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人民日報看山東

人民日報 | 山東安丘有位“吳警官”,把普法宣傳“搬”到線上

2025年04月21日09: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山東安丘社區民警吳江勇利用短視頻平台介紹安全知識,收集網友意見——

把普法宣傳“搬”到線上

本報記者 王 者

在派出所警民聯調室,吳江勇(中)調解了一起矛盾糾紛。馬潤潤攝(人民視覺)

在派出所警民聯調室,吳江勇(中)調解了一起矛盾糾紛。馬潤潤攝(人民視覺)

吳江勇在網上直播宣傳法律知識。馬潤潤攝(人民視覺)

吳江勇在網上直播宣傳法律知識。馬潤潤攝(人民視覺)

在山東省安丘市,有一位“吳警官”,挺出名。

在短視頻平台點開賬號“楓橋宣講團”,映入眼帘的是一條條以“吳警官”為主角的短視頻。視頻通過風趣幽默的編排向網友宣傳反詐、交規等法律知識。

視頻中的“吳警官”名叫吳江勇,是地地道道的安丘本地人,從警30年整。2008年,他調入安丘市公安局城裡派出所,成為一名社區民警,一干就是18年。

前幾年,吳江勇開始嘗試借助互聯網的力量,在短視頻平台開設新媒體賬號,通過拍攝短視頻的形式為群眾講解、宣傳安全知識。

近日,記者走進城裡派出所,跟隨吳江勇實地體驗了一天他的日常工作,探訪他是如何走好線上線下群眾路線的。

扎根一線聽需求

走訪中發掘普法線索

晨光熹微,記者在安丘市興安街道銀杏社區銀杏小區見到了正在巡邏走訪的吳江勇。銀杏社區一共有14個小區,含有沿街門店、學校等場所,常住人口1萬余人。走訪中,吳江勇不時掏出手機查看消息。為方便與社區群眾聯系,他組建了大大小小50多個聯絡微信群。對巡防過程中發現的安全隱患,他也會隨時在群裡發布提示。“隻有扎根一線,才能知道群眾想看愛看什麼視頻。”吳江勇說。

9點半,走訪結束,吳江勇回到城裡派出所,一頭扎進二樓的警務工作直播間。當天,他要拍攝一條有關手機丟失后怎樣應急處置的短視頻,拍攝主題就來自他的一次走訪經歷。

前幾天,在檢查轄區“九小場所”安全隱患的過程中,有兩名神色慌張的市民找到吳江勇,告訴他手機遺落在公交車上,手機裡保存著許多重要資料,一旦丟失非常麻煩。

吳江勇馬上開車帶他們追趕公交車,在公交總站找到了他們所乘坐的那輛車,並最終在座椅上發現了手機。

送別他們,吳江勇在心中便構思起短視頻拍攝。當晚回到家,他馬上撰寫腳本。

“手機丟了,做好這4件事比報警更重要……”面對鏡頭,吳江勇面帶微笑,掏出自己的手機向網民講解丟失手機的應急措施。半分鐘的視頻,他的講解一氣呵成,簡潔明快的視頻風格一下就抓住了網民的眼球。這條視頻發布至今,收獲6萬多次轉發,播放量超百萬次。

拍攝短視頻的初衷也源於吳江勇長期扎根基層一線的走訪經驗。多年走訪中,他發現經過多次宣傳有不少商戶還是不會用滅火器。“入戶走訪,白天難進門、晚上不便去,干脆利用網絡平台,讓大家隨時能見到我。”

說干就干,2021年,吳江勇在短視頻平台開通“楓橋宣講團”的視頻賬號。視頻賬號開通沒多久,他就發布了一條介紹滅火器使用方法的視頻,視頻中,他手持滅火器,拔開安全銷,捏住軟管頭部,瞄准火源,將其扑滅。

“之前,看宣傳單頁不明白。現在,吳警官演示得很生動,滅火器怎麼用俺一下就學會了。”轄區內大城小廚飯店的經營者劉華在短視頻平台關注“楓橋宣講團”同時,還將賬號推薦給周邊店鋪的經營者。漸漸地,“楓橋宣講團”視頻賬號的粉絲越來越多,吳江勇拍視頻的勁頭也越來越足。

截至目前,“楓橋宣講團”視頻賬號共積累400萬粉絲,發布400余條視頻,獲得5000萬點贊,轉發量超過8000萬。

搭建“雲端會客廳”

從留言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上午10點剛過,把剛剛拍好的視頻發布,吳江勇就進入了“吳警官雲端會客廳”后台,裡面都是網友給他的留言,有的是咨詢,有的則是求助。

面對留言,吳江勇一一耐心解答,對於能夠線上處置的他會給予明確答復,對於線上無法處理的情況他會第一時間轉交給局裡。安丘市公安局組建專班做好問題的分流處置工作,由相關單位聯系事件當事人處理。

