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平稅務:助力農業產業“四季生金”

近年來,山東省東平縣因地制宜利用土地資源,建成18萬畝設施農業大棚,大力發展“春瓜秋菜”種植模式,讓大棚一年“不得閑”,四季皆可“生金”,實現從“春種秋收”變“四季豐收”,為農民增收致富、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國家稅務總局東平縣稅務局組建“及時雨”服務隊,持續推動稅費服務觸角向農業農村農民延伸,助力特色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
稅惠直達 得到實實在在“真好處”
走進東平縣禮佔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的西紅柿種植大棚,入目皆是一片生機盎然。藤蔓突破黑色地膜順延著白色牽引繩奮力上爬,綠葉交錯,懸挂著累累碩果,紅青相間,繪出“豐收”圖景。
“去年一年,我們合作社累計銷售250余萬元,市場反響不錯,成果來之不易。稅務人員還主動來我們這裡開展農業有關的政策宣傳,引導我們及時享受,我們有了更多的資金投入生產中,農產品質量不斷提升。”東平縣禮佔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丁禮佔說。
為進一步助力鄉村產業做大做強,東平縣稅務局組建“及時雨”服務隊,把“納稅人學堂”延伸到田間地頭,為涉農企業和種植戶送上政策輔導、業務辦理、風險提醒等“一攬子”稅費服務,多措並舉助推惠企利農政策紅利落入口袋、滴灌土壤,助力播撒鄉村“希望種”。
貼身服務 感受方方面面“真便利”
彭集街道設施農業流澤片區棚內,工人們正認真地翻看著藤蔓,進行整枝、打杈、去壞果工作。其中“2K”西瓜種植棚內尤為亮眼,從東向西走去,有“頂花帶絨”的小西瓜在藤葉下“探頭探腦”,也有“身似拳壯”的大西瓜在藤葉上“耀武揚威”。
馬勝利是馬流澤村剛上任的“新書記”,也是種棚的“老把式”。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積極爭取上級資金,建設了50余畝暖棚。從瓜苗種植、授粉到成熟,馬勝利用自身種植經驗帶領村民瞄准種植“時間差”,保障了西瓜搶“鮮”上市。單個重量約2公斤的西瓜已通過“種植基地直供”模式,銷往本地及周邊城市的商超市場。
“今年我們種植了3個暖棚的2K西瓜,目前正是上市的關鍵時間,各個暖棚的2K西瓜長勢喜人,又是一個豐收年!以前都是自己去辦稅服務廳代開發票,這次稅務部門主動上門輔導我們合作社自己開發票,而且不用來回跑、上網就能解決,省了許多時間,讓我們有更多精力育苗產瓜。”馬勝利表示。
助農宣傳 享受清清楚楚“真效果”
在東平縣稅務局彭集稅務分局辦稅服務廳裡有一塊特別的“稅之源”展板,展現了包含設施農業生產盛況的多項稅源信息。“沒想到我們的草莓也上電視啦!”安村草莓採摘園5號棚負責人高興地說。“今年的草莓長勢很好,但是離縣城有點遠,知道的人少,稅務部門特地來為我們輔導申報,還幫我們做推介,真的太感謝了!”
東平縣稅務局利用辦稅服務廳新媒體設備,針對不同時節、不同設施農業片區產品生產情況,定期收集並投放設施農業產品媒體作品,助力設施農業產品宣傳推廣。並針對農業生產生活特點,組建稅宣團隊,線上錄制“平湖稅情”電視欄目,宣傳涉農優惠政策,進一步擴大政策覆蓋面﹔線下根據不同片區設施農業制定個性化政策宣講方案,主動送策上門,讓農戶了解並享受稅收優惠政策。
下一步,東平縣稅務局將繼續立足轄區特色優勢產業,聚焦涉農企業涉稅需求,落實落細各項稅收優惠政策,讓稅惠春風吹遍沃野田間,在東原大地持續奏響“富民樂章”。(解雲龍 周樂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