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高青:“拖把村”的振興路

全村489人,68戶拖把經營業戶,每年拖把產量超過2000萬把,辛庄村,這個山東省淄博市高青縣黑裡寨鎮普通的村子,因為產銷拖把而與眾不同。
“生產銷售拖把是我們村的特色產業,我們已經形成從來料加工、配件生產到成品制作、運輸銷售一條龍產業鏈,而且還能根據客戶需求進行定制,品種從最初的棉布圓頭,發展到如今車用、家用等幾十個品種。”辛庄村村主任趙興盛介紹說。“拖把產業不僅帶動了本村村民增收致富,還吸收了周圍的閑散勞動力,來我們村裡打工的有近200人,現在從業人員有300多人。”
圖為村民們正在生產拖把
目前,圍繞辛庄村拖把產業,黑裡寨鎮在淘寶、京東、阿裡巴巴等電商平台活躍著一批商鋪,電子商務的發展,讓老百姓足不出戶就完成了交易。
今年58歲的李宗花是村裡最早的一批拖把經營戶,起初,她通過集市、走街串巷的方式零散售賣。隨著村裡做拖把的越來越多,拖把產業有了新的發展,傳統的銷售方式不斷被新興的線上銷售方式所取代。
“我年齡大了,不熟悉網絡銷售模式,眼瞅著跟不上大家的步伐,心裡可著急了。”說起過往的經歷,李宗花仍記憶猶新。
致富路上,一個都不能少。辛庄村為李宗花提供重點幫扶,幫她改進生產工藝,還在訂單上對她給予傾斜。高青煙草也以建設“鄉村振興示范店”為契機,幫助李宗花提升經營能力,他們派來客戶經理協助李宗花開設線上店鋪,指導她開展直播銷售。
圖為李宗花(左)在通過線上直播銷售拖把
“家人們請看這個吸水測試,三秒速干不留痕!”如今,鏡頭前的李宗花已經嫻熟地直播銷售自己生產的拖把,往日困擾她的問題都被一一化解。李宗花說,她現在有三個銷售渠道,一方面通過線上店鋪保証基本銷量,另一方面通過直播主打中高端新品,同時借助微信群維護回頭客,這種“鐵三角”經營模式讓她在不久前創下日銷300多把拖把的個人新紀錄。
“打開了拖把銷路,我的訂單越來越多,除了附近的地區,省內好多地市,甚至遠到東三省都有我的客戶。”說起自己的生意,李宗花既高興,又自豪。
圖為對生產的拖把進行質量抽檢
振興路上,步履不停。小小拖把讓辛庄村村民脫貧致富,拖把產業悄然孕育出特色集群,不僅提高了村民的收入水平,還帶動了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脫貧攻堅到鄉村振興,變的是時代背景,不變的是初心使命。據了解,鎮政府正積極引導拖把專業戶抱團發展,他們還將建設清潔用品電商產業園,不斷探索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路子,讓更多特色產品走向更廣闊的市場,真正幫在難點上,扶在關鍵處,助在心坎上。(張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