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市牡丹區:執法普法同向發力 產業生態同頻共振

山東省菏澤市生態環境局牡丹區分局(以下簡稱牡丹區生態環境分局)高度重視營商環境建設,創新實施“執法+服務”模式,通過實行生態環境執法與普法相結合的方式,以法治思維破解監管難題,用暖心服務護航企業發展,不斷提升環境治理水平,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
牡丹區生態環境分局全面推行“日常執法+雙隨機”監管機制,建立重點企業名錄庫和執法檢查人員數據庫,實施差異化分類監管。在執法過程中嚴格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創新建立同步送達告知書、同步開展普法講評、同步提出整改建議的“三同步”工作法。針對企業危廢管理、在線監控等突出問題,編制《環境違法風險防控手冊》,通過“現場教學+案例復盤”方式,幫助企業建立環境風險防控體系。去年開展“送法入企”活動12次,覆蓋企業管理人員380余人次,發放普法資料8類3200余份。
通過健全培訓體系、強化實踐教學等方式,全面構建能力提升長效機制。牡丹區生態環境分局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重點圍繞排污許可、環境統計等核心業務開展專題培訓。適時組織重點行業、區域企業召開環境法規政策交流會,舉辦牡丹區生態環境大講堂,內容涵蓋環保法律法規政策解讀、企業環境管理等方面。建立實訓基地,設置污染治理設施操作、環境應急演練等6個實訓模塊,組織32家重點企業開展突發環境事件應急演練。採用理論講解與案例分析相結合的方式,通過剖析環境違法典型案例,深入分析企業在環保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及原因,為企業提供針對性解決方案。
牡丹區生態環境分局積極推進治理體系現代化,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新活力。健全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和信息共享機制,創新“環保議事廳”制度,常態化組織企業代表、行業專家開展對話交流,及時解決問題,建立完善政府主導、企業主體、社會組織和公眾共同參與的環境治理體系。建立服務式監管正面清單、負面清單、幫扶清單“三張清單”,對誠信企業實行“非請勿擾”誠信監管﹔推行“邀約式”執法改革,制定《企業環保自查指南》,以企業需求為導向,鼓勵企業變被動應付執法為主動邀約,源頭性預防企業違法排污行為發生。(郜玉華 趙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