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建筑節能率將率先提升至78%
山東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准上新,8月1日起正式實施

建筑領域是我國能源消耗和碳排放的重點領域。今年山東省修訂發布新版《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准》,在全國率先將公共建筑節能率提升至78%,將於8月1日起正式實施。
新標准有哪些亮點?如何促進建筑節能?怎樣做好新舊標准過渡?4月11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召開新聞通氣會,對新修訂的標准進行全面解讀。
公共建筑能效水平將提升20%以上
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王潤曉介紹,建筑運行階段碳排放約佔全國碳排放的22%。根據《2024中國城鄉建設領域碳排放研究報告》,公共建筑運行碳排放佔全部民用建筑碳排放的比例超過40%,是建筑領域節能降碳的重中之重。
近年來,山東省加快推進建筑領域節能降碳,於2006年發布實施公共建筑節能50%設計標准,並於2019年率先將公共建筑節能率提升至72%。王潤曉介紹,為進一步挖掘節能降碳潛力,山東於2023年啟動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准修編,在現行標准基礎上,進一步強化節能降碳措施,能效水平提升20%以上,將在全國各省市中率先達到節能78%的設計要求。
新建公共建筑用能全面電氣化
《標准》共分8章和12個附錄,實現了建筑節能專業領域的全覆蓋,重點在整體節能率、圍護結構熱工性能、外窗遮陽系數、設備熱效率及性能系數、室內照明功率密度值等方面作了調整,增加了建筑運行碳排放強度等新要求。
“新標准首次提出了新建公共建筑用能系統除集中供暖外,宜採用全電氣化設計的理念,充分發揮電力在建筑終端消費清潔性、可獲得性、便利性等優勢,建立以電力消費為核心的建筑能源消費體系。”王潤曉介紹。
新標准提升了建筑圍護結構主要部位熱工性能限值,對外窗(包括透光幕牆)遮陽設計提出更加明確要求,建筑在設計階段將積極選用更加高效的外牆保溫材料,以提高牆體保溫工程的安全性、增加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積﹔強化建筑遮陽設施和建筑的一體化設計,促進夏季遮陽和冬季得熱的雙向技術提升。
新標准強制性推廣太陽能光伏光熱一體化系統,提出了空氣能、淺層及中深層地熱能應用要求,將在山東省大力推廣太陽能熱水系統的基礎上,進一步帶動太陽能光伏系統在公共建筑中的應用,在淺層地熱能利用的基礎上,鼓勵中深層地熱能開發利用。
逐步實施公共建筑能耗限額管理
新標准將於今年8月1日起正式實施,如何做好新舊標准的過渡?省工程建設標准造價中心主任胡雪晶介紹,由於新標准相較現行標准有較大變動,為做好有序銜接,新標准實施預留了近6個月的准備期,為設計、施工圖審查等一線專業技術人員學習、熟悉新標准,相關節能產品研發、技術升級、設備更新提供充足的時間。按照住建部要求,過渡期內,鼓勵有條件的工程項目按照新標准執行。自8月1日起,山東省行政區域內新建、擴建和改建的公共建筑,新申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不含因設計變更等原因重新報審)的,執行新標准﹔8月1日前,已經通過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的項目,可繼續執行2019版標准﹔8月1日前,已經申請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但尚未完成審查的項目,鼓勵按照新標准調整設計文件后重新報審。
山東省還將建立健全公共建筑節能監管體系,完善不同類型公共建筑能耗限額、能效評價等標准,逐步實施公共建筑能耗限額管理,探索開展公共建筑能效標識試點。規范省市公共建筑節能監管平台運行管理,加強建筑能源和資源消耗監測與統計分析。(方壘)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