,一定要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第三,要敢於創新,年輕就是最大的資本,不要怕失敗。

第四,要有團隊協作精神,你的能力不一定是最強的,但是你可以吸引或者感染一部分超強能力的人和你一起工作,我認為這就是一種能力。

最后一點,要有敬業精神,要有職業操守,也就是把誠信作為一個根本。”

來源:東岳客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