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長波短訊

濰坊安丘:智能引擎驅動產業創新能級躍遷

2025年04月14日10:08 | 來源:人民網-山東頻道
小字號

在安丘市博陽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數字化車間,企業自主研發的“AGV機器人搬運作業生產線”等智能裝備運行井然,一排排機械臂精准高效地執行著各項指令。

近年來,安丘市鏈式集聚產業協同、梯度培育專精特新、不斷優化創新生態,構建起“智能裝備引領、數實融合驅動、全域創新共生”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智能引擎驅動產業創新能級躍遷。

目前,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408家,90%以上的重點生產設備達到國內先進水平,2024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527億元。

鏈式集聚筑牢產業協同“硬核支撐”

安丘的工業根基深厚,裝備制造、新能源、現代農業機械等產業門類齊全,形成“鏈式集聚、優勢互補”的產業格局。目前,裝備制造業營收已接近160億元。

在產業協同發展中,安丘實施鏈長制與園區化“雙輪驅動”,通過“一區四園”規劃,打造裝備制造、寵物產業、新材料等多個專業化園區。怡力精密制造連續6年產值增速超26%,吸引7家上下游配套企業入駐﹔寵物產業工園吸引全國行業排名前5的中譽寵物食品等關聯項目落地投產,推動寵物產業形成完整產業鏈。博陽機械依托省級工業互聯網平台“博陽智能裝備研究院眾創共享平台”,吸引194家企業入駐,為80余家鏈上企業提供技改服務,帶動整體增效超20億元。

全球化布局加速推進,進一步釋放產業勢能。安丘企業以定制化、高端化產品不斷開拓國際市場:拉普達工業裝備開發的智能挖掘裝載機出口60余國,海外訂單超2.1億元﹔中科滕森的高端農機具技術達國際一線水准,今年出口目標計劃突破5000萬元。2024年,組織16家企業參加10余場國際展會,推動裝備制造業深度融入全球供應鏈。

從園區協同發展到融入全球供應鏈,通過產業鏈垂直整合與橫向拓展,構建起更具韌性的產業生態。

培育專精特新 “小巨人”領跑技術創新

安丘擁有國家級重點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居濰坊首位,省級以上高成長性企業佔比達46.18%。這些“單項冠軍”企業深耕細分領域,成為技術突破與產業升級的中堅力量。

從“制造”到“智造”,博陽機械是典型代表。作為工信部專精特新“小巨人”,博陽機械通過“設備換芯”“生產換線”策略,將工業4.0理念融入全流程。其AGV機器人搬運生產線、智能倉儲系統覆蓋化工、醫藥等20余行業,年研發投入超營收7%,生產效率提升30%,成為自動化包裝行業“隱形冠軍”。

多領域“隱形冠軍”集群崛起,進一步夯實產業競爭力。海龍博萊特搶抓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機遇,帘子布產能躋身全國前列﹔精華裝備在新能源材料領域異軍突起,年稅收達1700萬元﹔健奕宏掌握功能糖醇定價權,實繳稅金翻兩番。這些企業通過技術迭代與場景創新,將細分賽道優勢轉化為市場主導權。

安丘堅持將培育專精特新企業作為創新驅動主抓手,構建專精特新企業全周期培育機制,通過建立梯度培育庫,幫助企業研判行業、量身定制方案,專注細分市場打造“拳頭產品”。聯合海爾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台開展“一企一策”診斷,為藍想環境等企業定制智能化改造方案,推動建成了6家省級數字化車間、智能工廠。

目前,全市已培育省級專精特新企業94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9家,其中重點“小巨人”企業4家,數量居濰坊市第1位。

優化創新生態實現“單點突破”到“全域共生”

以“政府搭台、企業主導、高校賦能”的模式,安丘市構建起覆蓋“產學研用”的全鏈條創新生態,推動技術、人才、資本等要素深度融合。

產學研協同突破技術難題,為企業創新發展注入動能。政府牽頭搭建合作平台,通過定期舉辦DeepSeek大模型技術及應用分享會、產才對接會等活動,實現科技與產業精准對接,目前全市已有100余家企業與西安交大等高校院所建立多種形式的產學研合作關系。在2024年產才對接會上,50余家裝備制造企業與高校精准對接,現場解決技術需求7項,促成產學研合作意向2項,推動中科滕森、拉普達等企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

政策賦能的“乘數效應”進一步激活創新活力。出台《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行動方案》,明確到2027年工業等領域設備投資增長28%以上。通過“揭榜挂帥”機制,博陽機械入選濰坊市首批工業數轉智改名單,帶動產業鏈整體升級。智能制造產業園正加速推進,力爭三年內吸引上下游企業超50家,集成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推動高端裝備供應鏈實現“萬物互聯”。

從傳統制造到智能裝備,從單點創新到全域共生,安丘實踐印証“科技創新與產業煥新”協同共進邏輯。

安丘以鏈式攻堅打造優勢產業集群,以新質理念構建競爭新優勢,“科技+產業”雙輪驅動正推動工業煥新升級。(楊亞菲)

(責編:公雪、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