去年5月,安丘市公安局研發“吳警官雲端會客廳”便民服務小程序,接入“楓橋宣講團”微信視頻號。網民進入“雲端會客廳”就可以通過留言的形式發起舉報線索上傳、矛盾糾紛化解、業務咨詢辦理等相關業務。

“走,咱去現場處理一起矛盾糾紛。”回復完網友留言,吳江勇喊上記者直奔轄區內的錦繡華城小區。

前天,錦繡華城小區業主劉強通過“雲端會客廳”向吳江勇反映:因家中有急事,他把車停在了小區地下車庫的通道上,受到物業處罰。他心中不服氣,雙方爭執不下,想請吳江勇去評評理。

吳江勇收到留言后,第一時間與求助人取得聯系,邀約物業公司的負責人一起坐下來解決糾紛。

“會客廳好似‘樹洞’,網民長久隱藏在內心的想法、矛盾、線索都可以通過它反映。”趕往錦繡華城小區的路上,吳江勇回憶起一起案件,案件的偵辦線索正是源於網民在“雲端會客廳”的留言。

去年7月,有網民通過“雲端會客廳”給吳江勇留言:安丘市彭家廟子集市一帶有非法改裝摩托車的店鋪,且經常聚集青少年在路上飆車,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留言一下引起了吳江勇的警覺,他隨即將線索核實整理后轉交給屬地的城北派出所。城北派出所連夜行動,打掉了這個非法改裝摩托車的窩點,查扣非法改裝摩托車5輛,受到周邊群眾的一致好評。

吳江勇來到因為違停而產生糾紛的現場后,先充分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然后引導矛盾雙方換位思考,多理解對方的難處,“雙方都有錯,可是咱違規停車犯錯在先不是?”

隨后,吳江勇又與兩名事件當事人單獨溝通。經過1個多小時的耐心調解,業主承認錯誤,物業也對不當處置向業主道歉,雙方握手言和。

“矛盾不上交、服務不缺位,有線上平台助力,咱社區民警又多了條處理矛盾糾紛的方式,不論事大事小,一定要誠心對待、負責到底。”吳江勇說。

截至目前,“雲端會客廳”共接收群眾訴求線索等332項,處理群眾訴求262項,排查風險隱患50余項,化解矛盾糾紛80余項,其中辦結260項,辦結率超過九成,群眾滿意率達到95%。

線上線下結合

多維度擴大宣傳效果

“可別小瞧這張煙卡,它的危害可不小。”下午2點,簡單吃過午飯,吳江勇馬不停蹄趕往轄區內的興安小學。作為學校的法治副校長,當天他為校園裡的同學們帶來一堂普法宣傳課。

去年6月,他拍攝的《小煙卡大危害》短視頻,聚焦小學生收集卷煙盒上的煙標、制作卡牌、輪流拍卡的不良現象,跟帖評論達2.7萬條。這條短視頻也成為當地中小學安防教育的重要參考。

新學期開學不久,他選擇走進校園,來到線下面對面為同學們講解煙卡的危害。

“煙卡的危害都有哪些?誰能來說一說?”吳江勇向同學們拋出問題。

“容易在同學之間引發攀比的風氣。”“影響我們的學習成績。”

台下的同學爭先恐后回答。

“今天,我就來教給大家怎麼共同拒絕煙卡、守護健康。”隨后,吳江勇與宣講團成員一道通過現場展示案例的形式,為在場的同學們普及如何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抵制誘惑能力。

創新發展“楓橋經驗”,2023年,在安丘市公安局的支持下,吳江勇創建公益性安防宣講團隊——“楓橋宣講團”,推進普法宣傳線下與線上深度融合、雙軌並行。一有時間,他就通過進社區、進學校的形式開展法治宣講。

吳江勇利用業余時間考取心理咨詢師和家庭教育指導師資質,帶動20余人先后加入“楓橋宣講團”,開展志願宣講活動。兩年來,“楓橋宣講團”已開展40多場線下宣講活動,受眾超過2萬人。

華燈初上,結束宣講的吳江勇再一次回到城裡派出所二樓的警務工作直播間,在這裡,還有一場反詐知識宣傳的直播等待著他。晚上7點半,吳江勇和市局反詐民警周亞婕擔任主播,在直播間內,他們先為網民講解如何預防新型詐騙,隨后又與直播間內的網民面對面互動,解答了20多個網民提出的問題。

吳江勇還定期開設直播活動,為網民宣傳安全知識,解答網民疑惑,每次直播收看人數都能達到上千人,最多的一次超過2萬人。“通過線下線上聯動的形式可以更好地增加法治宣傳的覆蓋面,讓更多人受益。”吳江勇說。

晚上9點,結束一天的工作,吳江勇走出派出所。第二天一早,等待他的,還是雷打不動的社區巡防……

《 人民日報 》( 2025年04月21日 13 版)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