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進企入工會、就業提質促發展
七大創新舉措 山東三部門聯合助推學生進企就業

人民網濟南4月9日電 (記者 劉穎婕)近日,山東省總工會、省教育廳、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聯合印發《關於做好“畢業進企入工會、就業提質促發展”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通過七大創新舉措推動職業教育與產業需求深度融合,著力破解“招工難”與“就業難”並存的結構性矛盾,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提供堅實的技能人才支撐。
《意見》強調,職業院校與企業需協同創新育人機制,將學生成長與社會需求深度對接。一方面,職業院校要加強教育管理創新,在提升職業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鼓勵學生參與事務管理﹔另一方面,企業需承接育人職能,特別是十強產業等用工集中領域,以“依靠職工辦企業”理念引導職工爭做“好公民、好職工、好成員”。
為幫助學生形成科學積極的就業觀,《意見》提出持續開展先模人物“四進”活動和“中國夢﹒勞動美”主題宣講,通過事跡報告會、座談會等形式,讓優秀畢業生與工匠的奮斗故事成為生動教材,增強職業榮譽感。同時,支持職業院校參與工匠學院、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打造核心課程與實踐項目,將學生技能競賽成績與未來職業發展挂鉤,鼓勵支持職業院校培育選樹“匠苗”,落實好“新八級工”職業技能等級制度。
為提升職業院校學生就業信心,《意見》要求企業負責人、工會主席走進校園,通過面對面交流、實景展示等方式,向學生詳解就業政策、企業環境及職業發展路徑。定期組織學生走進生產一線、職工之家和創新工作室,親身體驗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成果與產業工人的獲得感,推動校企雙方在人才供需上形成直觀認知。同時,引導企業健全民主管理、薪酬福利、技能提升等制度,招聘時明確勞動保障細節,增強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的就業吸引力。
《意見》還指出,各級工會、教育、人社部門需抓住招聘活動、就業招聘會等時機,集中宣傳就業政策、產業工人隊伍建設舉措及勞動法律法規,推廣“依靠職工辦企業”典型經驗,推動形成“尊重勞動、崇尚技能”的社會共識。各方將形成工作合力,確保政策落地見效,為更多年輕人鋪就技能成才之路,助力山東產業升級與經濟高質量發展。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