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力於創新突破,看山東民營企業家如何闖出自己的路

4月11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舉行“堅定發展信心 勇擔時代重任”民營企業家系列記者見面會第一場,邀請四位企業家代表,圍繞“積極創新創業 實現高質量發展”主題與記者見面交流。
“漢威最重要的兩個抓手是技術和市場。”漢威集團首席執行官孫桂彬說,2010年他從南京來到泰安創業,主要生產精細化學品原料。企業成立15年,多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長速度,去年銷售收入突破26億元。雖然體量還小,但在細分市場,8項產品的市場份額達到了國內第一、全球前三,形成了技術和市場雙領先優勢。
孫桂彬介紹,這些年企業不斷迭代升級新技術,形成技術上的持續領先優勢。國家單項冠軍產品異辛酸原來依賴進口,公司在工藝研發上另辟蹊徑,創新了品質更好、更有競爭力的工藝路線,現在這個產品不僅能滿足國內需求,還有相當數量的出口。
“要繼續堅守主業、做強實業,加強自主創新,不斷提升全球競爭力。”孫桂彬說。
“民營企業家應該將企業發展與國家重大戰略結合,自覺服務國家發展。”唐派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新峰介紹,企業創立15年以來,深耕家庭醫療健康領域,專業從事家庭醫療器械、康復輔具及適老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已成為國內領先的家庭醫療健康產業集團和銀發用品龍頭企業。
“隨著老齡化的加劇,銀發用品的需求日益增多,但目前國內相關產品種類較少。”張新峰說,“我們決心發揮自身產業優勢,做老百姓‘看得到、買得起、用得好’的銀發用品。”
唐派集團著力在銀發產品供給和消費場景等方面進行創新,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產品和服務。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擴大康復輔具及銀發用品的種類,增加老年消費供給,目前旗下品牌已經整合國內外銀發用品2000多種,涵蓋生活輔助、養老照護、康復設備等全場景,其中18類產品入選國家《老年用品產品推廣目錄》,居全國第一位。
山東極視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三位“90后”共同創辦的,目前已成長為行業領先的AI基建與應用服務商。談及企業發展,聯合創始人兼總裁陳碩認為主要抓住了產業發展初期的創新機遇、產業深入應用的服務機遇、產業變革的突破機遇。
讀書期間,他們預感到人工智能將會應用於千行百業,於是開創了“算法商城”模式,通過開放的工具和平台將全球開發者匯集起來,開發出成千上萬種算法和場景供需求方便捷應用。同時持續在底層技術和產品上開展攻關,有效降低了人工智能開發和應用門檻。2021年,他們將總部落地青島。
當前,人工智能進入2.0時代。他們全力攻關以多模態大模型為基礎的完整工具鏈體系,牽頭承擔了2024年度山東省重點研發計劃,填補了省內在相關領域的產品空白。
“伊萊特在風電領域的突破,可以用三個關鍵詞概括:技術深耕、協同創新、綠色擔當。”伊萊特能源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高玉和說,公司主要生產各類清潔能源裝備關鍵部件,目前在濟南、濟寧等地擁有10個制造工廠。
高玉和介紹,作為風電法蘭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伊萊特堅持提前投資、布局,確保企業的技術儲備和設備能力領先行業3—5年,滿足風電行業最前沿的研究。今年1月剛剛完成吊裝、開始測試的全球最大漂浮式風電機組“中車20MW啟航號”的14件塔筒連接法蘭就由伊萊特提供,最大直徑超過了12米,是行業之最。“我們這個產品在大風車上的作用就相當於竹子的竹節,隻有竹節堅硬,才能保証一兩百米高的大風車不被吹倒。”
“各級政府也特別關注風電產業鏈的營商環境提升,聽取產業鏈企業的訴求和建議,因地制宜地出台了一系列好政策、好措施,不斷推動山東風電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邁進。”高玉和說。(張依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