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山東頻道>>要聞

豐富產品供給,激發消費活力

山東加快推進“文旅+科技” 解鎖消費新場景

2025年04月13日08:36 | 來源:大眾日報 01版
小字號

外骨骼機器人助力游客輕鬆登泰山,數字電車開啟4D黃河之旅,商旅平台串聯起百億消費版圖……當齊魯山水遇上黑科技,“好客山東”正以“文旅+科技”打破傳統旅游的體驗邊界,打造出更多消費新場景。

機器人“進軍”各大景區

“有了這個外骨骼機器人助爬,登山比平時省力多了,多玩了好幾個景點。”4月1日,戶外登山愛好者呂先生在沂蒙山銀座天蒙景區體驗了一把“爬山外挂神器”。該設備可穿戴在胯部和大腿處,通過電機驅動髖關節輔助發力,幫助游客輕鬆登山。

沂蒙山銀座天蒙景區副總經理吳朋濤告訴記者,為了讓游客更好地享受爬山的樂趣及欣賞沿途美景,景區上線了外骨骼機器人的租賃業務,同時還推出“門票+設備租賃”智慧套餐,陸續有游客預約體驗。

早在今年年初,泰山景區就首次投入試用了外骨骼機器人,不少嘗鮮游客表示登山“如履平地”。據攜程透露,智能助行外骨骼設備最高可降低30%登山體能消耗,延長游覽時長1.5小時。對於山岳景區60歲以上的游客,設備可以打破年齡體能限制,助力更多中老年游客登頂。目前,攜程正與山東意向景區對接,未來智能助行外骨骼設備有望進入更多山岳型景區。

機器人的身影不僅出現在山岳型景區,在郯城縣醉東風鄉村藝棧的未來田園藝術中心,前來研學的孩子們和機器狗互動玩耍,田園景色與未來科技的組合給游客帶來新奇的體驗。“考慮到景區元素的多元化,我們試圖將科技元素融入游玩場景,引進了一批人形機器人和機器狗,同時還有一些VR、AR的體驗項目。”山東文旅醉東風鄉村藝棧副總經理郭鈺說。

“文化+科技”帶來沉浸式體驗

“我們即將從遙遠的巴顏喀拉山啟程,飛越三江源那壯美的濕地,一起去看看黃河的起點。沿著黃河遇見海,我們最終抵達東營黃河入海口,看那漫天紛飛的鳥浪與海天共舞……”近日,在青島市南區中山路“沿著黃河遇見海”數字化沉浸式電車裡,游客秦女士體驗了一場文化與科技融合的視覺盛宴。“不僅能看到沙漠綠洲、泰山、鳥浪、深海,座位還能隨著場景顛簸震動,簡直身臨其境。”秦女士說。

這輛數字電車,在“發車”的瞬間就化身4D特效與AI算法相結合的“賽博影院”。除了16K環幕影像帶來的沉浸式體驗,真人NPC“電車車長”也會帶領游客以角色敘事的方式融入劇情。項目負責人盧暉介紹,“沿著黃河遇見海”數字化展示項目歷時一年多精心打造,目前已成為中山路歷史文化街區的文化新地標。

近年來,山東多地文旅項目運用VR、AR等新技術,加大數字文旅新內容、新場景的創新。上個月,位於青島的Wemake XR梵高數字藝術體驗館正式對外開放。體驗館分為MR大空間體驗區、VR外設漫游體驗區、數字藝術畫廊區等區域,通過先進的XR技術,打破時空限制,讓觀眾與畫中的元素進行互動。

在山東,通過科技手段,文旅資源得以更好地展示,游客能更好地感知和體驗齊魯文化。泰山腳下的“泰山神啟”跨維數字體驗館運用場景融合、VR、裸眼3D等數字技術,讓游客沉浸式感受泰安的人文風情和民俗文化。在曲阜蓼河古街,通過前沿光影科技推出的沉浸式夜游《久仰曲阜》,全景式展現曲阜的歷史文脈故事。記者了解到,蓼河古街全新打造的球幕影院,計劃推出一系列新潮展示影片,巧妙融合傳統文化元素與數字科技,為游客帶來獨一無二的沉浸式觀影體驗。

計劃發布全域文旅數字化共有服務雲平台

如今,商旅出行已成為文旅消費市場的重要一環。根據中國旅游協會發布的商旅市場調研數據,近九成商旅人士表示會在出差閑暇時借機游覽。

企業用戶出差預訂濟南酒店時,系統自動推送“泉水宴”特色餐飲代金券﹔淄博差旅用戶可獲得海岱樓鐘書閣文創產品專屬折扣……浪潮基於大數據算法研發的商旅平台,未來有望將“商旅+消費+管理”的一站式差旅服務變為現實。

“除了酒店和餐飲,商旅出行也拉動了老字號、地理標識等當地旅游商品的消費。”山東浪潮智慧文旅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郝俊昌介紹,浪潮商旅平台基於數智驅動的大數據底座能力,整合當地景區、酒店、餐飲、小交通等消費場景,通過人工智能算法,為商旅客戶精准匹配一站式出行服務,實現“商旅+文旅”的跨界融合。

以大數據賦能文旅產業發展,浪潮的探索並不局限於商旅平台。據郝俊昌透露,近兩個月內,浪潮計劃發布山東省全域文旅數字化共有服務雲平台,整合省內資源為文旅景區提供共性服務,解決其數字化需求。“通過數據資源的本地化應用,創造更多消費場景,助力山東文旅產業的發展。”郝俊昌說。(唐曉寧)

(責編:劉穎婕、邢曼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