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河口煙草:向下扎根“駐”進群眾心坎裡

“高大娘,最近身體怎麼樣?”聽到這個聲音,高玉霞知道,是第一書記李國軍來家裡走訪了。
63歲的高玉霞因受外傷雙眼近乎失明。“歲數大了,記不得人,但我總能認出李書記的聲音咧!”高玉霞說道:“李書記是個熱心人,願意聽我們拉家常,還幫了不少忙,每次和李書記聊完,心裡都覺得很舒坦。”
如今,一年多的時間過去了,無論是高玉霞家裡,還是村上,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門口的路燈溫暖明亮,致富的產業拔地而起,百姓的笑臉幸福洋溢……自結對幫扶頤正新村,山東東營市河口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堅持用腳丈量民情,用行動踐行初心,選派駐村第一書記,細化幫扶措施,用責任擔當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安裝“惠民燈” “暖”了村民心
圖為駐村第一書記李國軍(右一)在干淨整潔的村道上與村民交流
夜晚的風裹著涼意,頤正新村的公路上隻剩下手電筒晃動的光點。高玉霞老兩口,小心翼翼地挪著步子,嘴裡嘟囔著:“這黑燈瞎火的,啥時候是個頭啊……”
對於年邁、患有殘疾的高玉霞來說,公路東邊的菜地是家裡的“菜籃子”。每每耕作完,老兩口都是摸黑回家,短短300米路,就要花費不少力氣。
為了滿足村民的夜行需求,提升人居環境,河口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為頤正新村安裝65盞太陽能路燈,還積極組織志願者開展村庄綠化美化工作。清潔道路兩旁垃圾、在村庄周圍種植各類樹木和花卉,打造多個小花園和小綠地,讓村庄處處充滿綠色和生機。
“以前天黑了,很少有人出門,在農忙時,大家伙摸黑回家,非常不安全。現在有了路燈,出行方便,俺們心裡別提多高興了。”正在散步的村民李金香豎起大拇指說道。
路燈亮了,民心暖了。夜幕降臨,柏油路旁的路燈燈光傾洒下來,拉長過往村民的身影,村民有的坐在路燈下聊天,有的聚在一起打牌……場面熱鬧祥和,成為鄉村別致的風景。
建強衛生室 “應”了村民心
第一書記李國軍(右一)為村民李元福測量血壓
在位置偏遠的頤正新村,村民張翠英以前最怕生病。村裡沒衛生室,去城裡看病坐公交車來會就要四個小時,非常麻煩。“小病忍,大病拖”曾是村民們的無奈選擇。
鄉村振興,健康是基。為了解決村民“看病難”的問題,河口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經過實地考察,提供幫扶資金,在村委會旁建起了標准化衛生室——明亮的診室、整齊的藥櫃、嶄新的病床,並配置查體、檢驗、遠程問診等相關設備,保障了村內2000余人的就醫,提升了群眾的就醫條件。
“家門口就能看病,開個藥、有個頭疼腦熱的再也不用折騰著去城裡了!” 70歲的李元福患有高血壓,以前每個月都要讓兒子請假帶他去城裡拿藥,如今他散步到衛生室就能復查。
衛生室不僅看病方便,還成了村裡的健康學堂。河口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定期邀請醫院專家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為村民講解常見疾病的預防方法、健康飲食及科學鍛煉等內容。每次講座還沒開始,村民就早早地等著,連衛生室門口都擠滿了人。
“小衛生室,守護大健康。強化村衛生室建設,不斷提升村級衛生室服務能力,讓群眾在家門口就有‘醫’靠。”駐村第一書記李國軍說。
“民有所求,我有所為。我們要緊緊抓住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把惠民生、暖民心、聚民意的工作做到群眾心坎上,讓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和美、越過越幸福。” 河口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主要負責人宮志敏說。
腳下沾滿泥土,心中沉澱真情。河口區煙草專賣局(營銷部)將繼續把解決群眾需求作為工作出發點和落腳點,把產業發展、鄉村治理、急難愁盼等方面的實事辦實辦細辦好辦出實效,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李國軍 劉念)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